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辰钰身居九五之尊之位,教导孩子的时间便少了许多,三个孩子都是交给林屏代为照看。
这林屏可不简单,别看是董彦的妾室,却是难得的才女,自幼修习琴棋书画,精研四书五经,尤其以书法和音律最为擅长!
这也是朱辰钰看上她的原因之一。是朱辰钰为老公亲自挑选的最佳二房。可惜这董彦福薄命浅,没这个好命!也可能是他的这两个女人太非同寻常,他真的无法消受。
按范斌说法,林屏华盖星入命,而朱辰钰则是紫微帝星入命,这俩人都属于王者的命运,也注定了她们孓然一身的结果,王者注定孤独。
而民间有云,华盖绕紫微,这也是林屏与朱辰钰相处十分融洽的原因,毕竟按星象来说,华盖星是为紫微星服务的!俩个星官是一个系统的老板和秘书的关系。
董彦的三个孩子也很有意思,老大董宁是林屏亲生,天性温和谦恭,博学强识,学习一流!
朱辰钰先是给安排了私塾先生启蒙,后来直接让三个孩子进了皇家高等学院少年班学习。
完全跟太子朱由淼不是一路,朱由淼是朱常淓三子,朱辰钰遵照约定,立朱常淓儿子为太子,也是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避免被人喷。
最后,朱由淼老死,终年七十八岁,那个时候朱辰钰还是女皇,稳稳当当的!这个可怜的娃,到死没能继承皇位。这是后话不提。
再说老二董华,继承了董彦的美貌,完全一副小奶狗的样子,性格比较温吞,但他跟董宁不一样,他这性格更应该说叫做女性化,就像董彦儿时得个乳名叫黄丫儿,他也很“矜持”!
最难以驾驭的就是老三董夏,完全继承了朱辰钰的女汉子脾气!做事天不怕地不怕,遇见事儿真敢上,董家庄的小孩儿公认她是孩子头头。董夏生性活泼好动,不爱看书,只喜欢舞枪弄棒,修习武艺,这个天赋活脱脱就是朱辰钰的翻版!
皇家高等学院少年班最出名的也是这三个孩子,不仅仅因为他们是女帝的孩子,而且因为其出色的表现,董宁,董华都是学霸,各科成绩全部前三。
而董夏出名的原因,则是因为,她是公认的少年班班花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特别擅长舞蹈,武艺也是出类拔萃,还好少年班不考武术,否则全得输给董夏!
在人们眼里,董夏就是翻版的女皇,除了那股爱学习爱钻研的劲头儿不像。其他各方面都很出色。
三个孩子接触的就是现代化的科技知识和部分传统国学知识,以现代化科技知识为主,也并没有太着重学习皇家礼仪,治国理政等知识。反倒是太子,单独设太子讲读一职,教他四书五经,皇家礼仪,治国理政等知识。
这样安排,朱辰钰一则让天下归心,二则让旧朝
的王爷和利益集团安心,而实际上,不出十年,以新学为代表的现代化强国思路就完全取代了封建王朝所拥趸的那一套礼治办法。
科技牢牢掌控在女皇嫡系集团手中,所向披靡,无坚不克,被称为帝国利刃。这柄利刃将整个蓝星刮地三尺,犁庭扫穴,各方人类势力不得不屈服于女皇的科技霸权。这也是后话不提。
自满清朝廷退出山海关之后,大明帝国迎来了一波高速发展,满清的八旗军再也无法威胁大明帝国分毫,大明周边的势力也变得出奇的乖巧,蒙古诸部,吐蕃藩王,南越以及暹罗等国再没人敢动大明的一砖一瓦!
他们早就听到传说了,大明帝国的皇帝换了个了不起的人!这个人在短短数年之内就把大明军队发展成了一支铁军。所用武器闻所未闻,威力极大,打的蛮横狂妄的八旗军溃不成军,满清皇族几近灭族!
这么大的局势动荡自然引起周边从属国的极大不安,中断数年的朝贡赶紧又捡了起来,大明帝国只是被某些人偷袭了,而不是彻底完蛋了!这些从属国十分忌惮,赶紧挑选了最昂贵的礼物,纷纷前来示好!
对于走马灯一样的来使,朱辰钰自然是欢迎的,伸手不打笑脸人嘛。不过,也有一家不讨喜,不但没有遣使前来纳贡,而且还缕缕进犯,这个家伙就是倭国了!
对此,朱辰钰十分震怒!除了让沿海明军加强防范之外,还让人写了一份国书,派人送到了倭国后水尾天皇手中,警告他管好自己的人,再若侵扰大明国土,一定给倭国一些颜色看看,勿谓言之不预也!
后水尾天皇回复很有意思,他说他管不了,手里没钱没兵,说了也没人听,如今的倭国,幕府大名说了算!
朱辰钰看完回信,气笑了,倭国的确需要她亲自收拾一下烂摊子!某些家族真的有些不知天高地厚了!
也不知道谁把这事儿传出去的,消息传到了郑芝龙耳朵里,他这心思就起了浪,他老婆就是倭国的幕府小姐啊,如果女皇要渡海征伐倭国,就那些大炮……他真的不敢想倭国被轰成什么样子!估计会是一片废墟吧!
郑芝龙赶紧上书,言说和为贵是咱华夏族的传统美德,搜肠刮肚的找些溢美之词来哄朱辰钰,目的只有一个,保持大明与倭国国际关系的和谐安定,绝对不可以兵戈相向!
朱辰钰很明白他心里的小九九,看完奏折是冷笑连连,和谐安定?你在想屁吃!倭国必须给拿下,他们的子民就是朕的子民,他们的国土就是朕的国土,你是不是忘了有句话叫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说到这个,唐王旗下的江南造船厂是不是该把铁甲舰的制造情况汇报一下了?
这之后两天的大朝会,朱辰钰就宣布了一项重大决策,由潞王朱常淓监国,担当摄政王三个月,她要亲临建设一线,巡视全国!
消息一出,举国哗然,皇帝还能这么当?放着清福不享,刚登基就让王爷监国?陛下就不怕他们谋朝篡位吗?这个先例要是一开,那还了得?你让以后的皇帝怎么做?
大明帝国一时间波诡云谲,对此事看法引起了巨大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