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蕴蕴临走之前,还特意看看他们清理滩涂的速度。
这里可是一大片土地,而且海水稻种植不需要施肥,也不需要喷农药,简直不要太省事了。
而且,还高产。
到时候能收获很多粮食。
回家之后,她还很兴奋。
总感觉自己干了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
不久的将来,她也会像袁爷爷一样,凭借一己之力养活了很多人。
名垂千古。
想到袁爷爷,才想起来自己之前怎么就没想起来给他们杂交水稻呢?
她这里种子、化肥都有,为什么不试试呢?
她想去找旭子默,想起旭子默他们还在东海,直接去找了太后。
太后见沈蕴蕴,立刻激动地拉着她的手,问起海水稻的事来了。
沈蕴蕴事无巨细都跟她说了。
太后泪眼汪汪:“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一旦试验成功,那将来我们的百姓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了。”
沈蕴蕴笑着说:“我不仅有可以适应盐碱地的种子,还有其他的种子,也非常高,产量最高的亩产一千五百斤。”
“当真?”太后眼睛一亮。
“当然了,我就是来送种子的,得先育苗。”
“好好好。”太后亲自点了两名户部和工部的官员,并且带着侍卫,一起来到了城外的官田。
沈蕴蕴拿出种子来,亲自指导他们育苗。
之前她并不知道,唐元他们现在种植水稻还全都靠撒播的。
水稻需要移植才能高产。
所以插秧这种又苦又累的活儿必须要推广出去啊。
看到网上有人吐槽插秧有多累,说他为了躲避插秧,很努力地上学,结果四年本科出来,照样去给人当牛做马,还没了自由。
看着挺好笑的,笑着笑着又感觉挺辛酸的。
户部和工部的官员没想到他们躲过了皇上,却没能躲过太后。
赋税这些本来是户部的活儿,至于为什么非要拉上工部,是因为屯田司隶属工部。
现在要用官田搞试验,屯田司必须有人在场才行。
不仅这样,他们还从当地的村民里选拔出几位很有经验的农人,让他们来干活。
农人几番欲言又止。
沈蕴蕴说:“老伯,有什么话你直接说。”
“种子撒的太稠了,到时候是不结籽儿,只长苗,苗也细弱,稍微有点风就倒了。”
“这个以后还会移植,你只管按照我说的来就行。”
那老伯虽然还有很多疑问,但还是听命行事。
城外的官田还是有数的,沈蕴蕴还让屯田司的人多划一些田地出来。
她要推广杂交稻,肯定都要上等田地,粮食高产,老百姓们才肯心甘情愿地种。
当然,现在也心甘情愿,因为不需要他们出种子。
现在的老百姓手里虽然有些田地,但也没有绝对的使用自由权。
有一些田地,官府会强制他们种某些庄稼,这跟物资匮乏有关,必须要做调度才行。
其他的田地,老百姓可以自主,想种什么就种什么。
杂交水稻的种子下下去之后,沈蕴蕴又组织工部和户部的相关的官员进行学习。
当然,沈蕴蕴自己是不懂种地的,但她可以下载视频,让他们对着视频学。
她不会不要紧,工部和户部已经责任到人,他们懂得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