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还是自沃尔多夫 - 阿斯托里亚协定以来的第一次与你见面。”
雷曼兄弟的董事长,伊曼纽尔·雷曼正坐在古朴的沙发上,端着咖啡。
“坐吧。”
上次沃尔多夫 - 阿斯托里亚协定时也是如此,投资银行的犹太系人士对杜鲁门·摩根似乎还颇有好感。
毕竟犹太系投资银行好不容易打破了wASp(盎格鲁 - 撒克逊新教徒)商业银行业卡特尔的垄断,多少得给自己留条后路。
而此刻,杜鲁门·摩根也需要他们的助力。
“是这样,这次有个小规模投资项目,我想着要是雷曼兄弟能与我们一同参与,不知你意下如何?”
“哦,小规模投资项目?”
伊曼纽尔·雷曼似乎来了兴致,身体前倾。
“说来听听。”
“在此之前,此次谈话涉及我们公司机密,烦请你先签署保密协议,不胜感激。”
“哈哈,连保密协议都带来了,真是吊人胃口。”
沙沙——
伊曼纽尔·雷曼爽快地在保密协议上签了字。
“好了,签完了。”
“西班牙很快就会面临解体。”
“……!!!!”
伊曼纽尔·雷曼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杜鲁门·摩根赶忙补充解释。
“确切地说,是西班牙正处于解体危机中,一旦在这次美西战争中战败,国家将面临分裂的危机。你对西班牙的局势了解多少呢?”
“该知道的还是知道一些,也清楚你这话有几分现实可能性。但西班牙不是有维持局势平衡的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摄政吗?”
“那位玛丽亚·克里斯蒂娜摄政近期因心脏病倒下了。”
“呵。”
正准备喝咖啡的伊曼纽尔·雷曼手停在了半空,他缓缓放下咖啡杯。
“证据呢?”
“这是罗斯柴尔德转给我的信件,上面还有利奥波德·罗斯柴尔德董事长的签名。”
伊曼纽尔·雷曼拿起信纸,仔细浏览了内容。虽说只是简短的几行字,但雷曼陷入了沉思。
“你不是说这是个小项目吗?可一点都不小啊。”
“哈哈。”
“那么,在西班牙即将崩溃的当下,你打算怎么做?”
伊曼纽尔·雷曼边把信封递给杜鲁门·摩根边问道。他身体愈发前倾,目光也越发集中在我身上。
“问了吧。”
杜鲁门·摩根暗自微笑。
果然,杜鲁门·摩根知道雷曼会对这个计划感兴趣。
杜鲁门·摩根把信封收好。
“进行外汇投机。”
“外汇投机?你是说要做空比塞塔?”
“没错,西班牙如今处于国家濒临崩溃的境地,而且还是个没有金本位制的国家。再者,西班牙中央银行目前为私人所有,货币发行权也在他们手中。一旦内战爆发,情况可想而知吧?”
“没有能遏制货币滥发的金本位制度,那些为筹集资金而疯狂的内战势力,肯定会大肆印钞。要是那样的话……”
伊曼纽尔·雷曼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杜鲁门·摩根接过他的话。
“对,比塞塔将面临恶性通货膨胀。”
“哈哈。”
咯噔——
雷曼端起咖啡,起身走到窗边。
望着窗外华尔街的景象,雷曼喃喃自语。
“你是想卖空比塞塔?”
“在卖空之前,你先与雷曼兄弟持有的比塞塔签订货币互换合约。毕竟这些货币日后都将一文不值。”
“确实如此。”
雷曼静静地望着窗外。
脑海中进行着算计。
“要卖空的话,得有买家接手才行。但普通人无法进行外汇投机,对吧?”
“是的,普通投资者虽能参与外汇投机,但消化不了我们的交易体量。”
“如此一来,就只能向其他银行兜售比塞塔卖空合约了。最好的目标应该是最晚得知西班牙消息的东亚地区。”
雷曼低声说道。
“东亚的话,就是清国、日本、沙皇俄国这三个国家,啊,我有点明白了。你是想让我在其中一个国家充当先锋吧?”
果然,反应够快。
“没错。”
“说说你的计划吧,我很好奇。”
“希望你听了别觉得冒犯。”
“哈哈,没关系。华尔街的投资者们,只要有利可图,就算是在粪坑里也能游得欢。尽管说吧。”
东亚的三个国家,针对这三国的大型银行,杜鲁门·摩根准备了三支“先锋部队”。
“首先,沙皇俄国的大型银行,我打算交给昆罗普公司负责。”
“哈哈,果然最大的好处都让他们拿了。毕竟除了他们,也没有其他投资银行能应对沙皇俄国。而且他们背后有罗斯柴尔德撑腰。”
“是的,至于日本,我准备交给高盛。”
“那雷曼兄弟负责清国咯。”
当然,并非独家。
只是雷曼兄弟充当先锋而已。
想必很快,华尔街的银行们都会纷纷参与进来,像饿狼一样扑上去。
杜鲁门·摩根事先向这三家有意担当先锋的投资银行发出了邀请。
“顺便说一下,我们杜鲁门投资银行日后打算在清国发行债券。”
“哈哈,你可真是连骨髓都要吸干……”
债券,雷曼瞬间明白了杜鲁门·摩根话中的深意,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这么说,你还打算发行担保债务凭证(cdo)?”
