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9年11月,准备已久的红地运河工程开始施工,红地运河,是大明帝国给这个工程起的名字,实际就是苏伊士运河。
之所以叫红地运河,是因为它联通红海和地中海。
而且,奥斯曼帝国此刻还不知道后路被抄了。
红海北岸距离圣城耶路撒冷非常近,而另外两座圣城,麦加,麦地那,都在红海沿岸。
朱辰钰打算利用这三座圣城做文章,当然为了防止过早的打草惊蛇,或者激怒当地的信徒。女皇并没有直接发难。
她在等待机会,这个机会就是红地运河的挖通。
没有什么事是一千门帝国大炮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加一千门!
为了让大炮的射程延续到这里,运河的交通就非常有必要,可以说这是一个关键工程。
与此同时,北线明军势如破竹,打的奥斯曼土耳其节节败退。但离着奥斯曼土耳其的彻底溃败还差点火候。
奥斯曼土耳其终究靠着里海的舰队,与明军形成了对峙。
在此情形下,明军放慢了进攻外高加索地区的步伐,转而向西部的黑海挺进。
连克数座大城,明军直达刻赤,被一座海峡拦住去路,这里不是别的地方,刻赤海峡。
朱辰钰自然不知道刻赤海峡的战略地位,但以她的作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就是了,再深的沟子也有办法建桥通过。
两军作战,信息先行。
明军继续发挥技术特长,在亚速海东部沿岸开始布局无线电信号传输塔。此刻的大明帝国,在电学研究方面,一骑绝尘,
任何蓝星势力都无法与之匹敌,这项技术简直就是金手指,开了大挂。
仅凭此一点,奥斯曼帝国就没有资格跟大明帝国叫板。
凛冬将至,奥斯曼帝国不打算在这个时间反攻明军,失地已经达到12城,这让奥斯曼帝国高层震怒不已。但面对武装到牙齿的大明军队,奥斯曼人毫无办法。这是屈辱,百年未有的屈辱。
明军收缩防线,开始搜集资源,掳掠大批人口,这些人口一大部分是原有沙俄的住民,少部分是迁移而来的土耳其人,无一例外,全部拉去做工。
明军有三条物资运输路线,一是哈萨克金帐汗国境内的铁路线,一是朱自成的远征路线,再有就是南唐国朱聿建开辟的印度洋-阿拉伯海-红海航线。
特别是海上路线的开通,大大提高了明军的后勤补给能力。
明水师拥有五千吨级的铁甲舰,这种船是海上巨无霸,主要用途就是用于后勤补给。
这一时期,明朝海军不具备强大的舰船设计能力,铁甲舰还处于不断的摸索和改进阶段。即便如此,任何国家还是无法与之抗衡。
明水师深入红海,如入无人之境。沿海的船队,不论军用还是民用,只要看到大明国旗,都会敬而远之。
通过后勤补给舰的供应,大批粮食被运到麦加,麦第那两座圣城周边。给各地朝拜者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当然这些东西肯定不是用来帮助萨法维王朝改善人民生活的。
而是用来统治当地人的工具。奥斯曼帝国委派的官员已经被肃清,大明帝国帮助萨法维王朝重新占领了失地。
对于波斯萨法维王朝来说,依旧是谁的拳头大,就跟谁亲,大明帝国给的太多了,他们自然选择跟随大明。
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这些东方的来客对于他们的宗教信仰暂时没有任何想法,不会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那样,跟他们抢夺圣城控制权。
最起码不会随便拆改他们的清真寺。就这一点,赢得了信徒们的好感,支持明帝国的人还越来越多。
明帝国控制圣城的办法就是控制粮食和资源的流通,控制商业,并谋求矿产资源。
萨法维王朝一些仁人志士积极推崇与大明王朝的文化与技术交流。想要从中获得发展的机遇。但大明帝国并不希望他们掌握太多先进科技。
有些技术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此外还有武器禁运条款,大明帝国与萨法维王朝合作,开发了阿拉伯半岛的油气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权就是萨法维王朝用来与东方帝国打交道的重要抓手。
大明帝国通过对这些油气资源采取置换的方式进行占领和开发,兵不血刃就取得了矿产的使用权。
大明的条件对萨法维王朝来说,是难以拒绝的。
科技高速发展,各种好玩好用的东西让仍然处于封建时期的萨法维王朝贵族们享受到了极大的舒适。
而这一切都是明帝国的糖衣炮弹,他们腐蚀这些人,让他们耽溺于享乐。
明帝国在那里建立工厂,聘用当地人工作,并发放报酬,当地人很快尝到了甜头,没有封建领主再压迫他们,他们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食物和钱。
尽管如此,每一个民族总是有忧心前程的,某些人知道这是明帝国的阳谋,不断制造事端,呼吁抵制明帝国的经济入侵。
但是,效果甚微,在满足生存都是艰难异常的封建时代,谁会把注意力关注到那些看似虚无缥缈的所谓前途。
只要明天不挨饿,还能活下去,那就安然的享受每一天不好吗?非要在刀尖上行走吗?
朱辰钰知道什么叫做温水煮青蛙,每一个族群最容易攻破的不是他们的军队和长城,而是心防!而攻破心防最好的手段就是满足他们的贪婪,懒惰和欲望!
但与此同时,贪婪永无止境,那就需要用到武力镇压了。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女皇制定了对付这些封建帝国的策略。从人民内部瓦解他们,从人心最不设防的地方瓦解他们,没有战斗意志的勇士是一个空空的壳子。
女皇派遣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来集中开发半岛上的石油资源,大肆采集矿产,使得明帝国的生产力急速提升。
明帝国开始研制喷气式飞机!
大明21年,红地运河竣工,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研制成功。
南唐水师大规模进军红海,穿越红地运河,在地中海站稳了脚跟,兵锋直指圣城耶路撒冷。
奥斯曼土耳其即将走向衰落,他们在大明帝国南北夹击的布局之下,几乎完全失去了战略优势。唯一能做的就是收缩防线,在外高加索地区进行最后的抵抗。
强大的奥斯曼土耳其海军被困在黑海,失去了陆上补给之后,三个月内就分崩离析了。
五月,总攻开始,北线军队进军君士坦丁堡,南线的南唐海军和朱自成的陆军则吃掉了耶路撒冷,并以此为据点,进军其他重要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