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张阳,陆瑶朝他招了招手,“阳哥儿,你来了,过来,婶子有些事要找你帮忙。”
“婶子有事只管吩咐。”
张阳上前两步,坐到了陆瑶的床边,虽然还搞不清现在的状况,但他却是个会看眼色的,眼前之人的情况显然是不太好。
“婶子…婶子身体有恙,怕是…怕是命不久矣,你…你和珊珊的婚事…得提前,还有…大海,主簿…想把庶女嫁给他,我怕… 有诈,你…你帮婶子调查调查。”
“婶子说的是柳主簿家的姑娘柳燕?”
“你…你知道…那姑娘的情况?说…说说。”
“柳主簿没中秀才前,在乡下便已娶妻,两人琴瑟和鸣,生下一个女儿,便是现在的柳燕。
只是他那媳妇自从生了孩子后,身体就不好,在柳主簿高中秀才后便撒手人寰。
当时濮阳知府家有一位小姐外出上香,却突遭意外,恰巧被柳主簿所救。
那位小姐对柳主簿一见倾心,非君不嫁。
当她得知柳主簿丧妻之后,自然是欣喜万分。
可柳主簿对亡妻感情至深,根本不愿续娶,只想好好抚养女儿长大。
可这却惹恼了那位小姐,她找了知府施压,以权压人,迫使柳主簿娶了她,并贬妻为妾,这柳燕自然成了庶女。
虽然有柳主簿的疼爱,但这柳燕在后宅中的日子,怕是不好过。
这柳主簿想让大海兄弟娶柳燕,怕是想借张家的势庇护柳燕,给她寻条处生路。”
“那这姑娘为人如何?如果是个怯懦的,撑不起家,我也不放心呀~”
“这柳燕性格要强,经常与柳夫人硬刚,可能小时候吃过亏,近几年倒是不曾有流言传出。”
“那阳哥儿你帮婶子个忙,替婶子去见见那柳主簿,问问他看中你大海兄弟的具体意图,如果没什么问题,就说我病着,想见见那姑娘,问他们愿不愿意?”
“婶子放心,我会办好的,只是您这身体…”
“放心,婶子一定会撑到你们成亲的,再怎么说,也得喝碗媳妇茶,只是成亲的日子得选个近些的,越快越好,流程可能也有些赶,到时姗姗的爹娘可能赶不及,你别挑理。”
“婶子别操这些心,好好休息,去接姗姗爹娘的人已经出发,会赶上的。”
“嗯,婶子就将这些交给你了。”
从今天开始,她要做个甩手掌柜,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虽然雪下的很大,却依然阻挡不住八卦之火。
不到一天时间,整个张氏族里的人都知道,已故禾老爷家刚寻回来的儿媳妇寒气入侵心脉,命不久矣。
从第二日开始,上门探望的人便络绎不绝。
她们都是带着礼物的,虽然东西不多,但架不住张家是大族,那些礼物竟是堆了满满一间屋。
钱氏过了好几天才来看望她,却是在头天晚上就命人送来了满满的十口大箱子,钥匙也是直接给的她,陆瑶估猜,之所以晚上送来,就是怕被旁人发现。
“嫂子来了,怒我失礼,不能起身相迎。”
到底是主家的老夫人,陆瑶对她比其他人客气些。
“别这么多礼,我今天来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京里传来消息,皇后娘娘有喜了,龙颜大悦,赏了不少东西,送来的那些东西里就有皇上的赏赐,皇后娘娘特意交待,是给献药丸之人的,箱子从没打开过,没人知道里面是什么。
至于剩下的,是娘娘给的,还有这个。”
她从袖袋里掏出一块令牌,“娘娘说,你当初所求她应下了,这块令牌就是凭证,如果大海他们以后遇到什么困难,拿着这块令牌,去找我们也好,去京里找娘娘也好,都可以。”
陆瑶看向那块令牌,金色的牌子,巴掌大小,一面刻着一个令字,另一面是一只孔雀造型。
“谢谢嫂子,这块令牌来的真及时,这样我就是死了,也能闭上眼。”
“弟妹快别说丧气话,好死不如赖活着,怎么也得熬到孙子出世。”
“唉~嫂子不知道,我这会感觉整个人如同置身冰窖,你看看我这屋子,多热、多暖和,可我这身上却一点温度都没有,要不是为了喝碗媳妇茶,我恨不得立时去寻相公。”
陆瑶伸手摸了摸钱氏的手,虽然立马就松开了,却还是将钱氏惊了一跳,“怎么会…这也太冰了。”
“我知道自己时日无多,所以两个孩子的婚事可能要急着办,只是我这样子,显然是没有办法操持了,还要麻烦嫂子帮忙寻个可靠的人过来,帮我主持大局。”
“弟妹放心,我让老二媳妇过来帮你,定然帮你办的漂漂亮亮,你就放心等着喝媳妇茶吧。”
“那我先谢谢嫂子了。”
等送走钱氏,陆瑶让人将送来的那十口大箱子抬到了她屋里,并摒退了下人独自查看。
其中半数是布料,不愧是宫里出来的,每一卷都流光溢彩、精美异常。
另有一箱黄金,剩下的则是珠宝首饰,玉器摆件,还有一箱补品。
陆瑶不厌其烦的将所有东西都分了类,一共分成了三份。
一份给张大海当聘礼,一份给陆姗姗做嫁妆,剩下的一份则被收入了空间。
她不知道张阳是怎么操作的,没过两天,柳主簿带着柳燕上了清竹堂的门。
能被知府家的小姐看上,这柳主簿的长相自然不差,柳燕亦是可爱型美人。
她长了一张苹果脸,笑起来时眉眼弯弯的,嘴角会出现两个非常明显的梨涡,十分可爱。
声音也好听,软绵绵的,像是在撒娇,低声时,犹如清风呢喃,很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有了这次的见面,陆瑶对柳燕这姑娘还是很满意的,自然便提到了婚事。
“柳主簿也看到了,我这身体怕是…所以想在走前喝一碗媳妇茶。”
“我从他处听了一些消息,开了春宫里要选秀,文书已经在来的路上,我愧对燕儿她娘,不想她去那吃人的地方,所以想在文书到达之前,亲眼看着她嫁人。”
“既然如此,那婚事年前就得办,只是…会有些仓促。
而且…我儿娶妻与侄女嫁人可能要在同一天,不过您放心,礼数上还是会走全的,三书六礼一样都不会少,就是时间伧促,可能会有不周的地方。”
“只要大方向上没错,些许小事便不用在意。”
“那就这么说定了。”
双方长辈没有意见,婚事便提上了日程。
陆瑶亲自去主宅拜访了钱氏,请了她的二儿媳李氏帮忙主持大局,在腊月十六这一天,儿子娶新妇,侄女嫁人,同时进行。
陆大壮与陆柳氏还是幸运的,恰巧赶上了喝新女婿茶。
陆瑶喝了新媳妇茶,将家里的管家权交给儿媳妇,又将那块令牌郑重的交给她。
她本想立时就吃药离开,又担心柳燕刚进门,这婆婆就死了,到时让人诟病,生生又熬了十天,在腊月二十八这天选择离开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