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一小一起向书局门前走去,就在此时,两个挑夫迎面而来,拱手道:“是刘先生和王先生么?”
“是我们。”
“我们是贾东主叫过来的,贾东主说他有事出城,不及送两位,不过好在还都在京城,有空他会寻二位再聚。两位的东西,由我们挑着送到住处,另外贾东主还有一些东西相赠,他说两位住外头,和举人同年相与交结,空手总是不好,一些土物,给两位拿去送人。”
两个脚夫都是身形高大,难得的是面相精明,一番话是代转的贾芸的话,也是说的滴水不漏。
刘统勋和王安国对视一眼,都是心生感动。
贾芸现在的地位也是水涨船高,普通的书局东主完全不能与其相比。
一是射雕成书还在发酵,书局生意依旧火爆,普通书局根本没得比。
二来是报纸带来的影响力,更非普通商人能比。
三来是王朝周期论的影响越来越大,现在凡举人文会,几乎都要讨论这篇文章,除了少数人觉得贾芸危言耸听哗众取宠外,大半的举人都是持正面肯定的态度。
毕竟贾芸的文章立意极高,论点和论据都是翔实可考,根本无可辩驳!
王朝倾覆,轮转周期,这是不可否认的现实!
更为关键的是,所有人都知道隆正帝对王朝周期论持肯定态度!
书局大门两侧,皇帝赐的御笔已经雕成了描金对联,悬挂在书局大门两侧。
这就是无声的警告。
反对王朝周期论,不光在立论上站不住脚,也是在公然反对天子!
这种情形下,还是有人持反对意见,甚至态度激烈,这便是为反对而反对了。
其立场颇为可疑,贾芸也是有言在选,刘统勋和王安国等人,不必为此事与人争执。
朝堂水很深,也会影响和涉及到举人这个层面,两人出身书局报社,再公然替贾芸站台,无形中会得罪人。
这一番话,当然是替刘统勋两人考虑,令二人大为感动。
现在辞行,贾芸又是将脚夫雇好,还准备了礼物,两人内心都是一阵温暖。
不论如何,与贾东主相识这一场,不亏。
这时史玉瓒和袁枚师徒也跟了过来,袁枚少年,好奇心重……
“两位老叔,有四支老山参,这两支是三岔鹿茸,珍贵啊——”
“还有两坛虎骨酒,这四罐应该是山茶油。”
“四包橄榄、四包蜜饯、四包上等冰糖、四包红糖、四包君山茶叶。”
“漆盒装着的八种点心、腊肉四刀,另还有锦州大白鱼四条。”
刘统勋在一旁笑道:“袁小子你倒是慧眼,居然都识得。”
史玉瓒笑骂道:“这小子到京城不肯苦读了,每天在东大街瞎转,这些都是南货和上等辽货,他扫一眼就能全记住!”
王安国在一旁默然不语,内心越发感动。
以贾芸之能和影响力,并不会这么无聊提前市恩两个举人……
别说二人现在只是举人,便是进士,贾芸也完全够格分庭抗礼了。
史玉瓒这种浙省小名士,可以算半个举人身份。
贾芸这种即将声闻全国,并简在帝心的名士,身份已经在普通举人之上了。
就算进士官绅与之交结,也是要平等相待,而不会将贾芸视为普通人。
最不济,贾芸也有五品捐官,四品冠带,加飞鱼吉服……
这些加在一起,若是在山东地方上,知府也得平等相交。
眼前这些礼物,最少值大几百两银子。
王安国和刘统勋要办文会,要拜一些同乡长辈大佬,这一下不必空手去了,办文会的底气也是充足许多。
人家费这么多心思,就为了拉拢示恩两个举人?
大可不必。
只能说贾东主为人真的仁厚。
两个举人对视一眼,都明白对方心思。
今科得中最好,若不中,也不必回乡了,继续来书局替贾东主效力,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打磨文章,等下一科的会试便是。
……
贾芸今天不及给两个举人送行,他确实是真有事。
这段时间,贾芸先摆平了刘景云等人,接着又狠扇贾珍狗脸,暂且是没有了什么隐患。
后顾之忧肯定是有,但暂且不必多管。
自有御笔和冠带,吉服赐下后,明里的觊觎肯定是没有了。
但代之而起的肯定是更严重的东西。
皇帝还远不是一手遮天的真正帝王。
身后还有太上皇景和帝掣肘。
兵权还在景和一脉。
朝堂内阁基本上也全部是景和年间的旧臣。
只有地方上有一些隆正帝在藩邸时的旧人,也就是这几年陆续调整到封疆大吏的职位上,距离成为内阁大学士或部堂高官,还有待时日和契机。
要不说,贾芸一篇文章加上点名贪官令隆正帝如获至宝。
这就是皇帝梦寐以求的最好契机。
在年前年后,必定会有大的动作,朝堂会有震荡。
来源就是贾芸的文章。
所以往后去的明枪暗箭,觊觎贾芸家产的反而是少数,多半是与朝堂政争相关的震荡余波。
针对贾芸,便是针对天子,打倒贾芸,便是能将天子伸出来的手再挡回去。
这种事是难免的。
别以为天子高高在上,口含天宪,语出成旨。
那是百姓的臆想!
庙堂高处,人人均知天子也就是普通人,也有七情六欲,有长处,有弱点。
高位大臣,更是有自己几十年形成的政念,关点,以及关系人脉网。
有时候,并不是大臣不想改变立场,而是他的党羽和人脉网不允许他改。
何况现在隆正帝身后还有太上皇。
跟皇帝,就是和景和旧势力过不去。
而景和旧臣,不光是盘踞朝堂,掌握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要害部门,更重要的是掌握大周禁军。
最少有七成以上的将领有明显的景和勋贵背景。
也就太上皇能轻松拿捏这些勋贵武将。
隆正帝这两年一直束手束脚,只能修修补补,其因便在于此。
景和势力太强,导致皇帝也无计可施,总不能把朝堂清空?
只能徐徐为之。
所以贾芸在某种层面上,未来还会有未知的大麻烦在等着。
当然,无论如何贾芸会下注在隆正帝这一边……
红楼世界中明显是皇帝笑到了最后。
知道结果的前提下还能押错宝?
贾芸没那么傻。
好在一时半会估计也不会有人惦记用阴招来对付一个书局东主。
只要是明着来,贾芸就不怕。
若是用阴招……
贾芸当然更加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