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婚后的陈奎年并未因婚姻之事而耽误学业,他的父亲向来对家事不闻不问。肖玉凤虽身为知府之女,却毫无骄纵之气。母亲成氏与妻子肖玉凤相处得极为融洽和睦。历经十数年寒窗苦读的陈奎年不负众望,高中二甲进士,被授予汝南知县一职。陈奎年和肖氏简单收拾了几箱行李,便启程前往汝南上任。临行前,陈训拿出十万两银票交给陈奎年,语重心长且殷切地嘱咐道:“儿啊,你定要做个清正廉洁的好官,切不可被那黄白之物迷了心窍,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平日里,陈奎年对肖玉凤极为敬重。肖玉凤也喜爱陈奎年的君子风范,两人相互敬爱。在成婚的六年时间里,他们共生下两子两女,长子名为陈季晖,次子叫做陈季昭,长女称作陈维芳,小女则是陈维君。随着陈奎年在知县之位上越做越稳当,肖氏也在当地购置了一些田产和铺子。由于孩子们相继出生,肖玉凤需要分出诸多精力在孩子们身上。在生下长女维芳之后,肖玉凤便将自己的陪嫁丫鬟春雨开了脸,安排到陈奎年屋里做了通房。在春雨生下女儿后,肖玉凤更是抬举她做了姨娘,让其协助自己打理家中繁杂的事务。
陈奎年为人和善处世圆滑又通庶务,手中也不缺银钱,又有父亲陈训时常捎带来的稀罕玩意儿,上司汝南知府对陈奎年很是赏识,短短六年,陈奎年便做到了知州的位置。
由登州知府到颍州知府再到临安知府,肖玉凤的父亲肖绍钦于知府之位任职将近十五载,终在吏部考核后得以升迁,调入京中任大理寺少卿一职,位属正四品,而临安知府乃从四品。
肖绍钦在大理寺站稳脚跟后,接连办了几件漂亮的案子,甚得皇帝欣赏,他沉浮官场三十载极会察言观色,办事沉稳细致严谨,从不拉帮结派,大理寺卿李大人致仕后便由皇上亲授官职,任大理寺卿一职。
肖大人只得一儿一女,发妻自生了女儿肖玉凤后便伤了身子,未再生育,后院还有一自幼伴其长大的通房丫头,小产过一次后亦未生育。肖大人认为儿女都是缘分,不便强求,儿子不喜四书五经,喜欢跟三五好友打马球射箭投壶。肖夫人知晓儿子不学无术,很是头疼,做主娶了她娘家嫂子的侄女,日子过得也算美满,女儿又嫁了一表人才的陈奎年,她甚是满意。
自肖大人出任大理寺卿伊始,肖夫人吴氏便忙不迭于其耳畔进言,促其丈夫尽快将女儿女婿接至京城,以使一家团聚。肖大人对其女肖玉凤自幼便珍视有加,如护眼珠般将其抚养长大,当初不惜让其下嫁,择那尚为举子且尚无任何官职的陈奎年,实是看中他为人方正,非贪色之辈,且家世单纯,料想女儿嫁与他应不会受委屈。此刻夫人之语,他自是入耳走心,亦着手思量经由何种途径能让女婿尽早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