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话音未落,众人的目光已经看向姬俨了。
姬俨神态自若地走上前,似乎只是当成是一次寻常父皇给他出题让他解答一般。
即使如此,众人也知道这其中有着别样的意思。
三首诗,三个女子,让太子殿下选择出最好的一首诗,言下之意不就是选择出最好的那个女子吗?
“儿臣遵旨。”姬俨规规矩矩地说道。
众人都屏息凝视。
姬俨拿起诗作端详,一字一句地念出来:“咏荷其一,碧水悠悠映日长,荷风送爽满池塘......”姬俨念完,微微颔首,似乎对这首诗颇为满意。
底下的人都在小声交流猜测这是谁作的诗。
“这是谁写的?”宋沅薇小声问宋绯茹,“是你吗?”
“不是我。”宋绯茹摇摇头。
安乐公主不动声色地靠过来,小声在她们耳边说道:“这是临嘉写的。”
安乐公主在她们写诗的时候一直在场上晃悠,自然也记住了一些人写了什么。
宋沅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又迅速恢复了平静。她看向宋绯茹,似乎是想从她的脸上找到一丝情绪的变化,但宋绯茹只是淡淡地笑了笑,并无太多反应。
“原来是临嘉郡主的佳作。”宋沅薇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叹。
她知道临嘉郡主自幼便才情出众,能写出这样的诗也在情理之中。
安乐公主见两人都没有太过惊讶或失落的神情,心中微微有些讶异。她原本以为,当得知这首诗是临嘉所写时,宋绯茹和宋沅薇至少会有一丝失落或不甘,但此刻看来,她们似乎都比她想象中更加淡然。
“还有两首呢,她可不一定最佳。”安乐公主自说自话道。
只见姬俨放下那首诗,又拿起另一份:“颂荷......此间仙子凌波步,胜却人间万种芳。”
“这又是哪一位写的?”宋沅薇偏头问安乐公主道。
安乐公主用眼神示意,宋沅薇顺着她的眼神看过去,就是站在旁边的宋绯茹。
“自然是你的二妹妹。”
宋绯茹听到姬俨念出这首诗的时候,已经抬头视线穿过众人的落到那个念诗的人身上,眼睛里闪过一丝激动和紧张,但是很快被强大的意志力打断,变成面无表情。
“不愧是二妹妹,写的太好了。”宋沅薇竖起大拇指,小声对宋绯茹说。
宋绯茹浅浅笑了一下,没有说话。
“荷,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姬俨抬头不经意地朝这边看了一眼,又拿起另一首,“清波映荷颜,翠盖舞碧天......”
姬俨念完这首续写的五言绝句,目光再次落在宋绯茹身上。
宋沅薇察言观色,小声问道:“这是莫非也是二妹妹的?”
“嗯。”宋绯茹微微点头,目光还是和姬俨交汇,仿佛一眼万年。
“太厉害了。”宋沅薇忍不住赞叹。
“不愧是本公主看重的嫂子。”安乐公主嘻嘻笑笑说道,还拍拍宋绯茹的肩膀,“放心吧,皇兄肯定选你。”
这句话被旁边的临嘉郡主听到了,视线扫了过来,安乐公主不屑地朝她吐了一下舌头,临嘉郡主对她翻了一个白眼。
“公主这么不喜欢临嘉郡主啊?”宋沅薇看这个场景,忍不住问道。
“一个郡主,不过是在皇祖母身边呆了久了一点,天天就仰着脖子看人,眼高于天,还当自己是公主呢。”安乐公主看不惯她的清高样,所以对她非常没有好感。
宋沅薇看她十分不屑的样子也不敢说什么,这两个人一个当朝公主,一个太后最宠爱的郡主,她可不敢得罪。
就在这时,姬俨已经看完了三首诗,正准备开口说话。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他身上,期待着他的评价。
“三首诗各有千秋,难以取舍。”姬俨缓缓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认真,“但若真要挑选一首最好的,儿臣认为,还是这首《颂荷》最为出色。”
大家的目光随着姬俨的话音落下,纷纷投向那幅被选中的《颂荷》诗作,心中都好奇着这究竟是哪位才女的佳作。
“诸君以为呢?”皇帝没有直接回应姬俨的话,而是看向众人。
“太子殿下所言极是。”众人齐声回道。
“是你啊二妹妹!”宋沅薇惊喜地拉住宋绯茹的手。
安乐公主十分志得意满地挑衅临嘉郡主:“你看吧,本公主说过了,必然是宋二小姐的最好。”
临嘉郡主脸色十分难看地瞪了一眼安乐公主,冷笑道:“不过是一首诗而已,谁输是谁赢还未可知。”
“才华比不过人就不要狡辩了。”安乐公主嘻嘻笑道。
“你.....”临嘉郡主怒急,但是顾及到前面就是皇帝皇后,她不敢冲动,于是努力深呼吸平复心情。
宋绯茹心跳如雷,但是还是表面上装作十分镇定地说道:“陛下还未赞同。”
“好,好,好。朕也是如此想的。”皇帝等所有人都安静下来了,才开口笑道,“这三首分别是谁作的?”
宫人缓缓地走上前来,手中拿过诗作,翻到背面将糊住的名字显现出来。
太监尖细的嗓音回荡在整个水榭之中:“回陛下,《咏荷其一》是临嘉郡主所作,《荷》乃是宋相的二小姐宋绯茹所作......”
“那最佳的那首呢?”皇后问道。
宋沅薇和安乐公主站在宋绯茹一左一右,激动地看向宋绯茹,等待宋绯茹的名字念出。
京城所有才女汇集于谧荷水榭,选出三首最佳的诗作,其中有两首都是一个刚刚回京不久的相府庶女所作,这种天赋和才气堪当京城第一才女。
宋绯茹似乎马上就要摆脱前世的难堪和羞辱,从此迎接一个灿烂向上的未来。
太监翻过那一页诗,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开口。
“《颂荷》乃是......相府大小姐宋沅薇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