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薛文涛终于踏入家门时,沈蕸音立刻起身迎上前去,关切地问道:“师父,您可算回来了!今日又是忙碌的一天吧?”
薛文涛微微点头,叹了口气道:“是啊,此次风寒来势汹汹,传播速度极快,许多百姓都不幸染病,为师也是忙得焦头烂额啊。”
沈蕸音轻轻皱起眉头,一脸忧虑地说道:“师父,我觉得仅靠吃药恐怕难以快速遏制病情蔓延。还须要像去年在北地一般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才行。”
薛文涛一边听着,一边不住地点头。
他深知徒弟所言甚是有理,去年他们师徒二人曾在北地遭遇过类似的疫情。
当时,正是依靠这些方法,有效地控制住了疫病的扩散,其成效可谓显着。
然而,如今面对如此众多的病患,仅凭他一人之力实在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确保每个人都能按照要求去执行这些防疫措施。
想到这里,薛文涛不禁摇了摇头,苦笑着说道:“蕸音啊,为师明白你的好意,可是要想真正落实这些办法,光靠咱们俩远远不够啊。还需与那些负责疫情防控的官员们通力协作,共同推动才行。”
沈蕸音听到这话后,连忙开口向师父询问道:“师父,您可清楚如今究竟是由谁来负责这件事情呢?”
薛文涛微微皱眉思索片刻之后回答道:“据我所知,好像是承恩侯正在负责处理此事。”
“承恩侯?”沈蕸音低声呢喃着这个名字,脑海之中瞬间浮现出一个人的身影,那不正是江佑郗的父亲么!
想到此处,她不禁犹豫起来,如果自己就这样贸然地直接去找承恩侯,表示想要前去帮忙,恐怕会显得有些不太妥当吧。
“难道到现在都还没有人前来找过师父您吗?”沈蕸音紧接着又追问道。
师父轻轻摇了摇头,缓声说道:“尚未有人来过,而且宫里已经派遣了众多太医前去协助承恩侯一同应对此次疫情,蕸音啊,你就不必为此事太过忧心。”
尽管得到了师父这样的答复,但沈蕸音那颗悬着的心却始终无法完全放下。
她暗自思忖着,无论如何自己总得做些什么才行。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她突然想到,既然是要应对疫情,那么与治疗疾病相关的各类药材必定会处于极紧缺的状态。
她忽然记起常威的空间里面似乎还留存有一些药材,或许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一定的作用。
只不过,她并不打算以晋平侯的名义将这些药材捐献出去,相较而言,通过师父之手将这批药材取出来并捐赠给需要它们的人,应该会更为合适一些。
她让常威将所有与疫情相关的珍贵药材统统拿出来,另取出部分钱财交给师父,并再三叮嘱一定要用这笔钱去聘请足够多的人手来赶制口罩。
看着师父忙碌的身影逐渐远去,她的心依旧悬着,但好歹松了一口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令人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疫情如汹涌的洪水一般迅速蔓延开来,而且势头越来越猛。
幸运的是,京城作为天子所在之地,朝廷采取措施十分果断有力,对疫情的控制工作推进得相当快。
而她之前送去的那些药,犹如雪中送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经过众人不懈的努力以及药物的辅助治疗,终于,在经历了一波惊心动魄的高峰期之后,这场可怕的疫情总算被牢牢地遏制住了。
与此同时,天空中的雪花也渐渐停歇。
短短十几天的时光,京城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
因这次雪灾和疫情丧生的人数已接近千人之多!
一时间,整个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悲痛之中,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高高挂起的白色丧幡。
即便是到了本该热闹喜庆、张灯结彩迎接新年的时候,也丝毫感受不到往昔那种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遭受灾害的地域不仅仅局限于京城一地,北地处处皆是一片凄惨景象。
整个冬季,那漫天飞雪纷纷扬扬、连绵不绝地下着,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掩埋在厚厚的积雪之下。
严寒刺骨的天气导致无数生命消逝,被活活冻死之人难以计数;更有许多人不幸染上风寒之症,最终也未能逃脱死亡的魔掌。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京城里竟然开始流传起一则流言蜚语。
有人说,正是因为新皇不仁,上苍方才降下如此严厉的惩罚。
起初,这只不过是一小部分人的私下议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则流言愈传愈烈,如燎原之火般迅速蔓延开来。
而后不久,天空中赫然出现一颗耀眼夺目的彗星划过天际。
这一奇异天象的出现,更是将先前关于新皇不仁的流言推向了高潮。
街头巷尾、茶肆酒楼,人们无不在谈论此事。
就连一向深居简出的沈蕸音,偶然间从晋平侯府下人的闲聊之中,也听闻了这则流言。
沈蕸音深知此事非同小可,若不及时加以制止,一旦传入新皇耳中,后果不堪设想。
尤其是对于他们所在的晋平侯府而言,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她当机立断,赶忙吩咐自己的婶婶立刻整顿府中上下,严令禁止任何人再提及此等流言蜚语。
毕竟在如今这般敏感时期,哪怕只是府中有一人胆敢妄议朝政,都会被新皇视为对他的大不敬,进而有可能沦为杀鸡儆猴的对象。
面对这汹涌而来的流言攻势,新皇自然不会坐视不管。
他很快颁布了一道罪己诏书,向天下百姓坦诚自己的过错,并表示将会深刻反省,以求得上天的宽恕与原谅。
不仅如此,为了安抚民心,新皇还慷慨地宣布免除来年的一部分赋税,以此减轻百姓们的负担,显示出他心系苍生、仁政爱民的一面。
在那看似风平浪静的表面之下,实则暗潮涌动。
新皇于私下里正紧锣密鼓地彻查那些流言蜚语的源头所在,朝中气氛紧张,人人自危。
而那几位平日里治家不严、纵容家人散布谣言的大臣,则首当其冲,纷纷获罪入狱。
如此雷厉风行之举,使得那原本甚嚣尘上的流言如潮水般迅速退去,被有效地遏制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