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赵菊花换好衣服,季婉早就已经把高粱饭蒸上了。
赵菊花有些嗔怪的看着自己的闺女,“走这么远你也怪累的,这些活不用你做,赶紧歇着去吧!”
说完就把季婉撵出了厨房。
季婉笑了笑后,从瓮里舀了一瓢水准备洗洗脸。这一路走来又是尘土又是汗的,脸上估计糊了一层泥。
刚洗完脸,季保山也回来了。
看到闺女洗完脸没倒的水,很自然的接过来洗了洗手倒掉了。
季婉这些天感触最深的就是这两口子对闺女的宠溺,那是实实在在看的见的。
中午吃饭是高粱饭加蒸菜,所谓的蒸菜就是把自留地里有的蔬菜蒸好后撕烂糊点,然后滴几滴油,再放点酱油啥的就行了。
主打的就是一个原汁原味!
季婉虽然吃的挺开心的,可是看看季保山那干瘦的身体,想着地里活重还是要吃点肉补补。
“娘,下午我想上趟山挖点野菜。这天气太热了,凉拌野菜也挺好吃的。”
季婉打着上山挖野菜的名头,实则为了看能不能捞个野鸡或者是野兔尝尝。
毕竟食物再好吃,她也馋肉了啊!
赵菊花听到后哪有什么不应的,只不过嘱咐她外围转转得了,可别往里面走。据说山里有狼还有熊瞎子,野生动物多的很呢!
吃完饭等赵菊花收拾完后就准备拆包裹了,季婉也是这些天第一次进赵菊花他们那屋。
屋子里同样一个大炕,炕上堆着几个破旧的被褥,补丁挨着补丁。
季婉望着眼前这个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家,心中不禁涌起一阵酸楚。
她暗暗握紧拳头,在心底立下誓言,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奋斗,让现在的爹娘能够过上幸福安稳、衣食无忧的好日子。
屋子靠墙的一角摆放着一个硕大的木箱,它孤零零地立在那里,显得格外醒目。
这可是当年赵菊花出嫁时带来的陪嫁之物,而且还是家中唯一一只带有铜锁的箱子。
地上放置着两只由季保山亲手打造而成的木柜,虽然做工略显粗糙,但却透露出他对这个家满满的爱意与付出。
此外,还有一个铁质的洗脸架子,上面摆放着简单的洗漱用品。
环顾四周,整个房间里便只有这些为数不多的物件儿,一眼望去便能感受到这个家庭生活的拮据与贫困。
这时,赵菊花满脸笑容地走到季婉身旁,轻轻地将她拉到了炕沿边上,并递过来一把锋利的剪刀,柔声说道:“来,婉婉。这是你的包裹,你来拆开看看吧!”
接着,赵菊花转过身去,对着坐在一旁的季保山轻声嘀咕道:“当家的,我估摸呀,这包裹里面肯定装着重东西,要不然怎么会这么沉甸甸的呢?”
季婉轻手轻脚地沿着包裹袋的边缘慢慢地将其拆开。
要知道,现如今就连包裹袋也算得上是值钱的物件儿了,所以必须得倍加小心地拆解开来,这样才能方便日后再次使用。
当包裹终于被完全拆开之后,最先映入眼帘的居然是一件军大衣!
季婉满心欢喜地将军大衣从包裹里取了出来,并轻轻地抖动着展开它。
一眼便能看出,这显然是一件男士款式的军大衣。
就在她将军大衣打开的时候,突然有一张纸条从里面滑落了下来。
季婉赶忙弯腰捡起那张纸条,定睛一看,只见上面的字迹龙飞凤舞,豪迈奔放,写道:“我即将调任到滇南地区工作,那里位于我国南部,气温相对较高。这件军大衣也就用不上了,如果叔不介意它有些陈旧和破损,那就留在家里吧。”
看到这里,季婉不禁面露喜色,兴高采烈地将军大衣递到了季保山的面前。
而季保山呢,则是欣喜若狂,激动得双手都不知该往哪儿安放才好了。
“瞧瞧你这副没出息的样子!”
赵菊花虽然也很高兴,但是看着季保山那样就忍不住酸他。
季保山一边不好意思地挠着头,一边咧着嘴嘿嘿直笑。
随后,他又小心翼翼地将军大衣仔细地折叠起来,嘴里还念叨着:“这可真是个好宝贝,瞧这布料多厚实呢!”
季婉看着父亲欢喜的样子,心里也满是温暖。
再往下探去,拿出两罐麦乳精。
赵菊花一看麦乳精那真是两眼放光,据说这东西补的很,也不好买。
她一直想给婉婉买一罐补补,这不是钱票一直没到位嘛,今儿个可好,一下子得了两罐!
季婉继续往外掏,两盒大前门的烟、两双军用胶鞋、三盒肉罐头、一个军用水壶、还有一个厚毛毯、还有点水果糖啥的杂七杂八的东西。
季婉将所有东西都拿了出来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季保山拿起大前门香烟,抽出一根放在鼻子下嗅了嗅,感叹道:“这可是好烟呐,得好好留着。”
赵菊花则抱着麦乳精罐子,像是抱着稀世珍宝,对季婉说:“婉婉啊,这麦乳精咱得省着吃,这么金贵的东西,够你补很久了。”
季婉笑着点头,眼睛看向角落里的军大衣,心中充满感激。
突然,季婉像是想起了什么,说道:“爹,娘,顾平往家里寄这么多东西,不知道我婶那边知不知道。别知道了有啥想法。”
季保山一拍脑袋,“对对对,婉婉说得没错。别让亲家多心了。”
这时,季婉眼睛一亮,说道:“爹,娘。不然我下午上山多挖点野菜,咱再把吃的分一分,我明天放在野菜下面给我婶送过去。”
季保山和赵菊花相视一笑,纷纷点头,觉得这是个很不错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