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雍正话锋一转,继续问道,“此次功臣之家适龄女子入选宫中者有哪些?朕欲借此机会表达对功臣们的嘉奖。”
“臣妾谨遵圣意,按照皇上所言,精心挑选了两位佳人,一位是出自督察院御史瓜尔佳鄂敏之家的嫡长女——瓜尔佳文鸳,另一位则是骁骑营副统领黎斌之妹——黎萦。”
“此二女皆具美貌、温婉贤淑之德,实乃人中翘楚,现特呈于御前,请皇上定夺。”皇后毕恭毕敬地说道。
雍正皇帝微微颔首,表示已明其意,缓声道,“瓜尔佳氏乃满军镶黄旗,而黎氏出身汉军旗,如今宫中,满军旗的嫔妃尚显稀少,添一人倒也无妨。”
皇后闻听此言,轻声问道,“那么,皇上欲赐予瓜尔佳氏何等位份呢?臣妾斟酌良久,觉得‘祺祥’二字颇为合适,可作封号之用。”
雍正略加思索,随口道,“嗯,那就封瓜尔佳氏为祺贵人吧,安排她入住景阳宫,待十一月初一日入宫。”
语罢,他似乎对这件事并不十分在意,神情显得有些淡漠。
接着,皇帝转头看向皇后,继续说道。“至于黎氏的安排……皇后啊,还是让她入宫吧!”
“毕竟她兄长黎斌也是朝廷的有功之臣,若不纳其妹入宫,恐伤了功臣之心。”
皇后连忙应道,“皇上英明,臣妾以为,可册封黎氏为祥常在,并赐予她启祥宫东配殿丽景轩作为居所。”
“如此安排,想来必能令各方满意。”
“甚好,一切事宜便交由皇后妥善处置吧。”雍正皇帝挥挥手,表示不在意皇后如何安排。
皇后躬身施礼,答道,“臣妾领旨,定当竭尽所能,不负皇上所托。”言罢,她缓缓的坐在椅子上。
这时,甄嬛见雍正心情还算不错,便借机开口道,“皇上,臣妾想着,襄贵人此番也算得上是立了大功一件,您可有想好要给她什么赏赐吗?”
雍正看向甄嬛,微微蹙眉,直接说道,“贵人曹氏,揭露年氏罪行有功,特晋为嫔位,十一月初一行册封礼。”
曹琴默听后,心中大喜,赶忙跪地叩谢皇恩,感激涕零地说道,“谢皇上恩典,臣妾定当尽心尽力侍奉皇上,不辜负皇上的厚爱。”
然而,甄嬛和曹琴默两人的眉眼官司,都被雍正看在眼里。
他自然明白甄嬛和曹琴默之间的那点小心思,但此刻的他并不在意。
毕竟,如今的年羹尧已不再是威胁,而曹琴默无论是否背叛年世兰,都注定活不久了。
事实上,早在之前,雍正就已经与太后商议过,决定让曹琴默“病逝”。
这样一来,既能解决掉这个麻烦,又不会引起太多人的注意,至于甄嬛,虽然她有些小聪明,但只要不触及到自己的底线,雍正还是愿意纵容她一下的。
数日之后,紫禁城传来一条消息,犹如巨石入水激起千层浪。
雍正听闻后勃然大怒,怒不可遏地将手中的茶盏狠狠摔向地面,碎片四溅,仿佛象征着他心中的愤怒。
事情的缘由竟是这样:年羹尧被贬守城门之后,竟然毫不顾忌地穿上了雍正赐予的黄马褂,公然炫耀般地出现在城门口。
如此招摇过市,引发无数流言蜚语,一时间满城风雨。
这一行为无疑令天下人对雍正产生了疑虑和误解,认为他是个薄情寡义、心狠手辣的君主。
盛怒之下,雍正果断下达旨意,赐予年羹尧自尽,并下令处决年富,其余诸子若年满十五岁,则流放至边疆戍守。
纵然年世兰在养心殿外苦苦哀求,声泪俱下,但终究无法改变这一决定。
随着年羹尧之事尘埃落定,按照律法,雍正理应赏赐功臣。
于是乎,他降下圣旨,晋升甄远道为正二品吏部尚书,同时兼任督察院左都御史。
甄嬛得知父亲升官的喜讯后,心中了然,自己距离妃位已然不远。
毕竟,如今的仪妃之父也不过是正三品的光禄寺卿罢了。
现在的甄嬛可谓是风光无限,即使是在日常请安的时候,甄嬛也不再像以前那样低调谦逊,而是一改往日的气质,端起了一宫主位的架子,稳稳地坐在敬妃身旁。
