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国公夫人不是给张村长安置了一个院子,我们离京没多久,国公夫人就派人想对张村长下手,不过被我们的人救下来。从那次之后张村长跟国公夫人闹翻了,说要去国公爷面前将国公夫人的丑事抖露出来。”
沈玉铮听了这话嗤笑了一声,果然接下来红舒就道:“国公夫人害怕了,不敢再对张村长下手,怕他鱼死网破。甚至自此之后,张村长要的银子越来越多,国公夫人都给了。”
“至于国公夫人肚子里的孩子……“红舒摇了摇头,“我们的人也不知道,那段时间国公夫人嗯,和,和国公爷和张村长都有床事,孩子是谁的我们真不知道。”
红舒摸了摸鼻子,她连男人都没有一个,说起这件事来总觉得脸上烧的慌。
沈玉铮道:“孩子是谁的不重要,不过有了这孩子倒是帮了我一把。沈家人也该知道这半年的事了,想办法将国公夫人和张村长的事,捅到沈家人面前。”
她刚说完,立马道:“等等。”
红舒等着她吩咐,沈玉铮犹豫了会儿道:“还是暂时先别打草惊蛇,免得又出现跟上次一样的事。”
沈烟兰的身份不就被萧家人压了下来,到现在沈国公都不知道沈烟兰的真实身份,沈家兄弟为了沈家的脸面一直瞒着。
若是知道了萧若君和张村长的事,万一再私下瞒了下来,她岂不是白费一场功夫。
得找个机会,让沈家人想瞒也瞒不了。
到时候沈家人想要张村长的命时,张村长就不得不来求她庇护了。
“先盯着他们,容我再想想。”
她眼前还有一件事至关重要,她若是不入太司局,罗玉芹丈夫的案子就不好往下查。
她已经打听过了,太司局入局考试虽独立于科考之外,但难度一点都没有降低。
一共两轮考试,从四书五经、到经议诗赋、再到策论、明法、明书、明算……等等,不一而足。
这其中一些,她在江南时跟在李雪贞后面学了不少,但还有一些比如四书五经,就是沈玉铮头疼的部分了。
她这一路走来哪有时间去学经书诗赋,唯一有时间的还是陪温云芙闺中时读书,她在一旁听了两年。
但真的到了科考场上,能有多少水分她还是清楚的。
这么一想她又开始想跟太后做交易了,明着进太司局不可能,但另辟蹊径呢?
她现在还有什么能跟太后做交易的,错过了江南立功的机会,难道再出现了一个同样的事,让她能让陛下另外提拔进太司局?
沈玉铮没思考清楚,因为有丫鬟禀报,说宫里来人了。
沈玉铮走到林家正堂,看到一个面相白净的小太监:“林小姐,奴才奉陛下命,前来请小姐进宫一趟。”
沈玉铮讶异,皇帝要见她?
她点了点头,随小太监进了宫。到了崇德殿门口,她等了一会儿,才被请了进去。
沈玉铮低着头进了崇德殿,随后行礼:“臣女参见陛下。”
头顶上一直没有声音,沈玉铮便也没抬起头,只盯着金砖地面。
“沈玉铮。”头顶上一道声音响起。
“臣女在。”沈玉铮应声。
“把头抬起头。”
沈玉铮依言把头抬起来,眼睛却微微垂下,从她这个视角只能看到皇帝的御案。
燕乐帝看着她问:“你送来的奏折朕看过了,以你奏折上所说,江南商贾若能发展起来,能让国库多出十分之一的税银?”
“是。”沈玉铮毫不犹豫。
燕乐帝又问:“那你觉得朕派谁去江南好呢?按你的奏折上所言,真要实施起来,得五年到十年以上,朝中大臣谁能担此重任?”
沈玉铮眼皮一跳,这话问她不合适吧。
沈玉铮低眉顺眼地道:“臣女对朝中大臣尚不熟悉,但陛下乃是明君,明君所策皆是良臣。朝中能人无数,一定有能臣为陛下分忧。”
燕乐帝意味不明地哼了一声,忽然道:“你在江南半年,觉得赵良笙如何?”
