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着郑益等人,不断的点头附和。 “皇上英明,皇上英明。”
“如此的教育制度改革,让我大明亿万百姓享受到教育的福利。” “人人都有读书识字的资格,人人都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了。”
“这样的教育改革,实在是太伟大了。” “只不过。”
“如此一来的话,以往那些苦读诗书的学子和文人。” “都得老老实实的,重新接受相应的教育。”
“天下有那么多的学子,恐怕不会人人都能接受。”
“如果那些学子和文人反对,这会不会有些不太好。” 人群之中。
范景文等人的心里面,多少都还带着几分顾虑。 在朝堂上的他们,忍不住的说了出来。
教育制度发生变革,对原来的学子影响最大。
这些学子和文人的反应,范景文一群官员还在考虑着。 只不过。
听到了他们的担心。
锦峰、郑益一群人,脸上都带着笑容。
而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检,毫不在乎的开口说道。 “ 无 妨 ! ”
“这天下是朕的天下!”
“教育制度的一系列变革,只会让大明的教育体系更好 … . … ” “那些学子和文人,真要是效忠于大明帝国。”
“相信他们都会老老实实的,接受这一次教育改革。” “当然了。”
“如果有人不愿意配合,甚至站出来反抗的话。” “朕就让他们知道,不配合朝廷的下场!”
朱由检巴不得有人能跳出来。
刚好可以趁着这样的机会,狠狠的给收拾了。 锦峰、郑益等人:“!
范景文一群官员:“……”
看到了朱由检脸上的轻松。
刚刚还在担心的范景文一群人,立刻第一时间反应过来。 是啊。
眼 前的皇上,贪官污吏的家族都杀了二十万了。 还有那些后金人,即将屠杀上百万。
只要是对大明一切不利的因素,皇上可不会仁慈。 但愿那些学子们, 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配合。
否则的话,要遭老罪了。
回过神来的范景文等人,再也没有任何的担心了。 一个个都老老实实的,越发的积极表态。
“皇上,臣等一群人明白了。”
“这么好的教育改革,相信全天下的文人学子都会理解的。”
“对方将会更加配合,我大明的教育发展。” 范景文等人全都附和着。
而锦峰作为锦衣卫指挥使,也轻松的笑着汇报到。 “ 回 禀 皇 上 。 ”
“我们锦衣卫的人,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监视着整个大明,掌控那些学子和文人。”
“这么好的政策,为我大明亿万百姓谋福利。” “谁要是敢站出来反对,锦衣卫直接拿下。”
锦峰都已经开口承诺了。
站在龙椅旁边的王承恩,也第一时间表态。 “ 皇 上 ~ ”
“奴婢的东厂也同样如此。”
“谁敢反对朝廷,反对皇上的政策。”
“那就是想祸乱我大明, 一律通通收拾。” 有了王承恩和锦峰的承诺。
这就意味着东厂和锦衣卫的人,会全力配合这次行动。 监视着整个大明,锦衣卫和东厂可不是开玩笑的。
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一群官员们也充满了期待。 官员的队伍之中。
听完了自家皇上一系列的布局。
已经做好准备的兵部尚书,也趁机站出来汇报。 “ 回 禀 皇 上 。 ”
“对于空军和海军学院的招生教育规划。” “微臣带着兵部的人员,已经做完了。”
“空军学院,就选在京城外的机场周边。”
“海军学院,选在天津地区的海军基地附近。”
“空军学院,第一年招收1000人。” “海军学院,招收5000人。”
兵部尚书把相应的规划,全部都说了一番。
相比于海军学院的招生,空军明显更严格、数量更少一些。 不过这些都是正常的。
按照大明现在的飞机数量,空军编制。 一年招收1000人就足够了。
至于海军学院,培养的都是海军军官。 海军的编制,比空军人数多的多。
招收5000人,也很合理。
大明皇家海军学院,第一批5000人。 空军学院一千人。
朱由检听完了兵部尚书的汇报,认同的点头说道。 “不错。”
“海军学院,空军学院,就按照这样的规模来。” “另外相应的陆军学院,也招收5000人吧。”
“陆军学院的选址,就放到空军学院隔壁。”
“至于医学院,科学院,农学院,也分别招收5000人。”。
“教育学院的分类较多,总计招收人。” “至于技术学院。”
“两京十三省,总共开办15所。” “一所技术学院,招收1万人。” “就这么办吧。”
海军,陆军,空军学院,招收人。 四大高等学院,招收3万人。
15所技术学院,招收15万人。
这一次的大明学院招生,总计要招收19万1000人。 而这,仅仅只是各个学院要招收的名额。
如果算上小学,中学,高中,加起来恐怕得有几百万人。 毕竟大明拥有亿万人口,适合上学的儿童并不少。
以往上不起学,那是因为价钱太贵。 而现在有了九年义务教育。
轻松招收几百万学生,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朱由检给眼前的官员们,迅速的安排了一番。
礼部,兵部,工部的官员,全部都认真的记录下来。
“请皇上放心。”
“微臣一群人, 一定会按照皇 上所说的安排下去。”
“ 一下子招收了这么多学生,如果全部都完成学业考核结束。” “那这些也意味着,我大明拥有众多的人才。”
信心十足的一群官员们,激动的情绪停不下来。 对于他们来说。
招收的学生越多,意味着大明的人才也越来越多。 这可关乎到整个大明的兴盛,容不得半点马虎。
朱由检看着官员们,记录完了以后。 他又开始进行最后的叮嘱。
“各个学校的修建规划工作,都交给我大明建筑商行来处理。” “他们都是专业的。”
“各部门的人,东厂和锦衣卫负责监工。”
“至于大明皇家银行,大明皇家报社,以及大明皇家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