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爱卿还如此开心?”
“即便大唐与我国出现了叛乱分子,但这难道是值得高兴的事吗?”
“榜单结束后,你们都要深刻反思一下:自己是否有可能做出同样的事情!”
在听到这话的一刹那,众臣皆噤若寒蝉。嬴政继续冷笑,语气更加沉重:“哪怕孤已离世,我儿依旧能继承大统,治理好大秦!谁若存有二心,将受到最严厉的惩处——五马分尸,死无葬身之地!”
轰!
这一席话使得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寒战。以蒙恬为首的官员们立即跪倒在地,高声喊道:
“陛下!微臣绝不敢有逆反之心!愿为大秦奉献一切,鞠躬尽瘁!”
随着大臣们的呐喊,
嬴政才稍稍放松了些许,他轻点头并抬首望向天空,思绪飘渺间仿佛有所寄托……
与此同时,
另一边,在府邸之中独自一人的赢庆,抬头凝视着天际,愁眉紧锁。
心中充满了不安:
“谋圣榜已经公布了第七名了啊……”
“李斯和长孙无忌都上了榜,排名还不低呢!我心中的不祥预感为何越发强烈?”
“莫不是又要曝出什么不该暴露的东西?”
“应该不至于吧?唉……”
这让人心生疲倦的感觉啊!
此时,
都城内,
关于长孙无忌的命运已经尘埃落定。整个朝廷都被震惊到了。
武则天坐在龙椅之上,脸色数变:起初是惊愕、然后是犹豫、再是疑惑,直到最终变为惊喜。
“莫非……”
“金榜的含金量居然如此之高!”
“如今大秦、大唐和大明都已经登上了榜单,但前方还有五个名额……”
“绝对不可能像前三个榜单那样,由嬴政一人包揽前三!毕竟作为皇帝或太子,他的身边很难有能够登上此榜的谋士!这些谋士必须依靠潜力与战绩排名,即使他身边有谋臣也未必能上榜,因为没有随他征战天下的经历。”
“前面五个空位必然会有众多王朝竞逐……莫非……我大宋仍有再度登榜的机会?”这个想法让宋太祖自己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然而,很快他便展露笑颜,心中暗自庆幸。
如果真的能再次上榜,再也没有比这更令人欣喜的事情了!朝堂上下众臣闻言皆喜笑颜开,齐声附和道:
“陛下,请您放心,我大宋一定可以重返金榜!”
听到这样的话,宋太祖愈发激动不已。
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而此时,不远处的大魏国都城的宫殿中……
曹操正和其他文武大臣一起仰望着天空……当看到金榜第六位是来自大明的刘伯温后,众人大为惊讶!
仔细阅览关于刘伯温和他赫赫战绩的介绍后,所有人都愣住了!就连曹操本人也不由得呆住,瞪大的双眼久久无法移开视线,仿佛整个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钉住了一般!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
“刘伯温过去的战绩与功勋竟如此惊人!他几乎从零开始陪朱元璋打拼出了整个大明王朝,太难以置信了….”
曹操的眼神依旧呆滞,思绪似乎依然沉浸在那一份份惊心动魄的历史篇章里。他轻轻摇头,思绪终于在片刻之后回归。震惊之情仍未退去,反而更为感慨,脸上更是带着几分因自身王朝与这位伟大谋臣的成就相较之下所生出的愤怒。
“刘伯温最开始就是陪着朱元璋从无到有建立大明的首席谋臣!他为这个国家运筹帷幄,从小小几万兵马一直到建立起强大的大明帝国,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更何况,不仅仅是** 了一个王朝那么简单。”
“更要在** 元朝之后面对其他群雄争霸的挑战,并且最终赢得了这一切,创造了大明的辉煌基业!”
“刘伯温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大明开国功臣啊。”
说到这里!
曹操收回目光转头环视四周的文武百官,眼中略带一丝愤怒:
“人家是凭借一腔热血,在** 元朝、击败各路英豪之后建立了大明江山,我们呢?已经多少年三国鼎立了?
连个吴国、蜀国都没能解决,一直在僵持中徘徊…
简直是丢人至极!”话音刚落,文武百官纷纷低下头不敢再言,毕竟这确实是事实。
改写如下:
三国鼎立的局面延续了多少年,始终没有丝毫变化!
虽然地势使得进攻难以奏效,导致其他两国难以攻陷;但不可否认,局势一直未能有所变动。这时,曹操冷哼一声,决定不再呵斥众臣,而是改变话题,询问关于叛乱者的追捕情况。
“我们是否已将司马懿追回?”
此话一出,满堂官员再次陷入难堪的沉默。最终,一名大臣回答:“丞相,我们已经派出一万精锐士兵,分为十路人马追踪司马懿,可是目前仍未获得任何关于他的行踪,甚至连一丝踪迹都未曾发现。”
闻言,原本就怒容满面的曹操勃然大怒,愤怒到近乎失去理智,他咆哮道:“怎么可能连一点踪迹都找不到?你们吃的是什么干粮?给孤立刻再派三万人,分成二十路去捉拿司马懿!我非亲手将这谋逆之人绳之以法,砍下他的人头不足以消我心头之恨!”
此时在另一处——大明朝的京城之中,皇帝朱元璋坐在金碧辉煌的大殿里,而下方则是列阵的文武百官。天际被金色光芒所笼罩,同时刘伯温的名字及其成就在众人面前呈现出来,布满了整片天空,格外耀眼夺目。
众臣们一时震惊得目瞪口呆,心中满是复杂的情绪——震惊、惊讶和惊喜交错其中,尤其看到刘伯温排到了第六位时,情绪变得尤为激动。而在人群中的刘伯温起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旋即又显现出一丝失落之色,长叹道:“这也是命吧。”
朱元璋听到消息的一瞬间仿佛整个人定住了般,惊异地望着天际的金色文字。“居然只有第六名?”他内心无法平静,“凭什么不是第一!”对于朱元璋来说,刘伯温在他眼中是无可争议的第一智者,认为他在万朝大陆上无人能与之媲美。因此,得知这样的排名让他感到十分愤懑和不解,几近丧失了冷静。
要知道,在朱元璋的心中一直认定:若论计谋天下无双的刘伯温,至少要稳获前三,若是不能夺魁也是完全说不过去的。更何况现今大秦与大唐都在排行榜上且名次如此靠后,那凭他们大明的实力,本应毫无敌手。加之朱元璋对刘伯温极其有信心,取得好名次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而现在却只是名列第六!这种落差让朱元璋忍不住拍案叫绝:“岂有此理,简直胡闹!”
朱元璋愤怒地仰天咆哮道:“简直是无稽之谈,这金榜必定有问题!”他又补充道:“在朕心里,刘伯温一直都是绝对的第一!” “怎么可能会是第六名!?”
“朕坚决不服,绝不认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