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辞职流程估计最少得走半年。
如果隆正帝有心,陶炳吉配合,可能会再拖一年左右也不一定。
陶炳吉致仕,李在春丁忧。
内阁空出两个位子。
空的太早,反而不是好事。
隆正帝信任倚重的心腹大臣现在都在地方任督抚。
到中枢为相还需要熬一下资历。
这事就需要陶炳吉配合了。
相信这个次辅大学士不至于这点觉悟也没有。
这也是君臣之间的默契。
你配合皇帝,皇帝当然给你体面。
冠带闲住,逢年过节遣使问候。
能保住尊荣富贵。
若是不配合,皇帝自也有办法令其晚年凄惨落魄。
最少也不会过的那么舒服。
“退朝罢。”
隆正帝淡淡而语,起身自金台一侧而下。
临转入内廷时,隆正帝又看了贾芸一眼。
在所有人躬身时,隆正帝脸上的笑意终于是不加掩饰。
这一次皇帝算是大获全胜。
最少能到手一个大学士,得一望二。
都察院左都御史也能到手。
原本一块铁板的景和旧臣势力终于出现了裂缝,而且还不小!
一切功劳,有九成都得算在贾芸头上。
所以才会有那么丰厚的赏赐。
虽然加起来都不如封爵,但一个十六岁左右的少年,只是写了两篇文章,得到的好处已经够多了。
若是封爵,隆正帝自己都觉得不妥。
还好,贾芸尚年轻,只要给他机会,这小子总有机会再立新功。
哪怕和所有人都在躬身,贾芸也是感觉到有人的目光在自己身上瞟来瞟去。
当然是那位至尊,别人没这胆子。
这叫他浑身不自在。
哪怕这位皇帝对他极为欣赏,心怀善意。
但自己的命运前途乃至生命握在别人手中,一念之间能给自己这些殊荣。
再一念之间,便能叫自己落入尘埃,甚至丢掉性命!
这种感觉叫贾芸极为不适。
他是一个老兵,出生入死,多次经历险境。
他怕死,又不怕死。
如果在自己准备充分,一切都竭尽全力的前提下,哪怕战死也认了。
就怕自己无能为力,一切被别人引领和操控……
一个老兵最害怕的就是这个。
好在,隆正帝的目光只停留了一小会,便是离开。
接着所有人直起腰身。
贾芸顿时成为视线焦点。
“小王水溶,贾勋卫你若有空可到北静王府来见小王,咱们世交相与,不必拘礼。”
武勋和文官来往犯忌,特别是勾结谋事,更是大忌。
但北静王府本身就是开国武勋的一份子,水溶祖上更是与贾家的两位国公相交莫逆,是以水溶也是第一时间出来示好。
贾芸自是含笑答应着。
去或不去是两码事。
别人当面示好,以好意回馈便是。
“这位是廉亲王,这是忠勇亲王,这位是宁郡王,义忠老亲王嫡子……”
水溶还真是自来熟。
替贾芸介绍眼前这几位穿大红朝服,肩膀两侧和前后胸有五爪龙图案的亲郡王。
贾芸微笑以应,不卑不亢。
心中也是无奈。
怪不得隆正帝对贾家充满忌惮。
史家两侯也是军功卓着,在西北几个军镇有不小的影响力。
但史鼎和史鼐都是站队义忠亲王。
贾敬更是义忠亲王谋主,为其终身不仕。
贾家颇有一些阴私勾当,应该是和义忠亲王一脉有关。
还有神武将军冯唐,卫若兰,冯紫英一伙人,应当都是站在义忠亲王一脉。
贾家的选择,显然也影响到这些人。
后来是王子腾靠向了皇帝,得到了信任,扶摇直上。
但信任有限,当隆正帝大权在握之后,王子腾这开国一脉的余孽也是死期到了。
和元春一样,王子腾也是被毒死暴毙。
薛家也是一样,宝钗的家世,相貌,才情,无不是上上之选。
选秀女居然选不上。
薛家没男子当家,薛姨妈愚蠢,还以为是旧年人脉没用了。
其实哪怕选不到宫中,凭宝钗的底子,最少能被选中入王府,正妃不行,侧妃应该毫无问题才是。
根子就在宫里,隆正帝不愿贾家和其周边的人再站到义忠亲王一脉。
册封元春,重用王子腾,都是皇帝在收拢权力的半途中用的安抚贾家的招数。
使得贾家内部混乱。
贾家和史家的不和也是曲笔,这里头最严重的就是一个站队问题。
史家后来也抄家,而且下场比贾家还惨。
毕竟史家一门双侯,论在军中的实际权力,对隆正帝的威胁是要远远大过贾家。
此前叫皇帝有多不安,就有多怨恨,报复起来就有多惨烈。
皇权之争,向来如此!
贾芸此时,面对这些亲王郡王的示好,脸上神色始终淡然。
只保持着礼貌的微笑。
任谁都看的出来,贾芸无意接受诸王示好,当然更加不可能轻易被拉拢,站队。
宁郡王卫熹眼中闪过凌厉之色。
内心更是大为不满。
贾家此子果然是个白眼狼。
贾家举族都是站在义忠亲王这边,现在诸王亲自上前示好,这个贾芸居然不为所动!
不远处,一个面色阴鸷的中年男子也是看向这边。
忠顺王卫祯。
这位亲王大权在握,是成年封爵皇子中少有的还有实权的王爷。
掌内府,掌勋卫,掌禁军,掌陵工。
这几个差事在身上,说明其在隆正帝心中地位之高,远超普通诸王。
身为皇子时,各管一部,展现才干。
储位定下来之后除了少数封王皇子能继续掌权外,大半的皇子都是接受封爵后沦为闲散宗室。
若不掌权,不立新功,上一代亲王,下一代可能就是郡公,再下一代,就是镇国将军。
五代之后,出宗为民。
没有哪个皇子愿意接受这样的结果。
但皇位之争就是如此,赢家通吃,败者只能任人揉捏。
卫祯对贾家极为忌惮。
据说其为皇子时出掌兵部,被贾代善狠狠教训过。
双方结下不小的仇怨。
忌惮加私仇,这也是忠顺王有机会就打压贾家的原因所在。
此时此刻,正是贾芸圣眷浓重之时,忠顺王也就是冷眼看了几眼,并未上前拉拢,也没有刻意针对贾芸,展现自己的恶意。
这些身居高位的人,不会那么天真幼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