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玄真人将二人引到会仙馆内的茶桌前坐下。室内茶香氤氲,古朴的陈设更添几分宁静氛围。他微微抬手,往袖中一探,随即拿出了几道符来,神情严肃而郑重。
“这张红色的符,你需随身携带,妥善保管,直至生产当日,于天地开阔之处焚烧即可,可保生产顺遂。这道黄色的符,等腹中孩儿诞生之时,便让她贴身带着,直到她及笄当日清晨,回到观中焚掉,切不可疏忽。可护她平安长大,顺遂无虞。” 松玄真人一边说着,一边将符依次摆放在桌上,目光专注地看着戴星予和师凌裕。
说完,他顿了一顿,微微皱眉思索片刻,而后继续说道:“倘若条件允许,每三年的正月,带上孩子一同前来观中,再求一道平安符。如此,方能岁岁安稳,福运绵延。今日这张无需更换,直至及笄。”
语罢,他又从袖中取出一块温润莹泽的平安扣,郑重交到师凌裕手中,温和说道:“让她佩戴在身。她的姻缘早已注定,日后便由她自己挑选如意夫婿吧。”
话落,他再度从袖间掏出一张折叠得整整齐齐的符篆,递给戴星予,神情严肃道:“文曲星命中有一劫难,这道符篆需让他时刻随身佩戴,可保他免受此灾,千万牢记。”
戴星予神情紧张,双手微微颤抖着接过,急忙问道:“真人,何时才能知晓灾祸已过?”
松玄真人轻轻挥动拂尘,目光深邃而悠远,似已看穿了时光的迷雾,缓缓道:“待这世道重回正轨,众生皆得平安之时,便是劫数消散之日。”
紧接着,他又取出两道泛着幽绿微光的符篆,语气稍缓,带着几分轻松:“这两道符篆,是为文典星之子所求得。待到他们及冠之年,于天地广阔、清风拂荡之处焚烧即可。如此可为孩子们的未来铺就顺遂之路,运势亨通。”
戴星予和师凌裕相互对视,眼中皆闪过一抹惊讶与凝重。师凌裕双手抱拳,恭敬弯腰,言辞恳切道:“真人如此费心,我们定当铭记于心,不敢有丝毫懈怠。还望真人能为我们再详细讲讲其中的缘由。”
“天机不可泄露,不过贫道卜过卦,二位家人皆平安,无需担忧。” 松玄真人淡然说道,随后拿起茶壶,为茶杯中添满了茶水,轻抿一口后,便缓缓转身,步伐从容地离去。就在二人愣神之际,远处隐隐传来松玄真人的声音:“二位,来世再会。回去吧!”
会仙馆内,戴星予和师凌裕皆是一愣,心中泛起无数涟漪。来世?这简单的两个字,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与未知,在他们心中久久回荡。
两人恭敬地饮过松玄真人亲手为他们斟的茶,那茶香在唇齿间萦绕,仿佛也带着一丝神秘的力量。而后,他们并肩齐步朝着大殿走去,脚步沉稳而庄重。
一进大殿,戴母便眼尖地看到了女儿和女婿,脸上满是关切之色,连忙快步走上前来,急切地问道:“怎么样?真人找你们过去,可是给了什么重要的指引?”
戴星予微微颔首,脸上带着一丝凝重,把松玄真人为三哥孩子求得的那两道符小心翼翼地递到戴母手中,而后将松玄真人的嘱咐,一字一句、详细周全地告知了戴母。她的声音轻柔而坚定,眼神中透着认真与谨慎。
而对于那道关乎三哥的符以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劫难,她选择了隐瞒,在她心中,实在不忍让母亲徒增烦恼,只希望母亲能少些忧虑,多些安心。
戴母双手颤抖着接过平安符,眼中满是感激与敬畏。她轻轻抚摸着那两道符,仿佛能感受到上面所蕴含的神秘力量。随后,她缓缓转身,迈着庄重的步伐回到大殿中央,在功德箱中添上了香油钱,而后双膝跪地,微微躬身稽首,闭目凝神,神情无比虔诚地叩谢着。她的身姿微微颤抖,口中念念有词,似是在向神灵诉说着心中的祈愿,祈求着家人的平安与顺遂。
戴家众人、师凌裕夫妇二人也跟随着戴母齐齐跪下虔诚叩首,心中也满是对家人平安的期盼。大殿中,香烟袅袅,烛光摇曳,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仿佛在见证着这一家人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和坚定守护……
叩谢完毕,众人踏上了马车往戴家村出发。马车缓缓前行,车辙在黄土路上留下深深痕迹。戴星予倚着车窗,望着熟悉又渐远的道观,心中思绪万千。师凌裕轻握她的手,传递着安心。车外微风拂过,田野间麦浪轻摇,似在迎接着归人,而戴家村的一切,也在不远处慢慢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