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桃源县一年一度的灯会开始了,附近的村子里的人们都纷纷行动了起来。
杨家也不例外,这天收拾妥当,锁上门,带上全家老小,赶着一辆骡车,一辆牛车,出发去了县城。
到了县城后,一家人先去栗家拜年说话,之后两家人一起去了胡家饭庄,打算在饭庄好好吃顿饭。
胡大嫂高兴地好像今天才过年似的,浑身都是力气,在灶房忙个不停,胡百味简直挥汗如雨,几个灶眼都没闲着,非常利索得做好一桌菜,就准备开席了。
“不知道胡掌柜这里有什么好酒,从家里带了一坛枸杞酒。”杨平顺笑盈盈抱着一个坛子。
“哎呦,杨老哥可是带对了!我这啊,真没什么好酒,打算过完年去酒坊打听打听呢。”胡百味招呼众人就坐,看了一圈,“云升呢?”
这正是他表现的时候呢,又跑哪里去了?
胡云升拉着采芳来到了院子里,把新做好的玫瑰花饼递了过去,还神神秘秘得,“只能你吃啊……”
采芳纳闷,“花饼里你加什么了?”
胡云升脸红了下,“反正……只能你自己吃!”
说完,胡云升听到他爹喊他,便催着采芳收好,别让家里人看到了,采芳虽然纳闷,但惦记着一桌子好吃的,便依言将那个小小的油纸包放进了怀里。
“爹,来了!”胡云升走在采芳前面,连忙端起了酒坛,“我来倒酒。”
杨平顺笑了笑,招呼采芳就坐,“辛苦胡掌柜给我们做了这么一桌子菜啊!”
“今天都吃光喝光啊!”栗大头说道。
“来!干一杯吧!”杨二田提议。
三家人几十口子,分了两桌,热热闹闹吃了将近一个时辰,这顿饭才算是吃完,紧接着三家人都盼着天黑,好去猜灯谜,看花灯。
直到申时,三家人都忍不住了,便纷纷穿戴好,往街上走去,原本以为自己出来的够早了,可县城最宽的红雀大街,已经人满为患了。
糖葫芦、米花糖、大碗茶、红薯丸子、爆米花、芝麻烧饼、红糖馒头、麻花等小吃琳琅满目,几个孩子觉得眼睛都要忙不过来了。
几人纷纷把猜灯谜抛诸脑后,捧着钱袋子,就开始各个摊位吃了起来。
“这是玉米吗?还能这么吃?”得禄看着手里的爆米花,无比新奇。
“快尝尝,据说还有甜味呢!”得福连忙吃了起来。
“叫什么?爆米花?”杨二田也捏了几个吃了起来,还点点头,滋味不错,他还是第一次知道玉米还能这么吃呢!
秦先生也很新奇,他也是第一次见到,尝了尝,“不错!滋味不错。”
三家人还没过够爆米花的瘾,就看人群纷纷往前走去,顿时被吸引住了,连忙跟着人群挤了过去,凑近了才知道,猜灯谜已经开始,台子上有个穿着状元服的人,敲了两声锣。
“各位乡党!老少爷们!都静一静啊!容小的多几句啊!”
声音渐渐弱了下去,台上的“状元郎”哈哈一乐,面向四周朝众人拱了拱手,“感谢各位捧场!今日县老爷开恩,准备了一百个灯谜!有谁能猜中十个以上,便有赏银可拿!猜中三十个,便是第一名,我这身状元服就归他了!”
台下纷纷笑了起来,“状元郎”等大家笑够了,挥了挥手,“来!把灯谜抬上来吧!还请老少爷们注意脚下,慢慢走,别推搡,也别拥挤,小的在此祝愿各位多多答题,金榜题名!”
“好!”
紧接着就有官差走过来,将人群分成三块,把一百个灯谜,分别摆在五个不同的地方,时刻注意着安全。
杨家人跟着人群先去了最东边的灯谜,还没开始看,便有人叫嚷,“不认字啊,怎么没人给我们念一念啊?”
“状元郎”喊道,“莫慌,莫慌,这念题官就到,还请老少爷们等一等啊!”
片刻后,有五个穿着大红绸衣裳,带着大红帽,帽子上还有大红花的大红官,各自站到了灯谜区域,便开始给众人念灯谜。
杨家的孩子都认字,已经开始猜了起来。
“昭君出塞?”采芳已经摸不到头脑了,这是个什么谜?
可得福却眼睛一亮,“我知道我知道!”都快要蹦起来了,朝大红官喊道,“昭君出塞,我知道谜底。”
大红官一乐,点了下头,“你说。”
得福说道,“是味药材,王不留行。”
大红官重重点头,示意随从递给得福一盏灯,最后便凭着手里的灯去领赏银,“没错,是王不留行。”
得禄喜滋滋得接过一盏白兔灯,看周围人都看着他,“看我干嘛?还不赶紧猜?”
