新八一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就这样,李莲英还是不满足,他母亲生前喜欢看戏,李莲英又请来了两台戏班子,在他的母亲灵柩前搭台唱戏。

一台是从京城里请来的正宗的京戏,戏台搭建在他母亲的灵堂左侧。一台是从河北请来的河北梆子,戏台搭建在灵堂的右侧。

每天两台戏对着灵堂不停地演唱,吸引了不少前来看戏的乡民们。

这些乡民们平时哪里看过这么正宗的好戏,他们津津有味地看着大戏,津津乐道地议论着李家的丧事。

他们说李家的丧事规模宏大,在大城县,乃至整个直隶,都是首屈一指的。

他们这样的阵式,可谓是大城县开天辟地以来,史无前例,绝无仅有的。

更让这些乡民们高兴的是,他们看完戏,只要在老太太的灵堂前磕头祭拜一下,就可以在李府免费吃丧礼大餐。

乡民们自然是兴高采烈,心花怒放,看完了大戏,过足了戏瘾,给老太太灵前磕个头,祭拜一下,然后再在李府美餐一顿,何乐而不为呢?

此消息不胫而走,周围四邻八乡的人都赶来看戏,给李家捧场凑热闹,蹭吃蹭喝。

霎时,李府门前门庭若市,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祭拜老太太的人络绎不绝,此来彼往。

李莲英则极力表现出皇家的气派和大方来,只要是到他家来的,无论是看热闹的,还是听戏的,一律入席,胡吃海喝,尽管吃个肚儿圆,喝个够。

李莲英招待的酒席绝对是上等的酒席,按照当时流行的最高招待级别宴席“十三碗”款待乡民,而且招待宴席也是流水席,每天早午晚三次开席。

那些整年见不到荤腥的乡邻们可就解馋了,他们每天吃得嘴角流油,肚儿饱鼓鼓的。

这可苦了那些在厨房里做菜的厨师,他们整天满头大汗的围着锅台转,一刻也没有闲下来的功夫。

李莲英则表现出极度的宽容和大度来,他对前来蹭吃蹭喝的四邻八乡的乡邻们说:“我李某深受浩荡皇恩,理应周济四方。所以凡是前来李府的,只要是吊唁老太太的‘贤子孝孙’,不管是达官贵人,乡绅贤达,还是平民百姓,佃户乞丐,只要他们来参见丧礼,我都要发给孝服,给他们饭吃,晚上还要给他们安排住宿的地方,让他们住下。”

李莲英这样做,无怪乎就是在开灵期间,天天有大批人前来拜祭老太太,给老太太争个光,挣足面子,把老太太的丧事办得风风光光。

李莲英给老太太办丧事的原则,就是要热热闹闹,隆重排场,风风光光,大家都来给他捧场子,钱不钱根本无所谓,花多花少他不在乎。

当然李莲英不是不爱钱,他是该花的钱照常花,该受贿的钱照常一分不少的受贿。尤其是前来祭拜老太太的文武百官,王公大臣,社会贤达人士,前来吊唁送来的份子钱,他一份也不少的收下了。

李莲英在李府搭建了一个接待客人厅,专门用来收前来吊唁老太太的有钱人的礼钱。

直隶总督袁世凯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巴结李莲英的机会,他是第一个前来吊唁李莲英母亲的朝廷大员。

袁世凯先派儿子袁克定全权代表他,给李莲英送来了二十万两银子,作为李莲英母亲的丧葬礼钱,随后,他又派人送来了三百匹对子马,作为护卫和仪仗。

接着京城里的各级大员有的是亲自前来吊唁老太太,有的则是派自己的心腹代表前来吊唁老太太,每个人都是带着沉甸甸的金银财宝前来吊唁老太太的。

没有几天,李莲英就赚了个钵满盆满,腰包一下子鼓鼓囊囊起来,让周围的乡邻看得眼红不已,羡慕嫉妒得要死。

吊唁的人多了,看热闹的人多,李莲英就高兴,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每天哼着小曲儿,看着京戏,迎来送往着前来吊唁的达官贵人,文武百官,好不惬意!

送葬的日子终于到了。

这一天是大丧期间最气派,最隆重,最热闹,最壮观的一天。

这天一大早,天还没麻亮,李府里就开始人声鼎沸,热闹起来。

首先是按照乡俗,为亡者送路。李府所有的孝男孝女,还有这些天在李府吃吃喝喝的那些人,统统穿上了孝服,按照辈分大小,依次跪倒在李府的大门外,朝着西面,焚香三拜王母娘娘,祈祷王母娘娘保佑老太太的灵魂顺利到达瑶池仙境。

