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国将屋子彻底清扫完毕,看着整洁的房间,心中满是成就感,便拍了拍手,打算去院子里的水井打点水来洗净抹布。四合院的水井是全院人生活用水的来源,井台边的石板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圆润。王志国熟练地摇着辘轳,不一会儿就打上一桶水,倒入脸盆中,随后蹲在一旁用力搓洗着抹布。随着污渍一点点褪去,抹布渐渐恢复了原本的颜色,王志国满意地拧干抹布,起身准备回屋。
当他走到前院,却发现自家房门口站着一个陌生的中年妇女。王志国微微皱眉,走上前去问道:“你是谁呀?怎么站在我家门口?”那中年妇女穿着一件洗得有些发白的棉袄,头发随意地挽在脑后,眼神中透着几分泼辣。她双手抱胸,上下打量了王志国一番,反问道:“你又是谁呀?”王志国耐着性子说道:“我是新搬来的,就住在这里,这事儿你明白了吧?”中年妇女一听,眉毛一挑,提高了音量:“哟,新搬来的就了不起啊?咋滴,还不许人在这儿站会儿?”王志国赶忙解释:“我没那意思,只是突然看到家门口站着个陌生人,心里有些不踏实罢了。”
中年妇女却不依不饶,她觉得王志国这是在故意找茬,于是扯着嗓子喊了起来:“大家快来看看啊!这新来的欺负到老邻居头上了!这还有没有天理了!”一边喊还一边用力拍打着大腿,引得周围几家住户纷纷探出头来瞧热闹。王志国见状,着急地说道:“谁欺负你了?我不过是问一句,怎么就成欺负人了?”然而,中年妇女根本不听他的解释,依旧在那里哭闹撒泼。
随着贾张氏这一嗓子,四合院前、中、后院的住户们都像被惊扰的蜂群一般,纷纷涌到前院来瞧热闹。众人围成一个半圆,将贾张氏和王志国围在中间,脸上写满了无奈与好奇,嘴里嘟囔着:“这贾张氏,今儿又闹哪出啊?”
王志国见来了这么多人,赶忙向大家解释:“各位大妈、大爷,是这么回事。我是今天刚搬到前院西厢房的住户,刚打扫完卫生准备回家,就看见这位大妈站在我家门口。我就客气地问了一句她是谁,有什么事儿吗?没想到她就不乐意了,非说我欺负她,还在这儿哭闹起来。大家评评理,我这么做有什么不对吗?”王志国的声音因为着急而微微颤抖,额头上也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众人听了王志国的话,开始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这时,闫埠贵的老婆杨瑞华站了出来,她穿着一件朴素的碎花棉袄,头发整齐地梳在脑后,说话时透着一股利落劲儿:“我知道,这位同志是新来的,而且是隔壁何冰带着过来的。咱们都知道何冰是个怎样的人,他为人正直、热心肠,在咱们这片儿也是有口皆碑的。他带过来的人,想必也差不了,所以大家就放心让这位同志住这儿吧。”杨瑞华的话让周围的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贾张氏一听这话,心里虽然还是不痛快,但也知道自己再闹下去也没什么好处,于是便停止了哭闹,只是狠狠地瞪了王志国一眼,嘴里小声嘟囔着:“哼,走着瞧!”然后便拨开人群,气呼呼地回屋去了。
这场风波暂时平息下来,众人也渐渐散去。王志国望着大家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感慨。他知道,自己初来乍到,以后在这四合院的日子还长,难免会遇到各种人和事。
王志国站在原地,望着离去的人群,微微皱起眉头,轻声自语道:“哎呀,看来这四合院还真不一般啊,以后自己行事可得多多留意了。”他转身看了看空荡荡的房间,心想这屋里缺的东西还不少,便决定出门去置办一番,好让这屋子更像个家。
王志国仔细锁好房门,快步离开了四合院。他先是来到杂货店,精心挑选了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等生活用品,又跑去商店买了厚实的被子和一些简单的摆件。不一会儿,手里就提满了大包小包,他站在街边,看着这堆得像小山似的物品,便去雇了一辆板车。
王志国在前面引着路,板车夫拉着车跟在后面。没过多久,就回到了四合院门口。此时,正在院子里晾晒衣物的杨瑞华看到王志国带着这么多东西回来,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迎上去问道:“王同志,是不是需要帮忙啊?”王志国连忙摆手,脸上带着憨厚的笑容说:“不用不用,就这么点东西,我一个大男人,一会儿就能搬完,不麻烦杨大妈了。”
杨瑞华却爽朗地笑了起来,说道:“哎呀,你这孩子也太客气了,就是搭把手的事儿,不碍事。”说着,便不由分说地帮着王志国搬起东西来。王志国见状,也不好再推辞,只能一边搬一边连声道谢:“那就太谢谢杨大妈了,您真是热心肠。以后您要是有啥事儿需要我帮忙,只要我能做到,一定尽力。”
东西都搬进屋后,杨瑞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笑着回应:“好嘞,你这孩子有心了。那行,我先回去了,你慢慢收拾。”说完,便转身回了自己家。王志国付了板车钱,关上门开始整理起这些物品,将屋子一点一点布置起来。等一切收拾妥当,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王志国简单吃了点干粮,便早早睡下了。
这一夜,王志国睡得并不安稳,脑海里一直浮现着白天发生的种种事情,想着这四合院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未来的日子,心中既有些担忧,又充满了期待。但无论如何,这就是他新生活开始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