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休会之后,徐元膺回到了自己的书房,心中盘算着如何打破眼前的僵局。而谢家府邸内,关于立长还是立贤的争论却愈演愈烈。谢家的耆老们坚持传统,认为应该立长,即谢元浩的长子,也就是目前的谢家大哥,为新的谢家领袖,同时也是世家联盟的未来领袖。他们认为,长子继承家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样才能保证谢家的血脉正统和家族荣誉。
然而,谢元浩的继室谢韩氏却坚决反对这一观点。她认为,应该立贤不立长,谢家的未来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智慧的人来引领。而她的亲子,虽然名义上是谢元浩的三子,但实际上却是由谢元浩亲自教导,聪明伶俐才华横溢,是谢家未来的希望。更何况,谢芳已经现身回归,这无疑为她增加了更多的筹码。
“耆老们,乱世已经来临时代变了。我们不能再拘泥于传统,而应该看重实际的能力。谢芳虽然年轻,但他的才华和智慧,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他才是谢家未来的希望。”谢韩氏的声音坚定而有力,她的话语中充满了对谢芳的自豪和期待。
谢家的耆老们闻言,纷纷摇头表示不满。他们认为,谢韩氏的话是对谢家传统的亵渎,是对谢家血脉正统的挑衅。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此时,徐元膺再次被请到了谢家府邸。他深知,这场争论已经不仅仅是关于立长还是立贤的问题,更是关于谢家未来命运和世家联盟稳定的大问题。于是,他决定支持谢韩氏,因为他深知谢芳的才华和能力,也相信谢芳能够带领谢家和世家联盟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耆老们,谢韩氏的话虽然有些直接,但并非没有道理。谢芳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他的回归无疑为谢家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可能。我们应该看重实际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拘泥于传统。”徐元膺的话语中充满了智慧和包容,他试图在双方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然而,谢家的耆老们并不买账。他们认为,徐元膺是在偏袒谢韩氏和谢芳,是在挑战谢家的传统和权威。于是,双方在各自世家的支持下,开始了一场激烈的争论。
“徐大人,你这是在破坏谢家的传统!你是在挑衅谢家的权威!”一位耆老怒斥道。
“耆老们,我只是在提出一个更加合理的建议。谢芳的才华和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他才是谢家未来的希望。”徐元膺据理力争。
双方各抒己见,争论不休。最终,这场争论在不欢而散中结束。谢家的耆老们坚持立长,而谢韩氏和徐元膺则坚持立贤。双方都在为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而战,而谢家的未来和世家联盟的稳定,却在这场争论中变得愈发扑朔迷离。
争论结束后,谢家府邸内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谢家的耆老们与谢韩氏、徐元膺之间的分歧愈发明显,双方都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迎接可能到来的家族内部斗争。
谢韩氏深知,在这场斗争中,仅凭她和谢芳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她开始积极联络那些与谢家关系较好,且对谢芳能力表示认可的世家。她希望通过这些世家的支持,来增强自己在谢家内部的地位,同时也为谢芳争取更多的支持。
而徐元膺,作为世家联盟内极具影响力的智者,也开始在幕后运筹帷幄。他深知,这场斗争不仅仅关乎谢家的未来,更关乎整个青莲县世家联盟的稳定。于是,他开始积极斡旋于各方之间,试图找到一个既能满足谢家耆老们传统观念,又能充分发挥谢芳才华和能力的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谢家的两位嫡子也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了行动。谢舒大哥作为长子,自然得到了部分耆老和世家的支持;二哥谢贞则试图在双方之间保持中立,以寻求自己的最大利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家族内部的斗争逐渐升级。双方开始在一些小事上产生摩擦和冲突,甚至在某些场合下,双方的支持者还发生了肢体碰撞。这些事件无疑加剧了谢家内部的紧张气氛,也让整个青莲县世家联盟的稳定受到了威胁。
面对这样的局势,徐元膺深感忧虑。他明白,如果这场斗争继续下去,不仅会导致谢家的分裂和衰败,还会让整个青莲县世家联盟分崩离析陷入动荡之中。于是,他决定再次召集各方代表,进行一场公开的对话和协商。
徐元膺提为了暂时缓解了世家联盟内部的紧张气氛,一再退让,却仍未能完全满足所有人的期望。此时已经有人等得不耐烦了,那就是赵灵,这位隐藏着对权力充满渴望的女子,对徐元膺的摇摆不定感到极为不满。她认为,只有采取更为果断和激烈的手段,才能推动局势朝着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
于是,赵灵秘密命令小恩,执行了一项残忍的计划——直接刺杀谢家的长子。这一举动不仅是斩断谢家耆老们对传统的执念,更是对徐元膺折中方案的直接否定。赵灵希望通过这一极端手段,来警告徐元膺不要再试图在各方之间寻求平衡,而应该坚定地支持自己的计划。
谢家长子被刺杀的消息传出后,整个谢家府邸再次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悲痛之中。谢家的二子谢贞,在失去兄长的悲痛和恐惧中,误以为是徐元膺为了支持谢芳而采取了这一极端手段。他哭着喊着求谢韩氏为自己求情,表示愿意全力支持弟弟谢芳为世家领袖,绝无二心。
谢韩氏在得知谢舒遇害的消息后,也是惶恐不安。但她更清楚的是,这背后必然隐藏着更为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她试图向谢家二子解释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但此时的谢家二子已经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混乱之中,根本听不进去任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