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顾平和季婉带着要邮寄的东西去了镇上。邮局里人不少,大多都是寄东西给远方亲戚的。
他俩排着队,顾平小心地护着包裹。终于轮到他们,办理好邮寄手续后,两人走出邮局。
季婉望着小镇的街道,轻声说:“顾平,这一走真舍不得。”
顾平握住她的手:“婉婉,咱们到了滇南好好过日子,等我休假再带你回来。”
夕阳西下,两人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慢慢向家中走去,一路无言,却有着对未来无限的憧憬和离别的惆怅。
两人回到顾家,刚进院门就正巧碰上了刚刚下工的钱榆。
只见钱榆放下手中的工具,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目光落在了两人身上。当她得知二人刚去镇上邮局邮寄完东西回来时,心中不禁暗暗叹了口气。
她深知自己的儿子此次休假时间是最长的一次了,而且还为她带回了如此温柔可人的儿媳妇,这让她满心欢喜。
若是日后小两口能一直留在家里陪伴着她,那该有多好呀!
然而,尽管内心深处有着这样强烈的渴望,但钱榆却明白,这些话只能深埋心底,绝不能轻易吐露出口。
毕竟,儿子在部队里前途光明、发展顺遂,作为母亲的她又怎能因为一己私欲而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呢?
此刻的季婉经过一番自我调节,已然将心情平复下来,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打算今晚再次大展厨艺,好好露一手。
而另一边的钱榆,则微笑着吩咐顾平带上满满一袋子的小麦前往磨坊磨面。
虽说她自认做饭的手艺欠佳,但蒸馒头这项技能却是堪称一流。
于是,她决定亲手制作一些美味可口的面食,好让孩子们在路上吃。
顾平本来想张口说自己丈母娘已经给拿了好多馒头,够他们吃的了。可是他刚想张口,就听到季婉说:“顾平,你去磨面的时候顺便到村口把安安叫回来,一会儿就该吃饭了。”
钱榆听到这话笑着骂了一句:“安安这丫头也是,家里一堆活计不干,整天在外面疯跑不知道回来。吃饭还得人叫呢,太没有规矩了。”
季婉听到后一边和面一边笑着说:“家里这么多人,哪用得着她个小姑娘干活啊,趁现在年纪小还能玩玩,像我这个年纪,想疯玩也落不下脸面来啊!”
钱榆一听儿媳妇维护小闺女的话,笑着去洗漱了。
顾平走到厨房门口倚着房门说:“我真去磨面啊!”
季婉扭头看了他一眼后说:“晚上准备给你们吃鸡汤面,家里面也不多了,也该磨点儿了。再说,娘既然想让你做些什么,你去做就是。也不用怕娘这边粮食不够吃,后天走的时候去镇上我跟我哥打声招呼,以后每个月让他给娘这边送些粮食来。看在咱们给他留一辆自行车的动力上,他也会上心的。”
说完这话后,季婉自己还笑了几声。
顾平笑着看着她说:“没有你这么埋汰你亲哥的,就是不给他留自行车,想必他也会帮忙送的。”
听到他这话,季婉斜眼瞪了他一眼后说:“知道你还说!赶紧去磨面!”
顾平无奈地摇了摇头,提着小麦往磨坊去了。季婉则哼着小曲儿继续忙活着晚餐。
顾平来到磨坊,磨坊里弥漫着麦香。他熟练地操作着石磨,心里想着即将到来的新生活还有家人间的温暖。
这时,村里的王大爷走进来,看到顾平便打趣道:“哟,新郎官还亲自磨面呐。”顾平笑笑回应。
与此同时,季婉发现家里没葱了,正想去院子里拔两根。钱榆洗漱完过来,看见就说:“婉婉啊,我去吧,你歇着。”
季婉拗不过只好作罢。
顾平磨完面去找妹妹安安,老远就瞧见安安正拿着根狗尾草跟几个小孩子在那编着什么东西。
顾平喊道:“安安,回家吃饭啦。”
安安听到后蹦跳着跑过来拉住顾平的手,一张口就是,“哥,晚上吃啥好吃的?”
顾平看着肉眼可见胖起来的妹妹,无奈的摇了摇头。这丫头一心就钻吃的里面去了。
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鸡汤面。钱榆看着儿子媳妇和小女儿,眼里满是幸福。
虽有离别愁绪,但更多的是对彼此深深的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