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过晚饭之后,厉少炎心中对家的思念愈发浓烈起来。
此刻的他,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了不远处团宝一家身上。那温馨和谐的画面让他心生羡慕。
一家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说说笑笑,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和温暖的话语交流。
他来到桃花村,来到老杨家快一年了,他还从没离开家这么久。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回到父母身边。
“少炎哥哥,你是想家了吗?要不要写信给家里?”杨玲儿看的出来厉少炎的孤单,和他的父母分开快一年了。
厉少炎看着杨玲儿,勉强一笑:“是啊,我想家人了,想爸爸妈妈了,想爷爷了,想哥哥姐姐,大伯大伯母,想上京的朋友,我都离开快一年了,也不知什么时候能回家?”
“桃花村也没电话,我想打电话跟他们说说话都做不到,”厉少炎说的越多,越想亲人,眼泪不知不觉滑下了脸颊。
“团宝,我待会儿就回去写信,明天拜托大伯帮我寄出去。”
杨玲儿对着他俏皮的笑了笑,“这么好看的漂亮小哥哥怎么能哭呢,得想办法帮帮他”。
厉少炎决定好之后,坐在饭桌旁,加入了老杨家的聊天之中。
顺便把寄信的事儿跟老太太讲了,跟大伯也说了一下。
两人自然都是同意的,他们也是早就把他当成自家孙子,自家侄子了。
老太太想着要往部队寄信,那多准备点食物,给老四寄去。
肉干,坚果,板栗~~~天暖和了,很多东西都拿不了。
饭后,老太太找了杨玲儿拿了蜂蜜,杨玲儿随手拿出一根野人参,一起递给了老太太。
“团宝啊,这是啥?萝卜吗?部队不缺蔬菜,你这一根萝卜也不够吃啊,”老太太对小孙女拿出的“萝卜”很奇怪。
杨玲儿听着老太太说的话,只觉得老太太很可爱,顿时,笑个不停。
“阿奶,这不是萝卜,这是宝贝,它是人参,关键时刻能救命,给四叔带着,”杨玲儿把人参给老太太解释了一下。
老太太活这么久,还没见过人参呢,没想到人参长这样,跟小萝卜差不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萝卜,这么小一根,丢了都没人捡。
“真的能救命,这人参这么好,你给你四叔了?”
“咱把它卖了也好,这玩意儿估计可以卖很多钱,就是现在外面世道太复杂了,暂时不好出去交易。”
老太太听说能救命,很想给小儿子送去,老四在外执行任务,太危险了。
这人参这么好,没准以后真能用到呢。
可这人参这么值钱,她又想留着卖钱也好,或者留着给团宝以后当嫁妆也行。
“阿奶,这是百年人参,就给四叔了,我这儿还有呢,比这个更好的都有,晚点我给你看看,”杨玲儿在老太太耳边,说起了悄悄话。
都说她偏疼小孙女儿,这么乖巧,懂事儿的小孙女儿,怎么能叫她不偏疼。
“好,阿奶听你的。”
杨玲儿把东西都给了老太太后,自己回房睡觉去了,她想着自己也该给四叔写封信,跟他说说家里的事儿。
信纸铺开在眼前,一时不知该怎么写了……
回房后的厉少炎此时已经都写好了,挺厚的一封信,拿着信件,他满意的入睡了。
第二天一大早,老太太早早的起床,肉干需要烘烤,需要时间。
板栗也需要炒制,也是需要时间的。
杨玲儿昨晚入睡前,就在厨房放了一大块猪肉了,还有两只野鸡,都给老太太用来做肉干。
家里最贴心,最懂老太太的,也是杨玲儿,你对她好,她也会十倍还你。
老杨家的早上是忙碌的,张氏今天也是起了大早,帮着老太太处理猪肉,野鸡。
张氏上午就不上工了,就在家里帮忙,中午的时候让杨卫东把东西跟信都拿镇上,寄出去。
老杨家的厨房,院子里飘了一上午的香味儿,幸亏大家都在上工,这房子又在村头,不然都得被馋死,遇到嫉妒的人,还会在村里宣扬老杨家的奢侈。
中午,杨卫东匆匆吃过午饭,拿上老太太准备的包裹出发镇上了。厉少炎的家信跟杨玲儿给四叔的信,也都已放包裹。
杨玲儿在信里还特意说了人参的事儿,能救命的东西,别舍不得用。
山坡牛棚里,陈凤自从收到家里给的东西后,时不时的就会想起父母,独自流泪。
好在有小兜兜一直陪着,丈夫的疼爱,体贴,逗逗儿子,放放牛,打扫打扫牛棚,日子也就不难过了。
陈凤一直等着能再次见到父母,向他们磕头认错。
“凤儿,别急,既然母亲已经送来消息了,我相信我们能很快再见到爸爸妈妈的,我会同你一起,磕头认错,请他们原谅,我跟儿子会一直陪着你的,”陈学礼抱着儿子,对着陈凤认真的说道。
陈凤看着丈夫,看着儿子,笑出了声:“嗯!嗯!”
虽然身处困境,但她此刻是幸福的,有丈夫跟儿子的陪伴,父母的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