“没错。”
“该不会连cdo都由杜鲁门投资银行一手包办吧?”
“不,在清国,我们杜鲁门投资银行只垄断债券发行。cdo你可以自行发行。顺便一提,清国有着丰富的商业机会。”
杜鲁门·摩根戴上指套。
“而且,一场能撼动清国的事件也即将来临。”
秃鹫基金,对于金融家来说,没有哪个地方能像垂死的国家这样有诸多可乘之机。杜鲁门·摩根要把剩下的一切都搜刮干净,给该死的奴隶王朝添一把火。
“哈哈哈哈!真是令人期待。虽然不知道你说的事件是什么,但看样子你已经掌握了相关情报,我信你。”
伊曼纽尔·雷曼满意地点点头,随即回到沙发坐下。
“你这人还真是厉害。怎么就能不停地想出赚钱的门道,太有本事了。感觉你对美元的痴迷程度比我们犹太系还厉害。”
“哈哈……”
杜鲁门·摩根可不想听那些为了赚钱,连灵魂都能出卖的势力说这话。
“荣幸之至。”
“你心里骂我的话都快溢出来了。”
伊曼纽尔·雷曼调侃地笑了。
杜鲁门·摩根端起咖啡。
“有一事相求。”
“说吧,有来有往嘛。说说你想要什么。”
“你知道巴斯造船厂和联合造船厂吗?”
“嗯,知道啊。巴斯在缅因州,联合在旧金山,对吧?”
雷曼像是很了解般点了点头。
“背后是联邦钢铁公司和纽波特纽斯造船厂,还有伯利恒钢铁公司。”
“你消息真灵通。”
“没办法不知道啊。自上次沃尔多夫 - 阿斯托里亚协定后,犹太系投资银行的目光都集中在你身上呢。”
“我早有心理准备。毕竟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与犹太系为敌。”
这些人对金钱的嗅觉极其敏锐。
只要他们不先与杜鲁门·摩根为敌,杜鲁门·摩根也不会主动树敌。
“我需要做什么?”
“不久后,伯利恒钢铁公司计划收购这两家造船厂,而我们联邦钢铁公司也想参与其中。”
“啊哈,也就是说要参与巴斯和联合造船厂的竞标咯。”
“是的,希望你能帮我们创造点机会。”
“你是说和巴斯与联合造船厂的家族所有者打交道?”
“没错。”
一场精心策划的博弈,借此机会,我要抬高巴斯造船厂和联合造船厂的股权价值。
“这事儿估计会相当有趣。”
>>> 与造船厂负责人会面及竞争局面
沃尔多夫 - 阿斯托里亚的密室。
“……动作还挺快。”
杜鲁门·摩根环顾着房间中央摆放着大圆桌的密室内部。
联合造船厂的梅尔文,巴斯造船厂的爱德华。
杜鲁门·摩根委托牵线搭桥没多久,圆桌上就坐着这两家造船厂的董事长。
在雷曼兄弟的牵线搭桥下进展顺利,没出什么问题。
“嗯,快点好。”
杜鲁门·摩根一直想在罗斯福的法案通过前与他们见一面,这下时机正好。
杜鲁门·摩根入座。
“我是杜鲁门·摩根。”
密室里陷入了沉默。
圆桌旁,伊曼纽尔·雷曼坐在杜鲁门·摩根旁边,观察着局势,对面则坐着两位董事长。
“我是联合造船厂的梅尔文。”
“我是巴斯造船厂的爱德华。”
“是这样,今天找二位,是关于伯利恒钢铁公司的收购合并事宜,我们联邦钢铁公司也有意参与,所以想请二位帮忙创造点机会。”
“哼,伯利恒钢铁公司?”
梅尔文像是听到了什么脏东西,伸手挠了挠耳朵。
“那些想用低价吞并联合造船厂的家伙,光听到名字我就来气。”
“哦,你说低价?”
毕竟以伯利恒钢铁公司的资金状况,要吞下两家造船厂确实有些吃力,看来他们是想尽量压价。
“他们以海军订单为要挟,不停地施压,我们实在没办法,只能咬紧牙关撑着。”
“确实如此。”
这是大企业常用的手段。
通过威胁切断中小企业或中型企业的业务往来,迫使对方低价被收购。
“手段虽卑劣,但能节省资金。”
没必要费大力气搞垮一家企业,只要切断业务往来,对方自然会陷入困境。
实际上,也有直接让企业倒闭的情况。
但为了顺利达成协议,通常还是以威胁施压为主。
“多亏他们,让杜鲁门·摩根找到了切入点。”
杜鲁门·摩根适时地抛出能激起他们不满的话。
“手段太卑鄙了。”
“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的祖辈们辛辛苦苦打拼的企业,他们竟想低价收购,我能不生气吗?!”
