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解释什么?
杨邦乂想找杨汕要一个解释,可杨松却不觉得他有必要向杨邦乂解释什么。
虽然说杨汕名义上还有一个杨家的身份,可说实话这个身份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益处。就目前而言,杨汕得到的一切依旧还是靠他自己拼搏,拼命才得到的。也许最开始在东京城的时候,有些事情有些人还看杨家的身份上面对杨汕有所思虑照顾;但是随着高俅发声,杨家的身份带给杨汕的益处已经微乎其微。甚至于哪怕丫头所在的杨温处以及冷家,给杨汕的庇护还要更多。
如果再算上杨家那位主家娘子以及大少爷对杨汕的不屑,说实话杨汕对杨家的好感还要再低三分。
可即使如此,杨邦乂却依旧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觉得杨汕该把得到的好处贡献出来。
古代讲究先家后国,以礼法为凭依,以家族为基石。所以在杨邦乂看来,他的要求根本是理所当然的。家族里的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来壮大这个大家庭,这事情难道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哪怕说他要求先将好处给自己大儿子,先让大儿子爬上去,对一个家族而言岂不也是天经地义?
唯有主家以及嫡子强盛了,旁支才能得到依靠不是吗?至于说旁支自己的未来,这天下哪有说牝鸡司晨的道理?旁支还打算爬到主家头上,这岂不是大逆不道?汉人古往今来就没这种规矩!
只是杨邦乂觉得理所当然的东西,在杨汕心中却不是这么想了。
即使说杨汕也记起,杨邦乂确实是一个心怀国家大义的忠臣;但是这却不代表,他心中没有私心。
连圣人都有私心,何况一个朝代的末代勋戚?杨家在赵佶一朝,杨邦乂四位嫡子皆入朝为官,可庶子杨再兴却流落江湖委身为贼;再说杨家旁支,被要求弃武从文后,也不曾再出过任何有才能的角色。所有人都成了杨家主家皆为士大夫的牺牲品,这一点也随着靖康之难而彻底泯没在历史中。
面对杨邦乂,杨汕确实会叹服他的忠义和不屈。但是除此之外,杨汕对他的许多决定到现在还不能苟同。
仅仅弃武从文一条,就足以证明他的短视。而后他的一生,除了用忠义换得美名以及子孙福禄以外,四十三岁逝世之时还只是一任通判也已经能够证明他的能力。要知道,这还是在后台的情况下啊!
当然这话有诽谤以及不敬的嫌疑,而且用后世揣测来说一个忠义之人,也挺过分的。毕竟无论如何,杨邦乂是真正做到了为大宋不惜牺牲性命的绝对忠贞,这一点谁也没有资格说他不好。
因此杨汕笑笑,对杨邦乂抱拳道:“还请大人见谅!济州之事,杨汕不觉得有什么好说的。真的假不了,他济州知府如果真有意见,杨汕也不惧和他对峙一回。哪怕说到朝中,到头来也一定是杨汕有道理。所以这厮仗着知府身份想要欺压杨汕,却是选错了对象!杨汕,并不惧怕于他!”
“你有这信心?也好,那我也少操心一回。”杨邦乂淡淡一笑,摆手制止师爷意图插嘴的动作。
见杨汕表情平静,杨邦乂笑道:“好了,既然如此那事情也就这样吧。只要你有信心应对,并且不牵连到杨家身上,那么你要怎么做都随你便是。只不过这天寒地冻的,多在我太和县休息两天如何?你现在官位也不低,正好我也有些杨家的关系、人脉等等东西,需要向你交代一下。”
“这是要主动帮我了?”
杨汕心中一动,也不推辞只拱手道:“既然如此,就多谢家主了。日后若有杨汕能帮忙的地方,还请吩咐便是。”
“好说,好说。”杨邦乂眉头一挑,嘴上依旧带笑。
只是他背后师爷终究还是看不惯杨汕的态度,这会儿故意用都能听见的声音道:“哼!还什么帮忙?身为杨家人,居然在家主面前都这么倨傲!可想而知,平日里是多么斤斤计较的货色了!这种脾气还指望能有什么出息?更不提不过只是一个指尖大一点能耐的丘八而已!真是,自以为是!”
说着见杨汕和杨邦乂都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这师爷眼珠一转,只若不觉继续道:“小小年纪就这么锱铢必较,长大了还能有什么出息?面对家主还这般倨傲,岂不是连上下尊卑也不懂?哼!这种小鬼蒙阴了杨家将门余萌,对杨家实在是祸非福!啊!可叹,可叹!朝廷,识人不明呐!”
