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大玄皇城,一片庄严肃穆。
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偶尔有早起的小贩开始摆摊,御林军身姿挺拔地站在皇宫的各个入口,守护着这巍峨的宫殿。
最近一段时间,大玄的天空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南疆战事吃紧的消息,让整个皇城都弥漫着压抑的气息。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只见一名信使,身着满是尘土的衣衫,骑着一匹大汗淋漓的骏马,一路高呼:
“南疆大捷,南疆大捷!”
向着皇宫疾驰而来,他的声音在街道上回荡,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街道两旁的百姓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情。
一位老者激动地抓住身旁年轻人的手,声音颤抖地说:“孩子,你听见了吗?南疆大捷!咱们大玄有救了!”
年轻人也满脸兴奋,挥舞着拳头喊道:“太好了!这些日子可把人憋坏了,这下终于能松口气了!”
随着信使的前行,欢呼的声音越来越大。原本冷清的街道瞬间热闹起来,人们纷纷从家中走出,涌上街头,想要第一时间确认这令人振奋的消息。
孩子们在人群中嬉笑奔跑,大人们则聚在一起,兴奋地讨论着。
信使一路纵马直奔金銮殿,按照大玄祖训,边疆大捷,信使可纵马皇宫,传递喜讯。
这对于信使小哥来说,无疑是人生的高光时刻。他的心中充满了自豪与激动,
想到自己即将把这来之不易的好消息传达给皇帝陛下,更是挺直了腰杆,加快了速度。
进入皇宫后,御林军们原本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他们相互对视,眼中满是欣慰与喜悦。
一名御林军士兵对身旁的同伴说:“咱们守了这么久,终于等到这一天了!南疆战事一直让人揪心,这下可算是放心了。”
同伴重重地点点头,回应道:“是啊,这都是将士们用命拼来的,”
宫内的侍女和太监们也都欢欣鼓舞。他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窃窃私语。
一位小太监兴奋的说:“这下好了,陛下肯定会很高兴,说不定还会有赏赐呢!”
旁边的老太监笑着敲了敲他的脑袋:“就知道你惦记着赏赐,不过这确实是大好事,大玄的天空终于晴朗了。”
金銮殿内,皇帝正与大臣们商议着国事,脸上满是忧虑。突然,殿外传来了信使的高呼:
“南疆大捷!”皇帝猛地站起身来,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随后快步走向殿门。
大臣们也纷纷跟在后面,脸上的阴霾瞬间一扫而空。
信使跳下马,单膝跪地,双手呈上捷报:“陛下,南疆大捷!我军将士奋勇杀敌,成功击退敌军,夺回南疆领土!”
皇帝接过捷报,仔细阅读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好,好啊!将士们辛苦了!”
一位大臣上前说道:“陛下,这是我大玄之福啊!将士们不负众望,解了南疆之危。”
皇帝点点头,目光坚定地说:“传令嘉奖南疆将士,重重赏赐!大玄定当更加昌盛,护我百姓安宁!”
大玄皇宫的议政殿内,气氛热烈而庄重。巨大的烛台上,蜡烛燃烧着,橘黄色的光芒将殿内众人的身影拉长。
皇帝玄疾驰高坐在龙椅之上,神色凝重却又带着几分欣慰。
在他下方,一众大臣们正围绕着同一个话题激烈地讨论着——该如何赏赐立下赫赫战功的猛虎军和林焱。
礼部尚书王大人率先站了出来,他身着绣着仙鹤的朝服,仪态端庄,声音洪亮:
“陛下,此次猛虎军和林将军力挽狂澜,拯救大玄于危亡之际,其功绩可比肩开国元勋。
依臣之见,当以重赏,赐下黄金千两,绸缎万匹,良田千顷,以彰显陛下对功臣的恩宠。”
礼部尚书王大人是二皇子玄尚义的支持者,目前二皇子一系的人 都默认林焱是自己人,
从二皇子和社科六部的紧密合作程度看,找不出任何理由,
此言一出,户部尚书郁清松却微微皱起了眉头,向前一步,拱手说道:
“陛下,礼部尚书王大人所言虽好,但如今大玄历经战火,国库空虚,如此巨额赏赐,恐会对国家财政造成不小的压力。
臣以为,赏赐当以实用为主,可赐予猛虎军精良兵器,以供日后戍边之需,
至于林将军,可加官进爵,提升品级,让其在朝堂有更高的地位,以激励更多将士效命。”
郁清松,是当今皇后郁兰幽的亲爹,也就是二皇子玄尚义的外公,
兵部尚书李正道,也忍不住开口,他身材魁梧,声如洪钟:
“陛下,臣认为郁大人所言有理,不过,猛虎军出生入死,浴血奋战,黄金绸缎虽能体现皇恩,但兵器确实是他们急需之物。
林将军更是此次战事的关键人物,加官进爵必不可少。臣建议,除了提升品级,
还可赐予林将军掌管一方军事大权,如此方能彰显陛下对他的信任与倚重。”
二皇子一系的人逐个为林焱请赏,级别逐渐抬升,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一时间,议政殿内争论不休。玄疾驰静静地听着,目光在大臣们身上一一扫过,心中暗自思量。
他深知猛虎军和林焱的功劳巨大,赏赐是必须的,既要让功臣满意,又要考虑到国家的长远发展和朝堂的平衡。
一直沉默不语的工部侍郎庞玉海,缓缓开口:“陛下,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
但臣以为,林将军之功,不仅在于击退外敌,更在于拯救了大玄的国运,其功绩非一般赏赐所能匹配。
依臣愚见,可封林将军为侯,赐予封地,让其世世代代享受荣华富贵,
如此既能彰显陛下的恩威并施,又能激励后世子孙为大玄效力。”
庞玉海是贤妃庞玉娇的二哥,北疆兵马大将军庞玉锋的二弟,大皇子玄尚仁的二舅,最早把林焱看做同党的人之一。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众人纷纷陷入了沉思。玄疾驰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爱卿所言,甚合朕意。林焱此次拯救大玄于水火,封他为侯,实至名归。”
然而此言却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反对。一位御史站了出来,神色忧虑:
“陛下,封侯乃大事,需慎重考虑。林将军虽有大功,但他年轻位卑,骤然封侯,恐会引起朝堂其他大臣的不满,不利于朝堂稳定。”
玄疾驰的脸色微微一沉,目光如炬地看向那位御史:
“朕意已决,林焱之功,足以封侯。朝堂稳定固然重要,但若是寒了功臣之心,日后谁还会为大玄效命?”
“臣林天义凑请陛下为林焱封侯,林将军组建大玄社科六部,组建猛虎军,”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纵马定乾坤,如此文武双全,定国安邦的栋梁之才,理应重赏重用”
新任吏部尚书林天义,原是刑部侍郎,云州审案成功的维护了皇家颜面,洗脱了三皇子玄尚理污名,
原吏部尚书包户,辞官隐退后,林天义被皇帝提升为新吏部尚书,此人善于钻营,原本是三皇子一系,听命刑部尚书,
如今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帝玄疾驰的忠实拥护者,皇帝也真正的掌握了一部的大权,
皇帝玄疾驰听后,龙心大悦,只见众人不再争议,于是金口玉言:
“既然林焱文武双全,又能定国安邦,就赐封林焱 定安候,挂兵部尚书衔,封地就为青山县辖区,”
“陛下圣明,定安候老家在青山县凤鸣镇,正好全了定安候思乡之情”林天义适当的迎合圣意。
众人见皇帝心意已决,便不再多言。最终,玄疾驰乾坤独断,御赐林焱为定安侯,赐予封地,掌管一方军事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