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恢复高考的消息一出来之后,知青点都所有人都想着参加高考,考走回城。
自然是想尽了办法将学习的课本给集齐了。
只是大家也不是都在一起学习。
只是自从开始复习之后,知青点的气氛就发生了变化。
不管以前关系有多好,现在都只是嘴上说着,心里想着,说一套做一套。
都直接将对方当作了敌人,秉持着你不能从我这儿学走一点东西,都将自己的那些课本还有什么资料的看的非常的紧。
这样异样的氛围已经持续了好几天了。
今年刚来的知青还没有接受这样在乡下的生活,自然是憋着一口气的想要直接的考出去,正好能够回城了。
而已经来了好几年的知青,已经有的被磨平了棱角,对于现在的生活已经接受了,但是现在突然间告诉了你,你能够回去了,回城,以后再也不用做这些地里面的活了。
这就是一根救命稻草,他们都想牢牢的抓住,毕竟他们有的都已经待的绝望了,很多年没有知青返乡的消息了,但是现在,他们的面前有了一线希望,自然会牢牢的抓住。
直接将这些年认识的好友给当作了敌人,仿佛如果她考上了,那就可能会将自己给挤下去。
这样的事情肯定是不能发生的。
你可以考的好,但是不能比我考的好,许多人都抱有这样的心态。
但是今天,他们也都知道了那个消息,这个村子里的人竟然已经有人被首都大学给特招了。
这直接轰动了整个知青点。
这怎么可能呢?
就这村里人,一个乡下人?
被特招了?
尤其是他们不少人还都见过。
这怎么不让人惊讶。
整个院子里都没有再继续看书了,都在说着这件事。
“没想到当初苏念参加的那个比赛最后会这样?”说话的人语气中满是惆怅。
“是啊,谁能知道呢?”
“现在人家都不用参加高考了,直接就去了首都大学,咱们还得学习,不然可能连一个最差的学校都考不上,这就是差距啊?”
“不过咱们这也是有希望了,不是吗?”
“不用像原来一样,连回城的想法都不敢有,现在只要咱们能够考出去,不就能直接的回去了。”
“是啊,是比原来好多了。”
“最起码有了希望,只要努力,不用一辈子都困在这里。”
“好了,也别想了,还是先学吧,不然,不就被说准了,万一连一个最差的都考不上该怎么办?难道还要再等上一年吗?”
“咱们还是快点复习吧,这些还真的是有些忘了。”
这是那些男知青的想法,还算是比较平和。
只是女知青那边,就不像这边一样了。
“这苏念可真的是好运啊。”
“谁说不是呢?”
“就因为参加一个比赛,得到了那么多的奖品不说,现在还直接的去了首都大学去上学了。”
“不用像我们一样还在苦哈哈的学习,还要担心万一发挥失常怎么办?”
“这人和人之间也是不一样的啊。”
“那又能怎么办呢?人家现在都已经不在这儿了,已经入学了。”
“谁说不是呢?这是瞒得可真好啊,直接去了学校之后才说出来。”
“对啊,这还不知道是防着谁呢?”
“真的是一家子小家子气。”
“那还能怎么办?咱们现在也只能学了。”
“唉,咱们还是好的,没人管我们,不让我们不去考,你们不知道,”
说话的人愣了一下,就有人催促道,“不知道什么,你快说啊。”
“我昨天去找了郑敏,问问她参不参加高考,还没说上几句话呢,她家院子里站着的婆婆脸色就变了,直接就出来赶我了。”
“还说什么这嫁进他家就得听他们的话,他们不同意的话就不能去考。”
“我被推出来之后,就关上了门,站在门外面还能听到里面的说话声。”
“她婆婆说让她别想着去考试,不可能的,就在家里面看孩子就行了。”
“唉,我在外面还听到了郑敏的哭声。”
“啊,还会这样啊?”
“你今年刚下乡,了解的不多,所以有很多的不清楚。”
“郑敏是和我一起下乡的,但是她当初觉得这样的日子太累了,就和村子里的人成婚了,很快就生了孩子。”
“生了孩子之后,很快就被村子里的人接纳了,也和我们这边不怎么来往了。”
“这次好不容易有了回城的希望,我自然是想去问问她要不要参加高考的,结果没想到会这样?”
“这都没人管管吗?”
“你太天真了,谁能管这些啊,人家又没有打你,又没有骂你,只是拦着你不让你参加高考,这本来就是家务事,肯定不会有人管的。”
“我现在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后悔当初这样选择,如果能够再给她一次机会,还会不会当时选择成亲。”
“说这些做什么,都已经过去了。”
“是啊,都已经过去了。”
“咱们还是快些复习吧,别最后这段时间下去了。”
人群也终于散去了。
刚刚人群中一直没有开口的孙雨凝,眼中闪现的满满的都是恶意。
‘为什么,苏念能够这么好运,不用参加高考,直接就去了首都大学。’
‘还有顾辞,明明有了那么好的学习资料,向他借,都不肯让我看一眼。’
‘两个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等着吧,我一定会报复你们的。’
孙雨凝也是由爱生恨了。
王英将自家女儿的好消息说出去之后,就满脸笑容的回家了。
可真是高兴啊。
等回到家之后,就拿出了买好的布料,还有一些工具。
要给自家念念做衣服了。
看着手中的料子,王英在脑海中飞快的想着样式,最后终于敲定了,就做成大衣的样子吧,这次去首都,还真的见了不少的新颖样式,她要再想想,还能不能好看一些。
家里的三口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做。
王英在做衣服。
苏砚在认真复习。
苏建国也在一旁侍弄着手上的活计。
而远在首都的苏念也在忙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