沈玉铮心里又咯噔一声,她斟酌着道:“赵大人是陛下钦点的探花郎,自然不负陛下期望。”
“朕还听说整个江南都在传,你对赵良笙情深意重,临走时依依不舍……”
“陛下!”沈玉笙高声打断,“臣女是为了打入江南商会,才不得不损坏了赵大人的名声。若不是赵大人相助,臣女也不会那么快接触到陆家嫡女。案子结束后,臣女已向赵大人致歉。”
“行了。”燕乐帝道,“朕不是要怪罪你们,你们此行江南颇多惊险,不仅一举荡清了江南官场,还找到了税银。朕本应该封赏你,但却免去了你太司局司丞一职,你心里可有怨言?”
沈玉铮忙道:“臣女行事有悖律法,陛下依律处罚,臣女心服口服。”
燕乐帝道:“功过相抵,朕才没有重罚你。不过你确实为朕解决了江南大患,说吧,你可有什么想要的?”
沈玉铮正要开口,燕乐帝道:“朕不是虚言客气,只要你的要求不过分,朕都可以答应你。”
免得隔那么远温云致还要写奏折回来,替沈玉铮求情。他不是冷漠无情的君主,免了沈玉铮的官职也只是平息众怒的手段,以沈玉铮的才能他肯定是要重用的。
更别说连父皇都为沈玉铮说话了,他又怎么可能违逆。
从进来到现在沈玉铮第一次完全抬起头来:“陛下,臣女想调查罗玉芹丈夫一案,请陛下允许。”
“就这些?”燕乐帝讶异,他还以为沈玉铮会要回官职。
不过虽然他现在不能重用沈玉铮,但太司局右司丞一职是为沈玉铮留下的。
“是。”沈玉铮点头。
燕乐帝道:“我让刑昭配合你,必要时你可以调用锦衣卫。”
沈玉铮磕头跪谢:“多谢陛下。”
能调用锦衣卫,简直帮上她大忙了。
“对了还有一件事。”燕乐帝说着,拿过桌上一份奏折,喜公公接了过来,递到沈玉铮跟前。
面对沈玉铮茫然,燕乐帝问道:“有一件事,朕想问问你的意见。”
沈玉铮头皮一麻,直觉告诉她,不是什么好事。
以她现在的身份,对朝堂之事大言不惭,简直就是狂妄找死。
但喜公公拿着奏折递到她跟前,她又不得不接。
她接过来翻开一看,便明白过来了。
这是一封六科弹劾奏折,弹劾的却不是她,而是温云致。
奏折上说温云致无诏返回京城,置蜀南于不顾,要求陛下严惩。
燕乐帝问:“云致回京一事朕倒是从这些奏折上才知晓的,如今督察院和六科当中有不少人弹劾云致,你认为朕应该怎么处置?”
沈玉铮没答,燕乐帝又道:“云致是去看你的吧?”
沈玉铮硬着头皮道:“是。但臣女事先也不知情,所以那一晚赵将军才会和温大人发生冲突。事后温大人已经返回了蜀南,想必没有耽误正事。”
燕乐帝冷哼一声:“他擅离职守、无诏回京还有理了?朕看他是仗着与朕的关系亲近,行事越来越放纵了。朕若这次放过他,下次他岂不是要藐视王法了?”
沈玉铮心想:你最好如此。
但这话她不能说出口,人人都知陛下与温云致有手足之情。陛下一时愤怒是可以处罚了温云致,可若哪日反悔了,当初谏言的那些人就倒霉了。
沈玉铮斟酌了一会儿道:“温大人虽擅离职守,但他平叛蜀南有功,请陛下宽宏,让温大人将功折过。”
燕乐帝好奇地盯着她:“你是这么想的?”
沈玉铮点头:“是。”才不是。
“朕知道了。”燕乐帝道,“你退下去吧。”
“臣女告退。”
沈玉铮缓缓退下,出了崇德殿她才松了一口气。
面对帝王自有一股威严自上而下侵压过来,若是她一个回答不慎,很可能触怒龙颜。
不过这也是值得的,陛下允刑昭配合她查案,行动起来便方便多了。
她往宫外走去,半路上遇到了李雪贞,没想到李雪贞身后还跟着一个熟悉的人——沈烟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