说罢老东西摇头晃脑的似乎要想拽几句文,只不过摇晃几下却是一个字都没念出来。
“志夫别说这种话,终究是我杨家小辈,好歹留几分颜面。”杨邦乂笑着对师爷摆摆手,却不曾训斥。
杨汕知道这两人是在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因此也不反驳什么。
杨邦乂的目的很清楚,也就是为了杨汕这一趟辛辛苦苦得到的那些好处。然而如果李应只是个普通庄主也就罢了,些许财物送给杨邦乂搞好关系,其实不是大事,杨汕也没小气到那种地步。
可是……这厮是狠人呐!
别的不多提,只说李应已经劫持过两年生辰纲,这一点就足够让杨汕考虑李应的特殊价值了。
更何况这人还牵连到了前朝柴家,这一点就更加让他的身份变得复杂。
哪怕说杨汕目前对柴家没有想法,可如果历史进程还依然按照原本的轨迹去走的话,杨汕未必就没有沾染到沧州柴家庄的机会。那柴家好歹有前朝留下的无数财富,这一点是个人都会眼热。更不要提小旋风柴进在江湖上认得各种能人异士不少,杨汕但凡能够招揽三五个,也是大赚。
所以虽然不想和杨邦乂闹僵,杨汕还是遗憾的拱手道:“还请大人见谅,那李家庄的事情,杨汕实在不愿意将大人牵扯进来。有些事情是祸非福,所以还望大人体谅杨汕的一片无奈和苦笑呐。”
“你这是……不识抬举!”师爷咬牙切齿的叫骂起来,他这一次是真的忍不住了。
也许杨邦乂会瞧不起那‘区区’一个庄子的财富,可这位志夫师爷却不能无视。要知道雁过拔毛、层层沾手本是默认的规矩,一个庄子十多万贯,他好歹能拿到八千一万吧?原本不过一句话就能到手的财富,现在说没就没了?小鬼这么嚣张,这让自誉为孔明在世的陈志夫怎么想?
凭啥?该我的好处,你凭什么不给我?
怒视着杨汕,陈志夫朝杨邦乂告状道:“大人,这小鬼分明就是瞧不起你啊!身为旁支,他居然不听主家命令?嘿嘿……偏偏还打着杨家旗号在外面做事,这万一要是做错什么,岂不要牵连杨家?”
“志夫莫急,汕哥儿可不是这样的人。老夫也相信,汕哥儿这么做必然事出有因。我这个做长辈的,怎么能为难他?等到汕哥儿需要咱们帮忙的时候,再行出手帮他接触危难才是正数啊。”杨邦乂义正言辞的说着,若非前面那些逼迫的话,说不定杨汕也就信了。可现在,不过换个说辞而已。
说实话,杨邦乂是杨汕见过的,也是相处时间最长的文人官吏了。
但是即使是杨邦乂,也依然有这个时代局限性的那种狭小世界观。
杨邦乂从头到尾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他反倒认为杨汕的执迷不悟才属于真的是不懂事。在他看来这些话原本就该杨汕主动提起,而不该是由他来询问。好处要上交,不是天经地义?
只可惜这种天经地义,杨汕是无法同意了。
就好像上一次拒绝将辽人的脑袋交给杨邦乂做他几个儿子的进身之阶,同时也好让杨邦乂交好其他将门一样,这一次杨汕依旧选择了拒绝。毫无疑问双方不是一路人,这一点杨汕依旧清醒。
在杨邦乂心中,家族以及国家稳定才是重点。如果知道杨汕所做的那些忤逆大事,谁敢说他不会大义灭亲?
不!准确说杨邦乂一定会选择大义灭亲!
不要出事!事情不要出在我身上!静看他人潮起潮落!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如此等等才是这个时代勋贵的第一做法。宁可苟延残喘,也不愿拼死一搏;否则那靖康之难,东京城里为何一丝反抗也无?当赵桓信任那个叫郭京的神棍的时候,为什么就没一个武人选择反抗?
当一个武人选择相信神佛,将一切都交给神仙庇佑的时候,那一切便都变成了笑话。
想到这里,杨汕忽然失去了兴致。也许杨邦乂确实天下第一忠义,可他能做的也就是昂首等死而已!
而杨汕却宁可犯忌,宁可不要命,也一定要拼死一搏!
这就是双方最大的差别,也是杨汕决定和杨邦乂分清楚界限的最重要原因。
双方,本就不是一路人。
如此想着,杨汕站起身对杨邦乂拱手道:“时间已经不早,杨汕还要继续赶路,就此先告辞了。如果大人下一次还有话要训导,到时候便派封书信去青州吧。此外但凡有杨汕能够帮忙的地方,也请不必客气。这周边若是除了什么山贼草寇,还请大人来信于我,我定然将其消灭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