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万机两人走后,朱由校突然开口问道:“袁崇煜抓到没有?”
“已经押进诏狱了!”
“可审出什么没有?”
“袁崇煜坚持说他做的是正经生意,盐引也是从扬州盐商那买过来的!”
“走私呢?”
“他说只卖给喀喇沁和多罗特的蒙古人,至于他们卖去哪了,他就不知道了!”
“锦衣卫的审案水平下降了不少啊!”
“老奴让许显纯再上些手段!”
“吴三桂到京城了没有?”
“已经来了,现在正在西苑外当值!”
“不是说他刚生了个大胖小子吗?跟着一起来京城了没有?”
“回皇爷,没有,吴三桂只身匹马来的京城!”
“告诉吴三桂,明年开春后,令其将家人都带来京城!”
“是,皇爷,不知您以后将会如何安排这个吴三桂?”
“先让他继续在西苑当值!”
“是!”
“军饷案查得如何了?”
军饷案三字吓得魏忠贤一哆嗦,小声答道:“皇爷,账目做得太缜密,老奴无能,一时没有太大的突破!”
“是真没有突破还是没有用心去查?亦或是都是你的人参与?”
魏忠贤吓得跪倒在地道:“皇爷,冤枉啊,不是老奴不想用心查,而是老奴根本没法查,因为牵涉进来的官员实在太多了,不仅有户部与兵部,还有工部、刑部、督察院与六科,甚至吏部与礼部也有人牵涉进来!”
“九边监军道、督粮道、兵备道、督抚与武将就没有?”
魏忠贤不知冷汗什么时候就冒了出来,“皇爷,也有,咱大明上下,能搭上军饷线的文官武将,基本都有拿钱!”
朱由校真是无语凝噎,还真是应了那句话,无官不贪,有的人直接克扣钱粮,有的人将军需粮草想办法变现。
还真是从上至下都烂透了,都趴在大明这具已经僵化的身体上吸血吃肉。
等什么时候大明的血吸干了,肉吃完了,大明也就完了。
大明完了,这些当官之人大不了再换一具身体接着啃食血肉,要想改变他们这种习性,尽管朱由校来自后世,但他却拿不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面对这种局面,让他抓谁、杀谁?
“可有应对之法?”
“可抓几个跳得欢的出来放放血,也好震慑其他官员!”
“震慑得了一时,又如何震慑得了一世,可有长久之法?”
“皇爷,人心难测,厂卫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抓得住所有的贪官,也不可能管得住他们拿钱!”
“将李成梁家夷三族后,辽东的将领可有什么异常的反应?”
“据刘应坤传回来的消息得知,的确有不少的将领颇有微词,但也只敢在私下里抱怨,不敢明目张胆地出来挑事儿!”
“九边的军饷发运得如何了?”
“登莱的军饷已经在九月底都运到登州了,王敏政来信说,毛文龙亲自来登州要了半年的钱粮回去,而皇爷让卢象升组建的天雄军,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辽东那边的粮草黄运泰亲自运过去的,他本人也已经到了山海关。
蓟州那边的粮草,也已经运过去了,现在孙传庭正在监发到各处,自从孙传庭到遵化后,便开始了对遵化城的整顿,并正在招募训练巡抚标营。
宣府、大同与山西镇那边的粮草,孙阁老赴任的时候,已经带去了三个月的钱粮军械,剩下的要等到秋税征收上来后补足。
至于陕西四镇,因陕西今年大旱,外加路途遥远,目前还拖欠了三个月的饷银,争取明年开春都能够补上拖欠!”
“朱燮元接受起复了没有?”
“也不知道施阁老使用了什么法子,朱燮元这时候已经差不多到重庆了!”
“让兵部给石柱土司下一道任命下去,任命马祥麟为遵义副总兵,让他带着一营白杆兵参与镇压奢安之乱,并只受朱燮元的节制!”
“是,皇爷!”
“你刚才不是说挑一些跳得欢的出来放放血嘛,那就从这次调拨的军饷中挑一些贪腐最多的官员出来放血,正好补上明年年中军饷的不足!”
“皇爷圣明!”
朱由校自嘲道:“朕要是真圣明,就不会看着这些蛀虫不断啃食大明的血肉而拿他们没有太好的办法了!”
“皇爷,河道与漕运总督陈荐年事已高,他多次请求乞骸骨!”
“他今年多大了?”
“他是嘉靖二十四年出生的人,隆庆五年的进士,今年已经八十二了!”
这么老?
“既然年事已高,那就准了他乞骸骨的请求,此事让吏部按规矩办就是!”
“是,皇爷,不知该由谁接任合适?”
“王永光是不是还致仕在家?”
“是的,皇爷!”
“那就让他以户部尚书的名义总督河道漕运!”
“这...皇爷,张晓已经返回京城有段日子了!”
“现在年末户部的事情多,让他继续待在户部,明年开春朕有另用!”
“是!”
“刚才两位神医说的事情,注意保密,并要派人保护好两位神医,另外御药房要认真查一查!”
“皇爷放心,老奴明白的,那些敢犯下如此大逆不道的事情,老奴肯定不会放过他们!”
“好,下去做事吧!”
“是,老奴告退!”
魏忠贤走出南台后,整个人的脸色都是阴沉的,要不是皇爷命大,就被这些无耻的小人给暗害没了。
他们既然要弄死自己的皇爷,那他就一定要弄死他们。
很快,御药房掀起了一阵阵的腥风血雨,八位御医被抓了六位,提督太监、吏目与杂役也被抓得七七八八。
为了找到幕后黑手,魏忠贤亲自参与审问这些犯人。
但是很可惜,如破房子一样漏风的皇宫,魏忠贤疯狂抓捕御药房的消息还是很快被传了出去,那些知情的中间人逃的逃,消失的消失。
就连宫中牵连的一些其他宫女太监,也遭到了同样的下场。
这可把魏忠贤给气得半死,但又苦于找不到新的知情人,他只能拿这些御药房的人撒气。
与其同时,他还把气撒到了兵部、户部与工部等牵涉到军饷大案中的官员,其中有被崔呈秀顶替的前兵部尚书李春烨、户部尚书总督仓场的苏茂相、工部左侍郎张文郁等等一众倒霉蛋。
在拿下这些人后,朱由校又马上新任命了一批人,比如总督仓场由张晓兼任、工部左侍郎起复前工部尚书薛凤翔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