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店老板精明能干,他把丝绸店打理得井井有条,
就盼着每天生意红火,赚得盆满钵满。
平常这店里进进出出的客人不少,绫罗绸缎的生意也算做得顺风顺水。
本以为第二天臭味应该散完没事了,生意指定能好起来
谁知道,还没走到店门口呢,一股浓烈的臭味就直往鼻子里钻。
老板心里“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他赶忙跑到店门口,打开店门一看,好家伙,差点没把他气晕过去。
只见几个渔民正大大咧咧地在他店门口摆摊卖咸鱼呢。
那咸鱼散发出来的味道,简直了,就跟生化武器似的,杀伤力巨大。
老板瞬间火冒三丈,一只手赶忙捂住鼻子,另一只手抄起店里的扫把就冲了过去。
“走走走,你们在这里摆摊,我怎么做生意!”
老板扯着嗓子喊道,脸上的五官都因为愤怒挤在了一起,
眼睛瞪得像铜铃,死死地盯着这几个渔民。
这几个渔民也不是好惹的主儿,一点都不把老板的驱赶当回事。
他们“噌”地一下站起来,梗着脖子跟老板对峙起来。
其中一个渔民,身材魁梧,满脸胡茬,大声说道:
“马路你家的啊?我们在这摆摊碍着你什么事了。你管的挺宽啊!”
说话的时候,还把胸脯拍得“砰砰”响,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
老板气得脸都红了,脖子上的青筋都暴了起来,他一边用扫把在空中乱挥,一边说道:
“可是你们东西这么臭,你让其他人怎么受得了。”
那渔民一听,不但不收敛,还得意洋洋地从摊位上拿起一条咸鱼,在众人面前晃了晃,说:
“臭说明我们东西正宗,没准人家就喜欢这个味道呢。”
说着,还故意把咸鱼往老板面前凑了凑。
老板被熏得连连后退,差点摔倒。
他实在没办法了,眼睛一转,看到衙役正好经过,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威胁道:
“你们再这样,我可就报官了。”
老板扯着嗓子把捕头喊了过来,脸上堆满了讨好的笑容,一边说着
“邢捕头,这里有刁民闹事,快把他们抓起来”,
一边偷偷塞了一锭银子给对方。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捕头一拿到银子,立马就变了脸色。
“大胆刁民,竟敢聚众闹事,手持利器,全部抓回去。”
捕头把腰上的刀一拔,装出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带着衙役就上前要抓人。
可就在这时候,邓大勇率领一帮城管出现了。
邓大勇这人,身材高大,穿着一身城管的制服,走路都带风。
他大踏步地推开手下,走到最前面,大声说道:
“谁这么威风啊,说抓人就抓人,他们犯了什么错啊。”
邢捕头一看是邓大勇,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说:
“原来是邓队长,这帮刁民聚众闹事,我正要把他们拿下。”
邓大勇一听,哈哈大笑起来,他伸手拿起一条冻硬的咸鱼,捅了捅手下,说:
“邢捕头,你小题大做了吧,聚众闹事?
我看他们几个人,身上铁器都没一把,咱聚众闹事,拿咸鱼捅人吗?”
他手下也是个机灵鬼,立马配合着邓大勇,顺势假装摔倒在地,捂着伤口,扯着嗓子喊道:
“我被咸鱼捅死了,快救救我。”
这一幕把围观的群众逗得哈哈大笑,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有的都直不起腰来了。
邓大勇守住笑容,一脸严肃地继续说道:
“不要动不动就给百姓上纲上线,他们就是想在人多的地方卖点土特产,
赚点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容易吗?”
这话一出口,围观群众立马起哄道:“就是,就是,
我们太不容易了,起早贪黑,挣不了几个钱,回家还被媳妇嫌弃。”
人群中一个围观汉子,想到自己的艰辛,竟然同情地哭了起来,哭得稀里哗啦的。
“我们穿着官服,就要为老百姓着想,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邓大勇把从太子那里学来的话术活学活用到。
这话一喊,群众纷纷叫好:“说的好,城管好样的。”
衙役们站在一旁,心里早就把邓大勇骂了千百遍,他们心里想着:
他妈的你们太不要脸了,坏事你们干了,骂名现在我们背。
在群众的千夫所指中,衙役们只能灰头土脸地离开了。
渔民们一看没事了,又开始兴高采烈地摆摊叫卖起来。
丝绸店老板这下彻底崩溃了,他走到渔民们面前,带着哭腔说道:
“你们为什么一定要在我这卖呢,去其他地方不行吗?”
一个渔民笑嘻嘻地说:“谁让你这里人流量最多,我们当然在这里。”
老板咬咬牙,说道:“你们所有咸鱼多少钱,我全买了。”
渔民们一听,乐开了花,连忙说道:“那可是太感谢了,打包价5两。”
老板付了钱,看着满满一车咸鱼,心里别提多郁闷了。
“老板,这一车咸鱼咋处理。”
伙计看着看着满满一车发愁道 ,
老板没好气地说:“当然是给我拉远一点倒掉,记得一定倒要远一点。”
本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了,
谁知道上午刚处理完咸鱼,下午又有人来卖臭豆腐了。
这时候,再笨的人也反应过来是有人在搞事了。
不仅是丝绸店老板,其他商家也都反应过来了。
事实摆在眼前,再明显不过了。
城管还对商家收取清洁费,给了钱的商铺安然无事,甚至城管还出面帮忙处理麻烦。
不给钱的,就有乞丐上门堵门乞讨,或有无赖上门讹诈商家,再或者门口倒粪这种下三滥招数都使出来了。
招数虽然烂,却很管用,恰恰打在商家们的七寸上。
而且你还抓不到城管的把柄,他们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
商家们一算账,停业一天,就得损失几十上百两银子,这可都是真金白银啊。
没办法,为了生意能继续做下去,大家还是老老实实花钱买平安吧。
说来也怪,自从把那个交了清洁费的牌子挂在门上后,再也没有人上门闹事。
就算有闹事的,城管也会第一时间来解决。
城管对那些混混的手段一清二楚,很轻易的就解决了问题。
这下,商家们立马觉得这个清洁费花得太值了。
慢慢地,商家们开始感激城管,城管的名声也逐渐好转起来,商户交钱也变得积极了。
集市上又恢复了往日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