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区的住户搬走了,但“阿成酒家”的生意并没有变差,他的餐馆,主要针对的是打工者。
随着城市往周边发展,国家经济从珠三角往长三角发展,特别是往“沪、宁、杭”发展,附近的工地,厂区是越来越多。
中午吃饭,他都等了差不多半个小时。
午饭过后,常顺到的时候,马师傅已经等在那里了。
此时他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
“常老板,我们去那边人搬走了的房子里面!”
走到他的跟前,马师傅跟他打着招呼道。
他可能是怕这边来往的人多,出售的物品,看见的人越少越好。
“行!”
两人很快走进了一家三层楼的拆迁房。
这房子,原住户已经搬走至少半个月的时间了。
到了里面,他又跟着马师傅上了三楼。
在他上来后,对方还往下看了看,又在房子各处房间看了看,确认没有其他人后,才把方便袋放到了地上。
“常老板,我这次带过来的东西,有一样可不一般,你先看塑料袋装的。”
马师傅有些神秘的说道。
看上去很认真。
“好吧!那就先看袋子里面的。”
常顺也没急着问,反正迟早会看见。
打开塑料袋,里面露出一个老竹筒,两本古籍,一个鼓鼓囊囊的老信封,一个长方形的小木盒以及一个小粉盒。
他先把小粉盒拿在手里看了看。
粉盒是粉彩的,圆柱形,直径约8公分,高约3公分,面上画着花卉、蝴蝶的图案。
底部有款,“同治年制”,瓷很白很细,看上去很精致。
放下粉盒,他又拿起了竹筒。
入手时,能明显感觉到里面有东西。
竹筒看上去很有年代感,面上雕刻有灵芝纹饰,还刻有“悬壶济世、妙手回春”八个字。
比较粗,直径有7公分左右,高度约20公分。
上面有一个木头制作的盖子。
常顺把盖子解开看了下,里面露出被手帕包裹住的物品。
把它倒出来打开看了下,居然是一套银针。
这些银针最长的大约有15公分,最短的只有7公分左右。
数了一下数量,一共36根。
看它们的样式,不仅长短不同,大小粗细也不同,明显是手工制作出来的,很有年代感。
不像现在售卖的那种银针,除了长短不同,其它差不多都一样。
两本古籍,一本是讲针灸的,一本是用针灸治病的。
都是手抄本,封面没写书名。
简单翻看了会儿,里面绘画的人物以及穴位图案很简洁直观。
让人看了一目了然,就连治病的方式都是叙述直接上手,没有那种“呱噪”,废话的感觉。
拿起鼓鼓囊囊的信封,常顺把里面的东西一股脑倒了出来。
发现都是民国时期的纸币。
面值有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1000元、5000元、1万元甚至连10万元的金元券都有。
上面的人像,有孙先生,蒋委员长,以及林森。
突然间,他发现了一张一元面值的钱币,这张钱币的人像不是那三人,而是“廖仲恺”。
曾经看直播鉴宝,他听一个主播说过,廖仲恺人像、李鸿章人像、袁世凯人像、皇帝像,这些特别的人物图像民国时期的纸币,都很值钱。
这张钱币品相还可以,他留意了下,并没声张。
除了这张特别点,其它的都很普通。
数了一下数量,一共92张。
最后,常顺又把长方形的小木盒拿了起来。
木盒材质很普通,并不是名贵的木料,长度约20公分,宽约12公分,高度约8公分,里面装着很多“杂货”,有:
铜钱、铜元、硬币分分钱、平安扣、玉佛、玉观音、玉扳指、珍珠、银锁片、已经坏掉的手表、玛瑙烟嘴、像章、戒指、玉手镯等。
挨着看了一遍,他发现就一个玉观音好点,其它的普普通通,都不是很值钱。
玉观音是翡翠的,材质能达到冰种,可惜没有绿。
要不是懂行的人看,大多数人都会把它它当成玻璃的。
看好之后,常顺跟他商量起了价格。
竹筒装着的银针、两本古籍、小粉盒的价格很容易就商谈了下来。
一套银针:150元。
两本古籍:300元。
小粉盒:150元。
在商量信封里面的纸币时,马师傅不懂,居然说按钱币上的面值计算。
这个他肯定不会接受,金圆券可是有10万元面值的,买的话,那不是要出10万吗。
最后他挑选了几张,包括之前看见的廖仲恺人像1元。
为了混淆视听,他还买了其它面值的1元、5元、10元各几张,花了100块钱。
剩下的纸币,常顺让他先问问情况,问好了,想出售,两人再商量。
小木盒里面装着的东西,他同样只是挑选了几件,包括那个翡翠材质的玉观音。
不过后来马师傅干脆一抢打,500块钱全都卖给了他。
里面东西多,虽然有些物品的材质不是很好,但年份却很久。
打包的价格,肯定亏不了。
谈好价,常顺就把钱都付给了他。
除了那些没要的民国纸币被马师傅收了起来,塑料袋里的其它物品都被他拿到了手里。
“常老板,你看看这东西能不能要?”
再次走到楼梯口看了看,听了听附近的动静,确定没人后,马师傅神秘兮兮的从他的衣服里面摸出一个用布料包裹住的物品出来。
说完就把它打开了。
看见里面的物件,常顺被吓了一跳。
里面居然是一把左轮手枪。
这枪给人的感觉可不是那种玩具枪,看上面的锈迹情况,肯定是真家伙。
除了枪,还有5发子弹。
“老马,这玩意儿太“烫手”了,我接不住,估计没几个人敢接。”
想都没怎么想,也没问价,他直接拒绝了。
“看着锈的厉害,应该是坏了,坏的也不让收藏吗?要不我把它拆成零件卖!”
老马嘀咕了一句。
“只要是枪,只要是真的,锈得再厉害,哪怕是坏的都不行!拆成零件还是有可能被找到。
况且你这个要是除下锈,说不定也能用,那几颗子弹应该是配套的。
要是听我劝,赶紧交了,上交的话,应该会有奖金。
免得万一被别人发现举报了,那可不是小事!”
他说的语气很重,没半点玩笑的意思。
常顺的说法,让马师傅心里突突的,似乎有些后怕,于是他说道:
“常老板,你一会儿跟我一起去吧,我们把它交了!”
“好!”
想了想,他答应了。
接下来两人回去把东西放了后,就一起去了距离最近的派出所,在那里把枪上交了。
听马师傅的叙述,枪还是在一家历史建筑老房子里面发现的。
是在一个老木桶的夹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