她时常会用嘲讽或讥笑的语气针对苏蓁蓁,似乎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展示自己的权威和优越感。
然而,此时风光无限的甄嬛并没有察觉到,她曾经最好的姐妹沈眉庄正在逐渐疏远她。
自从甄嬛向雍正进言扳倒曹琴默立下功劳之后,沈眉庄心中对甄嬛的感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她开始觉得甄嬛变得越来越有心计、有手段,不再是那个单纯善良的甄嬛了。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就来到了雍正四年的十一月初一。
今天对于皇宫来说是个特别的日子,因为祺贵人和祥常在两位新人要入宫了,同时也是襄嫔的册封礼。
自从搬到长春宫主殿后,襄嫔内心深处的野心被激发了起来,她渴望能够更进一步,爬上更高的位置,为温宜博个好前程。
当甄嬛前来给她送礼时,顺便暗示让她出手除掉年世兰。
襄嫔听后,确实动心了。
虽然,明白雍正对年世兰还有情意,但她也知道,如果年世兰不死,她绝对无法在往上爬。
第二天清晨,阳光明媚,微风轻拂。
景仁宫内,众多嫔妃们齐聚一堂,各自穿着华丽的服饰,妆容精致。
昨日,祺贵人刚刚入宫便获得了侍寝的机会,这让她心中充满了得意与骄傲。
当她踏入长春宫,向皇后请安时,脸上那一抹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格外引人注目。
只见她身姿婀娜地走到皇后面前,微微躬身施礼,“给皇后娘娘请安,各宫姐姐请安。”
皇后微笑着点了点头,示意祺贵人起身。
然而,就在祺贵人起身的瞬间,她迫不及待地先行答道,“谢皇后娘娘。”声音中透露出一丝难以掩饰的兴奋。
一旁的苏蓁蓁注意到了祺贵人的举动,她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位美丽动人的美人,轻声赞叹道,“祺贵人,果然生得貌美。”
听到这话,祺贵人的脸上立刻绽放出灿烂的笑容,她谦虚地回应道,“仪妃娘娘谬赞了,论美貌嫔妾还是不如您的。”
苏蓁蓁轻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好笑,“祺贵人真会说话。”
然而,祺贵人的嘴角虽然挂着得体的笑容,但她的目光却不时地扫向苏蓁蓁,眼神中流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嫉妒。
她心里清楚,如今在这宫中,除了玉嫔之外,就数仪妃最为受宠。
不过,她坚信自己入宫后定能超越玉嫔和仪妃,赢得皇帝更多的宠爱。
此时此刻,皇后轻声细语地道出,“两位妹妹初入宫中,对居住之所是否感到满意啊?”
祺贵人和祥常在二人立即俯身施礼,异口同声回答道:“嫔妾心满意足,承蒙皇后娘娘关爱有加,嫔妾感恩戴德。”
然而,祺贵人内心却暗自有了盘算,她深知在这深似海的后宫之中,唯有尽快得到皇上的恩宠,并怀上龙裔,方能稳住根基,立于不败之地。
相较之下,祥常在则表现得更为谦逊低调,她清楚明白自身的地位与身份,只希望能在这宫廷内平平安安地度过每一天。
请安仪式结束之后,各个宫殿的妃嫔们陆续离开。
祺贵人返回景阳宫,开始精心谋划如何能够引起皇上的关注。
而祥常在则静静地待在启祥宫内,专注于刺绣,默默地等待着命运的安排。
至此,后宫的斗争方才揭开序幕,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