不出所料,梅尔文和爱德华对这小小的挑拨迅速做出了反应。他们越激动,局势对杜鲁门·摩根就越有利。
“你们会生气是应该的。有价值的企业理应得到相应的对待。联合造船厂和巴斯造船厂蕴含着巨大的价值。”
“这话还算中听。”
“所以,我想给二位提个建议。”
“建议?”
梅尔文和爱德华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杜鲁门·摩根身上。
“我有办法将股权价值提升至企业价值的两倍。甚至,说不定能提升到三倍或四倍。”
“四倍……?!”
梅尔文听到杜鲁门·摩根的话,一时语塞。
“这可能吗?”
“雷曼兄弟这边会提供公证人和收购管理公司。”
杜鲁门·摩根嘴角微微上扬。
“能否先借我5%的股份?接下来我就详细说说计划。”
关键的一步,在收购前将最终决定权掌握在手中。
>>> 联邦钢铁与伯利恒钢铁的收购竞争
[联邦钢铁,在场外股票市场宣布公开收购股票。目标为巴斯造船厂、联合造船厂。]
[联邦钢铁以1.5倍溢价公开收购股票,与伯利恒钢铁展开收购前正面交锋。]
[联邦钢铁,“已确保5%的股份,将逐步扩大持股比例。”]
——《华尔街日报》(wSJ)
伯利恒钢铁公司,华尔街办公室。
哐当——
沃森双手猛地抓起报纸。
他本想尽快且低价地吞并造船厂,没想到联邦钢铁横插一脚。
“非常抱歉,董事长。没能阻止所有舰艇订单流向纽波特纽斯造船厂。”
啪嗒——
沃森董事长双手将抓着的报纸扔进垃圾桶。
“没关系。我们有办法给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施压,就算他们收购了造船厂,我们也有办法阻止他们建造舰艇。”
“惠特沃思和维克斯公司。”
“对,就算联邦钢铁的老板是对冲基金的杜鲁门·摩根又怎样,没有主炮,他们可造不出军舰。”
沃森信心满满。
海军兵工厂从一开始就和伯利恒钢铁公司关系紧密,更何况英国的军舰托拉斯惠特沃思和维克斯公司也是他们一伙的。
海军兵工厂与他们共同组成了海军卡特尔,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根本没有插足的机会。
“就算艾伦海军次长把订单都给他们又怎样。他们军舰所需的主炮和装备,终究还是得从我们这个卡特尔采购。”
目前联邦钢铁和纽波特纽斯造船厂正在打官司。
纽波特纽斯造船厂破产后,大量船舶订单被取消,因此引发了违约金诉讼。
“而且还和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专利公司打官司。”
所以,沃森本打算趁他们忙于诉讼时,施压联合和巴斯造船厂,迅速完成收购,结果联邦钢铁插手了。
“他们的诉讼有结果了吗?听说涉案金额高达5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
“目前还在初审阶段。据说未能达成和解,估计会上诉到最高法院。”
“那现在情况如何?”
涉及1亿美元的诉讼,光是应付这个,资金不紧张才怪。
一旦要拿出这1亿美元,纽波特纽斯造船厂不用说,连联邦钢铁都可能破产。
就算对冲基金资金雄厚,但那毕竟是基金的钱,不能随意动用。
“看起来他们压力很大。从以1.5倍溢价收购造船厂来看,他们大概是想通过合并造船厂扩大规模,凭借规模经济与我们伯利恒钢铁竞争。”
“嗯……”
沃森陷入沉思。
但秘书说得没错,怎么看,现在的联邦钢铁都像是在勉强为之。
公开收购股票,这可是烧钱的手段,他们居然打算这么做。
“不过,5%的股份的话,他们应该还有余力……”
“但是董事长,据说他们获得的股份是梅尔文董事长和爱德华董事长的份额。”
“什么?!”
沃森惊讶地瞪大了眼睛,猛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这种事怎么现在才说?!”
这可是大股东的股份。
更何况,爱德华董事长和梅尔文董事长持有造船厂半数以上的股份,是实际的所有者。
他们出让5%的股份,很可能意味着已经接受了定金。
更何况,自己这边是施压,而对方是溢价收购,造船厂方面肯定更倾向于联邦钢铁。
咕噜——
沃森额头上冒出一层冷汗。
“说不定真会被抢走。”
不行。
绝对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自己苦心经营的伯利恒钢铁,怎能被一个突然冒出来的对手打败。
“不行,绝对不能被抢走。”
他紧紧握住因汗水而湿润的拳头。
就算烧钱,也一定要把这两家造船厂纳入伯利恒钢铁旗下。
“秘书!!!”
“到!”
他双眼充血。
“我们也在报纸头版刊登公开收购股票的消息!溢价2倍!这是一场全面战争!!!”
沃森怒吼着,伯利恒钢铁的钱包就此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