孝男孝女拜完了天,就该送亡者上路了。

从李家到坟场的路,早已经被修整的平平整整了,而且洒上了清水,夯实了路面,一平如展。路边的树上,都挂满了白绸子,显得庄严肃穆。

送殡开始了。

送殡的队伍非常庞大,从李家大门口开始,一直沿着去坟场的道路,蜿蜒逶迤而去,浩浩荡荡。

队伍的最前面是一辆马车,马车上装满了纸钱和麦麸,车上的人边走边撒纸钱和麦麸,这叫做“买路钱”。

紧接着,后面是“导旗”,共十四面,由袁世凯派来的新军扛着,中间夹杂着四十名身穿黑衣,腰挎盒子枪的新军。他们神态威严,步履整齐。这是袁世凯派来给李莲英捧场助威的。

随后出现在人们视线中的是一支高举着白色经幡和花圈的队伍。那白色的经幡如同一片片轻盈的雪花,在空中随风翻舞着,仿佛是逝者灵魂的象征,向着天空飘去。

它们在高空中尽情地舒展着身姿,迎着微风猎猎作响,像是在诉说着对逝者的哀思与怀念。经幡每一次飘动都带着深深的眷恋,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那些色彩斑斓的花圈,则宛如一朵朵盛开在悲痛之上的鲜花,用它们娇艳的姿态点缀着这肃穆的场景。

再接着就是一支由道士、和尚和喇嘛组成的诵经队伍。他们身着各自独特的法衣,手持法器,口中念念有词。

那经文之声,犹如哀婉的泣诉,婉转悠扬,却又饱含着无尽的悲凄与惨伤。

道士们的念咒声低沉而神秘,仿佛来自幽冥地府。

和尚们的诵经音清脆而庄重,似能穿透尘世的喧嚣,直达人心深处。

喇嘛们的唱经调,高亢而激昂,带着一种异域的苍凉之感。

这交织在一起的声音,如同一曲悲歌,在天空中回荡,令人闻之不禁心生怜悯,毛骨悚然。

新八一小说推荐阅读:从农家子到状元郎隋唐君子演义殿下,求你当个人三国:天子刘协,添加好友就变强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靠着无限爆兵,我终成镇北王盘点民族英雄悲歌,皇帝都绷不住三国:袁绍是我哥,我来一统天下!亮剑:你一个小连长,也敢马踏樱花初唐小卒我是袁蜜水让你当赘婿你成了十国第一才子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商君,为万民立法,长篇不定时更大秦:开局杀戮系统大明重生景帝,我把景泰搞没了!超时空:我这是超市不是托儿所啊大明:朱元璋假死,我选择登基!刷视频:震惊古人穿越红楼的戏剧人生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赘婿皇帝,开局超度十万反贼时空战记:清末新篇章带着诸天万佛金身重塑系统穿越了懒妃有毒绝品透视我爹是奸臣三国:开局收赵云吕布,再续汉祚开局领仨老婆,我在大梁搞科技朕就是亡国之君快穿:霉运宿主是路人朕绝不退位我家小店通古今,我助女帝一统天下大汉最强合伙人,刘备劝我别退休帝梦未央带着华夏权谋,横扫异世界大秦:陛下,我真的是穿越者大唐之杨铭天下带着神级系统到大唐,我不狂谁狂我和李白是同学重生之校园特种兵我在隋唐当暴君带着沙雕系统在古代开启工业革命龙腾中华唐太宗李世民命系我手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战争年代之我能抽武器装备重生:从小兵开始争霸天下三国:苟在曹营的二郎神棍
新八一小说搜藏榜:大明海兵我成并肩王,你知道后悔了?海贼之体术潜能他改变了罗马黄帝内经百姓版穿书成废后她反手一个改嫁咸鱼皇帝:反贼,你们给点力行吗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傻子王妃疯王爷【完结】古今交换,我成了女帝背后的男人退婚后,她竟揣着崽穿喜服嫁皇叔大明第一锦衣卫水浒粮草小兵甲妖孽丞相赖上门顺明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抗日之铁血军旅一龙二凤三小猪,四痞五秀六和尚谍海风雷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召唤系统:从土匪开始称霸天下大秦:出海归来,我献上世界地图岭南宗师一边阳光一边乌云兴晋大秦钜子大明,我来了!天命相师,抢个皇后当老婆秦汉之召唤天下残王的惊世医妃开元帝师在他心头放肆抗战之喋血雄心刘备威力加强医妃难宠:王爷和离吧!大秦:开局一只马蜂王小小拽后狠无赖亮剑:我被李云龙拜为大哥梦醉江山明末庶子最强兵王大唐第一世家入秦记时空穿梭之恋上你的床(已完结)大宋有将门崇祯十七年秋穿越大唐,铁血郡王护国殇缤纷缭落乱三国上辈子,下辈子绝世废柴狂妃
新八一小说最新小说:开局曝光,唐高宗喜欢小妈重生大明1635高衙内的恣意人生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娇小玲珑的芈瑶红楼:从难民开始崛起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三国:开局酒馆老板,带曹操躺赢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皇帝年少,我从安南开始挽天倾太子的位置给养子?朕不忍了人在汉末,我堂兄是刘备现代魂耀古:宇轩传奇录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苟到最后,我成了一方雄主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盛唐!我这个瘸腿太子调教四方!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梦回西晋娶女帝带着战神回明末赵匡胤演义穿越古代无理造反大齐之君上传奇大明狗腿子三国凭实力截胡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大夏镇远侯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哈哈大汉那些事儿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山贼之谋定三国明朝写作素材大全镇国世子爷三国第一公侯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执掌风云:从一等功臣走向权力巅峰动荡的大元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