采芳猜到了一个地名,朝大红官喊道,“大人!谜面黄昏,谜底是洛阳。”
采芳也喜滋滋拿到一个白兔灯。
大海不甘示弱,终于猜了字谜,“点睛能飞,我知道,是个乌字。”把拿到的白兔灯塞进了栗巧莺手里。
栗巧莺乐开了花,不停得催大海继续猜谜,大海凉凉看了眼栗巧莺,心道,回去了要督促这位姑奶奶读书啊!
“弄璋之喜,是个甥字。”
“半部春秋,是秦字。”
“蜜饯黄连,是同甘共苦。”
“……”
不愧是秦先生,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不但杨家人,栗家还有胡家都惊呆了!再这么猜下去,这一百个谜题都打不住啊!
秦先生哈哈一乐,将得来的白兔灯,通通塞给了双胞胎,“数数吧,看看有多少个,去换赏银!”
双胞胎喜滋滋把全家人的白兔灯数了一遍,一共是二十二个,秦先生点点头,“行了,咱们去换赏银吧!”
众人都没意见,总要给其他人留点字谜吧?
一家人换了二十文的赏银后,还没决定好怎么花,“状元郎”又站在了台子上,“老少爷们!咱们对一对对子吧?”
这下子大海眼睛的都亮了!对对子,可是他最拿手的啊!
一家人又纷纷往台子跟前走去,“状元郎”看人群汇集得差不多了,便开口道,“我这上联是,春风催绿柳。”
大海张口就来,“瑞雪兆丰年!”
“状元郎”喝彩,“好!”又笑了笑,说道,“再来!我这上联是,绝对佳联联佳对绝。”
“状元郎”直接看向了大海,大海低头想了想,说道,“孝子贤孙孙贤子孝。”
人群慢慢安静了下来,“状元郎”装模作样摸了下胡子,“我这上联是,山间清风。”
大海笑了,“那我这下联是,江上明月。”
“状元郎”继续,“水中月为天上月!”
大海继续笑,看向栗巧莺,“眼里人是面前人。”
众人开始纷纷叫好,“状元郎”也跟着哈哈几声,看不远处县太爷跟他的公子也过来,立马想到了新对子,“听好了!我这上联是,福如东海长流水。”
大海:“我的下联是,寿比南山不老松。”
“玉燕迎春春常到!”
“金雀报喜喜迎门!”
“飞龙舞凤成夜市。”
“击鼓踏歌皆春声。”
对到最后,“状元郎”朝大海连连拱手,“敢问兄台高姓?今夜难得酣畅,可否小饮一杯?”
“不敢!在下杨大海,家住杨家村,劳尊上请邀,不胜欣喜。”
“状元郎”哈哈一笑,侧身比了个请,大海躬身牵着栗巧莺,看了一眼家人,才跟着“状元郎”走了过去。
“叫大海过去干嘛啊?”杨二田有些担心。
“别慌,老头子估计啊,是有些赏物吧!”秦先生笑眯眯地。
果然,片刻后,大海抱着两个瓷坛子笑眯眯地走了过来,“阿爷,爹娘!先生,这是县太爷赏的两坛葡萄酒!”
“哎呦!是吗?这对对子还能有葡萄酒喝?”杨二田盯着两个坛子眼睛都亮了。
其他人还没说话,就听远处传来嘭一声,吸引了众人的眼光。
原来层层叠叠的盒子灯亮了起来。
几人忙把赏钱和葡萄酒抱好,都往盒子灯那边走去。
刚站稳,烟花又飞上了天,所有人同时抬头,伴随着啾啾几声,各样烟花在刚刚黑了的天空,逐一炸开,而灯会重头戏——盒子灯,也开始登场。
一时间,整条红雀大街,犹如白昼,所有人看的目不转睛。
“娘,快看!那是个水车,居然还会转啊!”得禄指着正在燃烧的盒子灯。
“那个那个!那是后羿射日吧?”
“爹,快看,是凤凰!”采芳根本不搭理胡云升,胡云升看看天上,又看看盒子灯,再看看采芳,叹口气……
这傻媳妇,怎么就不解风情呢?
胡云升又幽幽看了眼大海,这大舅哥,咋这么会对对子呢?
要不……我也琢磨琢磨对对子?
栗巧莺跟胡云升完全不同,大海出尽了风头,她也跟着沾光,过了今天,大概栗家的左邻右舍,都会知道,这栗巧莺的夫婿,是个读书人,对对子一绝!
所以,现在栗巧莺看大海的眼光,充满了崇拜,大海受不了这个眼光,几次三番告诫自己要冷静,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