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国宏伟庄严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压抑,仿若暴风雨来临前的死寂。巨大的立柱顶天立地,仿佛在无声地见证着这场关乎国家命运的重大决策。摄政太上国老邵仕龙端坐在主位之上,他的面容冷峻,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毅。在他的心中,一个大胆而又充满挑战的计划正在逐渐成型——兴兵伐金。
“诸位爱卿,今日召大家前来,是有一件关乎我源国生死存亡的大事要商议。”邵仕龙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朝堂上回荡,打破了令人窒息的沉默。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金国近年来不断扩充军备,其野心昭然若揭。他们在边境频繁挑衅,屯兵自重,对我源国虎视眈眈。若不趁早将其制服,日后必成大患。本太上国老认为,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兴兵伐金,以绝后患!”邵仕龙的话语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此言一出,大臣们顿时炸开了锅。有的大臣面露震惊之色,显然被这突如其来的提议惊到了;有的则紧锁眉头,陷入了沉思;还有的则开始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太上国老,此举万万不可啊!”一位年迈的大臣颤颤巍巍地站了出来,他是礼部尚书赵德荣。他的脸上满是忧虑,声音也因激动而微微颤抖。“金国地域辽阔,兵强马壮,实力远在我们之上。我们刚刚经历了三国伐源之战,国力尚未完全恢复,此时贸然兴兵伐金,无疑是以卵击石,后果不堪设想啊!”
此言得到了一些大臣的附和。“是啊,赵尚书所言极是。我们应该先休养生息,发展国力,等时机成熟了再做打算。”一位年轻的官员也站出来说道。
然而,支持邵仕龙提议的大臣也不在少数。“赵尚书此言差矣!”说话的是兵部尚书孙宏志,他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气势不凡。“正是因为金国势大,我们才不能坐以待毙。如果我们一味地退缩忍让,只会让金国更加嚣张跋扈。如今我们刚刚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士气正旺,此时出兵,说不定能出奇制胜!”
“孙尚书,打仗可不是儿戏,光靠士气可不行。我们的兵力、粮草、装备,哪一样能与金国相比?”赵德荣反驳道。
“赵尚书,这些问题我们并非没有考虑过。我们可以在战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招募新兵,筹备粮草,打造精良的武器装备。只要我们谋划得当,将士们奋勇作战,未必不能取胜。”孙宏志据理力争。
朝堂上,双方你来我往,争论得面红耳赤。支持伐金的大臣们认为,主动出击可以先发制人,打乱金国的战略部署,同时也能提升源国的威望;而反对的大臣们则担心,战争会给源国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可能导致国家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邵仕龙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坚定。他深知,伐金的决定一旦做出,就意味着源国将再次陷入战争的深渊,无数的生命将受到威胁,国家的命运也将悬于一线。但他更清楚,金国的威胁如同一把高悬的利剑,时刻笼罩在源国的头顶,若不趁早解决,源国将永无宁日。
“诸位爱卿,本太上国老心意已决。”邵仕龙的声音再次响起,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他,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金国对我们的威胁日益严重,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虽然伐金之路充满了艰辛和危险,但为了源国的未来,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宁,我们必须勇敢地迈出这一步。”
邵仕龙的话语中充满了决绝和坚定,让大臣们感受到了他的决心。虽然仍有一些大臣心存疑虑,但在邵仕龙的坚持下,他们也不再言语。
既然决定了伐金,接下来便是紧张的筹备工作。邵仕龙开始调兵遣将,精心挑选此次出征的将领。他深知,一场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兵力的多寡,更取决于将领的指挥才能。
“邵顺德听令!”邵仕龙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一位中年将领大步走出,他身材挺拔,面容刚毅,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军人的果敢和坚毅。他便是邵顺德,源国的一员猛将,在以往的战争中屡立战功。
“微臣在!”邵顺德单膝跪地,高声应道。
“本太上国老任命你为此次伐金的元帅,统领全军。你要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带领将士们奋勇杀敌,扬我源国国威!”邵仕龙的目光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
“微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辱使命!”邵顺德坚定地说道。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但他毫不畏惧,心中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
“邵顺文听令!”邵仕龙接着说道。又一位将领出列,他是邵顺文,邵顺德的堂弟,同样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领。
“微臣在!”邵顺文行礼道。
“任命你为副元帅,协助邵顺德元帅指挥作战。你要与元帅密切配合,共同制定战略战术,确保战争的胜利。”邵仕龙说道。
“是,微臣谨遵旨意!”邵顺文领命道。
随后,邵仕龙又将目光投向了方善柯和方善忠兄弟二人。“方善柯、方善忠听令!”
“微臣在!”兄弟二人齐声应道。
“任命方善柯为大将,方善忠为副将,随大军出征。你们在战场上要冲锋在前,不畏生死,为我源国的胜利立下赫赫战功!”邵仕龙说道。
“多谢太上国老信任,我等定当拼死效力!”方善柯和方善忠激动地说道。他们在之前的战争中就表现出色,此次能够再次出征,为国家效力,他们感到无比荣幸。
点将完毕后,邵仕龙开始着手筹备兵力。经过一番精心的挑选和招募,源国迅速集结了50万大军。这些士兵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中有经验丰富的老兵,也有刚刚入伍的新兵。但他们都怀着一颗保家卫国的赤诚之心,士气高昂,斗志昂扬。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整个源国都进入了紧张的战争筹备状态。军队开始进行严格的训练,士兵们每天都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练习着各种战斗技能。他们的口号声震天动地,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源国的决心和勇气。
同时,粮草的筹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户部的官员们四处奔走,征集粮草,确保军队在出征期间有充足的物资供应。工匠们则日夜赶工,打造各种精良的武器装备,为士兵们提供坚实的保障。
而在朝堂之上,邵仕龙和各位将领们则日夜商讨着战略战术。他们仔细研究着金国的地形、军事部署和作战风格,制定出了一套详细的作战计划。他们深知,此次伐金之战,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战争的胜负和国家的命运。
随着出征日期的临近,整个源国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百姓们虽然对战争充满了担忧,但他们也深知,这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自己的安宁。他们纷纷为出征的将士们送行,送上自己的祝福和期望。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50万大军在都城外集结完毕。将士们身着崭新的铠甲,手持锋利的兵器,整齐地排列在广场上。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坚定的神情,眼神中透露出对胜利的渴望。
邵仕龙亲自来到城外,为出征的将士们送行。他站在高高的点将台上,望着台下浩浩荡荡的大军,心中感慨万千。“将士们!”他的声音高亢激昂,在广场上回荡。“你们肩负着源国的希望和未来,此去伐金,一定要奋勇杀敌,保家卫国。本太上国老和全国的百姓都在等着你们胜利归来!”
“必胜!必胜!必胜!”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他们的呐喊声中充满了力量和信心,仿佛要冲破云霄,让全世界都听到源国的声音。
随着一声令下,大军缓缓启程。邵顺德骑着一匹高大的战马,走在队伍的最前方。他的身后,是邵顺文、方善柯、方善忠等将领,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坚定的神情,仿佛在向世人宣告着他们的决心。
望着远去的大军,邵仕龙的心中既有担忧,也有期待。他深知,这场战争将充满艰辛和挑战,但他相信,在将士们的努力下,源国一定能够取得胜利,为国家的未来开辟出一条光明的道路。而源国的命运,也将在这场战争中,迎来新的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