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说不下去了。陈映却已经明白了什么。
“那个日本人叫什么?”陈映问道。
“好像是……”林伯思索片刻,“藤井。不过不是现在这个藤井雄一,是他的堂兄。”
“老爷当时很生气,想用钱摆平这件事。”林伯继续说,“可那些报纸根本不给机会,一篇接一篇地登。有人说是日本人在背后买通了报社。”
“李小姐她……”
“李小姐性子刚烈,受不了这种羞辱。”林伯的声音有些哽咽,“有天晚上,她把明月送到老爷这里,自己就……”
陈映心头一震。她想起昨天用【心理特写】看到的那个雨夜场景。原来那竟是黎明月最后一次见到母亲。
“大小姐那时才十二岁。”林伯抹了抹眼睛,“那孩子跪在雨里,哭喊着要妈妈回来。可是……”
“后来呢?”
“后来老爷就转行做了电影。”林伯说,“一来是为了照顾大小姐,让她继续在这个圈子里发展。二来……”
他欲言又止。陈映却明白了。黎世昌进入电影圈,恐怕不仅是为了继承李秋芸的遗愿,更是为了在这个圈子里站稳脚跟,找机会报仇。
“这事知道的人不多。”林伯说,“大小姐后来也很少提起。只是每到下雨天,她就会特别安静,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发呆。”
陈映走到墙边,仔细看着那些老照片。每一张都记录着黎明月成长的痕迹 - 四岁学戏时的青涩、十岁登台时的紧张、十二岁母亲离世后的憔悴,以及十六岁正式成为影星时的光彩照人。
“这张是她第一次演女主角。”林伯指着一张剧照,“那时候很多人都说她不行,说她年纪太小。但老爷很支持她,说她遗传了李小姐的天赋。”
照片中的黎明月穿着一袭白衣,眼神清澈又坚定。那部戏后来果然大获成功,让她一举成名,被誉为“东方赫本”。
“说起来,老爷对大小姐一直很愧疚。”林伯说,“他总觉得,如果当初能更强硬一些,或许就不会发生那样的悲剧。”
难怪每次黎世昌看向女儿的眼神都充满了复杂。那里面有心疼,有愧疚,也有深深的自责。
“夫人。”林伯突然压低声音,“您最好当心那些日本人。藤井雄一虽然不是当年那个藤井,但他们家族的手段一样阴毒。”
“藤井家族?”陈映追问。
“是啊。”林伯坐在椅子上,一幅要讲故事的架势,“这事还得从十年前说起。”
他给陈映倒了杯茶:“那时候日本人刚开始进入上海滩的电影圈。一开始大家都以为他们只是来投资,可谁知道……”
“他们另有所图?”
“对。”林伯点头,“他们四处收购小电影公司,但都不插手管理,只在幕后遥控。那时候永利大戏院就是被他们看中的第一个目标。”
陈映想起今天在片场见到的江维德。他和日本人的合作手法,竟与十年前如出一辙。
“李小姐是最早发现不对劲的人。”林伯说,“她无意中听到几个日本人在后台密谋,说要通过电影宣传他们的思想。”
“所以藤井才……”
“对。他们先是用钱利诱,被李小姐断然拒绝。后来就开始使用卑鄙手段。”林伯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他们在报纸上登那些污蔑文章时,还威胁说如果李小姐敢告发他们,就连明月也保不住。”
“那天晚上,李小姐把明月送来时,塞给她一个小盒子。”林伯回忆道,“说是让她收好,将来一定用得着。可第二天李小姐就……”
“盒子呢?”
“一直在大小姐房里。这些年她从没打开过,但也从不离身。”
陈映若有所思。那个盒子里或许藏着什么重要证据。
“后来老爷就带着大小姐搬到了这里。”林伯继续道,“为了让她忘记伤心事,特意给她修了这座小楼。您看那些装饰……”
他指着照片上小楼的布置:“都是按照李小姐生前的喜好来的。连那株海棠树都是从永利大戏院移过来的。”
难怪黎明月总喜欢独自在院子里坐着。那里承载着太多关于母亲的回忆。
“不过这孩子也真争气。”林伯语气带着骄傲,“十六岁就自己接戏,从不假手于人。这些年拍了十几部电影,场场叫好。就连一些老艺人都说她比李小姐年轻时还要出色。”
但成名的背后也有代价。陈映知道,那段痛苦的回忆一直深埋在继女心底,成为她无法突破的心结。
“不过这些年,大小姐性子变得很要强。”林伯叹息道,“生怕别人说她是靠老爷才有今天。所以每次拍戏都特别拼命,从不喊苦喊累。”
“所以才会排斥我?”陈映问。
“也不全是。”林伯犹豫了一下,“主要是……老爷续弦这事,她觉得对不起她母亲。”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惊雷。转眼间,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打在窗棂上。
“又下雨了。”林伯望着窗外,“每到这种天气,大小姐都……”
话未说完,他突然站起来:“糟了,今天这雨……”
“怎么了?”
“大小姐最讨厌雨天。每次下雨她都会……”林伯急匆匆往外走,“得去看看。”
陈映跟着林伯冲入雨中。穿过回廊,远远就看见黎明月的小楼亮着灯。
透过窗户,能看见继女正独自坐在窗前。她穿着一身素白的家常衣裳,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单薄。
“大小姐每逢下雨就会这样。”林伯小声说,“坐在那儿一动不动,有时候能坐一整晚。翠珠说她是在等……”
“等什么?”
“等她母亲回来。”林伯声音哽咽,“那天晚上也是这样的大雨。李小姐走的时候说很快就回来,可是……”
陈映看着窗前的身影,心中一阵酸楚。十二年过去了,那个在雨夜里苦苦等待的小女孩,依然没能走出那个阴影。
“对了。”林伯像是想起什么,“我记得李小姐临走时还说了句话。”
“什么话?”
“她说:‘如果将来有人想查当年的事,就让她去找永利大戏院的老裁缝。只有他知道真相。’”
陈映心中一动:“老裁缝现在还在吗?”
“应该还在。他现在在苏州开了间小店,很少回上海。不过……”林伯突然压低声音,“前些日子我听说,好像有人在打听他的下落。”
又是一个谜团。
雨越下越大,黎明月依然一动不动地坐在窗前。忽然,一滴泪水顺着她的脸颊滑落。
在这个被回忆笼罩的雨夜,一个女孩的心事,随着雨点敲打着每个人的心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