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越来越热,红薯藤长势良好。
每隔几天,陆瑶便让大傻和翠儿修剪藤叶,除了分给村民食用,雷打不动的送一筐嫩叶去县衙。
这天,大傻正在修剪藤蔓,突然发现藤蔓下有虫子蠕动。
“陆姑娘,长虫了,怎么办?”
之前陆瑶与他说过,一旦发现虫子,要立刻说出来,早发现早解决。
陆瑶闻言一惊,忙上前查看,那虫子长的肉乎乎的,身体呈绿色,有着肥硕的身体和灵活的触角,可惜她却不认识。
“大傻,你知道这是什么虫子吗?”
作为种地的好手,大傻自然认识。
“猪儿虫~”
想都没想,大傻便脱口而出。
“猪儿虫?”
陆瑶没听过这种虫名,也许是这个地方的专属叫法,只是学名是什么,却依然不知道。
“大傻,你知道这种虫有什么危害吗?会不会使粮食减产?”
这红薯可关系到她的积分,千万不能有任何闪失,陆瑶对此十分的在意。
“大豆地里最多,我们一般都是抓了喂鸡。”
“大豆地最多?行,我知道了,你剪枝的时候注意些,先将发现的虫子抓了,找个地方装起来,我想想办法。”
她得去空间翻书,看看能不能在书上找到虫子的信息和治理办法。
“好。”
大傻答应一声,便不再理会她,而是专心剪起红薯藤,眼睛也紧紧盯着藤蔓,以防错过虫子。
陆瑶回到家,吩咐翠儿去帮大傻剪藤蔓,不要打扰自己,便进了房间,一头扎进空间翻找起书来。
不知过了多久,那些书已经被她翻的乱七八糟,才终于有了些头绪。
【豆虫,俗称豆天蛾,一种农业害虫,是昆虫纲鳞翅目天蛾科,豆天蛾属节肢动物,成虫体长4~4.5厘米,身体及翅呈黄褐色,头部及胸部呈暗紫色,前翅狭长,尾端有尾角,两侧有7对白色线。
豆天蛾属于暴食性害虫,危害性极大,7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幼虫发生盛期,全年以8月上旬危害最重,也是用药除治的关键时期,一旦发现,务必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进行扑杀,可采用人工捕杀、药剂防治、生物防治等方式进行。】
“豆虫?原来这里所谓的猪儿虫就是豆虫。”
她记得以前看电视的时候,好像有人吃这个东西,还说它是美味,于是她便继续往下翻找。
【豆虫,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材,是身体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营养素。
它们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可以帮助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
不仅如此,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可惜她翻找了半天防治方法,那些所谓的农药,她目前都没有,但是书上提到了物理防治方法,还能用一用。
【1、人工防治:当幼虫达4龄以上时,可采用人工捕捉,剪刀剪等人工防治措施。
2、黑光灯诱杀成虫:利用豆天蛾成虫的趋光性,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减少田间落卵量,从而减少豆天蛾的发生量。】
黑光灯她是没有,只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人工捕捉这一条了,当然,这个任务自然而然要落在了大傻头上。
当她再次进入红薯地,便看见大傻身旁放着一只瓦罐,里面装了几条青色的虫。
看到她出现,大傻抬头问,“陆姑娘,找到治它的办法没有。”
陆瑶摇了摇头,“目前没有好办法,只能徒手抓。”
大傻没有说话,却从这一天开始,除了吃饭、睡觉、解决生理问题,他仿佛长在了红薯地。
所幸瓦罐里的虫子并没有增加多少,让陆瑶稍稍放松了些,至少这豆虫还没达到泛滥的程度。
进入八月,那天空好像漏了个洞。
雷声轰隆,大雨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不断地往下落。
空气闷热,使的人心烦气躁。
连着下了半个月雨,土地湿滑,根本下不去脚。
大傻在家里不出来,红薯地只能陆瑶自己看着,为了红薯不被积水影响,造成根部缺氧烂根,影响产量,陆瑶每日里都要去地里一趟,进行排水。
虽然当初她让大傻把地垄弄的很高,但防范于未然,还是有必要的,这红薯可关系到她的积分呢。
怪不得书上说:【红薯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疏松、肥沃、平坦、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更适合种植红薯。】
这泥土地容易积水,一天不排都不行。
等到天朗气清,已经是八月中旬。
土地稍微有些干,大傻便迫不及待下了地。
由于雨水太多,红薯藤生长迅速,到处爬满了枝蔓,不仅如此,虫子也多了起来。
为了尽快将地里的虫子抓掉,防止泛滥成灾,陆瑶花钱雇了几个村里人帮忙抓虫。
这一场雨,犹如捅了虫窝,也不知道那些虫子是从哪里来的,五六个人,将一亩半地翻了个底朝天,两只瓦罐差点都装不下。
“陆姑娘,地里这么多虫,会不会影响产量?”
看着那么多虫,大傻眉头紧皱,他对这些红薯的上心程度,比陆瑶更甚。
“抓了应该就没事了吧?”
陆瑶也不敢十分确定,她不是专业种地的,没有多少经验,虽然其中一个世界种过红薯,可那次不知是她运气好,还是那块地好,根本没长这豆虫,哪知这次竟长这么多虫。
“知道了。”
大傻又开始长在了地里,看着他汗如雨下,陆瑶十分担心,如此炎热的天气,万一他被晒中暑,晕倒在地里可如何是好,。
可他固执的很,无论怎么劝他,就是不肯离开那一亩多地。
没办法,陆瑶只好吩咐小翠,不时给他送些水、凉茶、瓜果之类的,偶尔也会煮些薄荷水送去,尽量降低他中暑的机率。
努力就有回报,红薯长势良好,并没有受到多少虫害。
陆瑶偶尔也会从那半亩地的边角扒一颗查看情况。
她扒的那两颗,每一颗红薯藤下都有七八颗果实,大的已有拳头粗细,小的亦有鸭蛋粗,清脆鲜甜,汁水实足。
陆瑶用扒出来的红薯做了顿红薯宴,清炒红薯丝、拨丝红薯、煮粥、烤红薯、红薯饼、红薯烧肉等,足足十八道菜。
一桌菜,她只吃了少许,大半被大傻小翠吃了。
从这天起,大傻对那块红薯地更加上心,连小翠也多了几分用心,抓虫更加精心了。
她还将每道菜都用小碗盛了一份,用食盒装着送去了县衙,并留下纸条:全部由红薯做成,请县令大人品鉴。
等亲眼看着衙役将食盒取走,她才离开县城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