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工,真是太了不起了。”
“您过奖了,这都是建筑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功劳,我只是动动嘴皮子而已。”
安田博士谦虚地说道。
因为这座大楼只是为了进行隔震设计的测试而建造的,所以,在建造过程中,可以省略很多不必要的环节。
这座大楼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测试它能否抵御人工地震带来的巨大冲击。
因此,大楼内部的电力、水管、以及室内装修等都被省略了。
但这座大楼在建造过程中,却应用了安田博士开发的各种隔震设计技术。
从最初的设计,到建筑结构和框架的搭建,每一个环节都以抵御人工地震带来的冲击和震动为核心目标。
“对了,你们打算如何制造人工地震?”
“过去,大规模制造人工地震的方法,是在地下深处埋设核弹,然后进行远程引爆。”
“核武器……”
听到安田博士的话,我们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在美苏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都曾经计划利用核弹制造人工地震,来摧毁对方的城市。
这不是公开使用核武器,而是一种秘密行动和恐怖袭击。
苏联的目标是美国的中心城市纽约,而美国国防部则计划袭击苏联的首都莫斯科。
但要实施这项计划,需要克服很多技术上的难题,而且风险极高。
随着冷战的结束,这种秘密计划也被废弃了。
但当时的技术和经验却被保留了下来,并被应用于探测和评估地下核试验的规模。
看到我们的反应,安田博士笑了笑。
我知道,安田博士不可能为了制造人工地震而使用核武器或类似的武器装备。
而且,即使他想用,他也弄不到这些东西。
“过去,由于人工地震制造技术和理念的落后,才会出现那种简单粗暴的方案,但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了。不过,现在日本的抗震研究所和地震研究所,依然会在实验室里搭建小型模型,然后用机器模拟地震,来进行抗震实验。但这种方法无法模拟出隔震设计测试所需的强震和人工地震。”
“那日本的那些地震研究所,能用小型设备制造出多大的地震?”
“首先,那些设备的体积都很小,而且只能模拟出机械震动,所以,它们能制造出的最大震级也就 7.0 到 7.5 级左右。当然,这个震级范围已经涵盖了日本历史上发生过的地震,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但对我们来说,这远远不够。小型模型的模拟实验,无论做得多么精细,都无法与真正的大规模实验相比。”
安田博士一边回答,一边望着眼前的实验大楼。正如他所说,在国土狭小的日本,进行地震实验有很多限制。
虽然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但他们没有像美国内华达沙漠这样广阔的试验场地。
在这里,安田博士可以进行他想要的大规模实验,但在日本,这从一开始就是不可能的。安田博士对此一直耿耿于怀,直到他来到美国,这个问题才得以解决。
“这次实验,我们将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来制造人工地震。我已经在这栋大楼的地下,安装了我在美国研发的共振波发生器。当然,这个装置距离大楼有几百米的距离,我们还为它配备了专门的电力供应和配电设施。”
安田博士继续说道。
建造一座大型实验大楼来进行隔震设计测试固然重要,但制造人工地震同样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为了攻克这个难题,安田博士已经研究了多年,终于找到了突破口。
那就是共振波发生器。
共振是指声波或震动中的多个频率和震动叠加在一起,产生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强大震动。
然而,人为地控制这种现象,并将其转化为一个巨大的震动波,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安田博士的研究,最终将这个想法变成了现实。
“这次实验,我们将模拟 9.5 级地震。震动范围设定为半径 2 公里左右。这是目前这台共振波发生器所能达到的最大功率。”
“这可是人类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超强地震啊。”
我对安田博士说道。
他的脸上充满了自豪和决心。
9.5 级地震,代表着可能出现的最强地震和最糟糕的灾难场景。
如果在这场超级地震中,这座大楼能够毫发无损地屹立不倒,那就足以证明隔震设计的实用性了。
“我非常期待三天后这场历史性的时刻。”
“这一切都要感谢您和‘韩星开发’公司的支持。”
安田博士点头说道。
向我们介绍完实验计划后,安田博士回到了他的团队身边。
三天后,一切就将见分晓。
我转头对金泰天说道:
“目前的安全保卫工作做得怎么样?”
“我们已经对阿隆维尔的所有技术人员、建筑工人和其他人员进行了严格的审查。当然,接下来会有很多媒体记者和电视台的采访团队过来,我们也会对他们进行身份核实和安全检查。”
“辛苦你了,金泰天。”
安田博士团队和其他人都希望这场实验能够取得成功,因为这项技术将会给建筑行业带来一场革命。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这一幕。
也许有些人会害怕隔震设计测试的成功。所以,我才派金泰天来阿隆维尔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不过,阿隆维尔位于荒凉的内华达沙漠深处,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优势。
因为这里交通不便,即使有入侵者想要潜入,也很容易被我们提前发现。
“室长?,我觉得,比这场测试更激烈的,是测试成功之后,我们将要面对的挑战。”
“你说得对。据我了解,日本政府官员和日本的那些地震协会和机构,大部分都认为安田博士的实验会失败。”
“看来,在他们眼里,安田博士就是一个威胁他们权威和地位的眼中钉。我真想看看,等到安田博士的实验成功之后,他们会是什么表情。”
金泰天冷笑一声,说道。
安田博士团队的公开测试日期越来越近了。前来阿隆维尔的媒体记者和电视台采访团队也越来越多。
大部分媒体都开来了自己的转播车。
不仅如此。
哒哒哒哒!天空中传来一阵熟悉的轰鸣声。
两三架采访直升机在阿隆维尔的上空盘旋着。
这些直升机来自美国三大电视网 cNN、Nbc 和 Abc。直升机上的摄像师们正在不停地拍摄着地面的景象。
我已经提前在美国的媒体和电视台进行了公关和宣传工作。
因此,随着测试日期的临近,各大电视台都推出了关于这次实验的专题节目,并邀请了专家和嘉宾进行讨论。
对美国人来说,地震不像对日本人那样,是一个感同身受的话题。
但美国西部也曾经发生过几次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所以,美国人对地震的关注度也很高。
“日本那边虽然嘴上说着不在乎,但还是派了不少记者过来啊。”
吴海成指着停在测试场地附近的日本 NhK 电视台的转播车,说道。
面对安田博士团队的这次测试,日本政府和日本学术界表现得非常冷漠,似乎想要刻意淡化这件事的影响。
一直以来,日本都自诩为地震和抗震技术领域的领头羊。但现在,一项日本从未尝试过的历史性实验,却在美国成功进行了。
日本地震协会和日本的那些专家学者们,纷纷在电视和报纸上对安田博士进行抨击。
甚至有几个学者公开宣称,安田博士只是一个不入流的三流学者,甚至是一个骗子。
面对日本学术界的这些攻击,安田博士并没有感到愤怒。
他决心用实验的成功,来证明那些人的错误。
我很感谢安田博士和他的团队,在面对日本学术界的攻击时,依然能够保持冷静,不受他们的影响。
我一直相信,他们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坚定的意志。
我相信,等到这场历史性的实验取得成功之后,日本的那些专家学者们,再也不敢小看安田博士了。
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安田博士。
虽然日本学术界对安田博士和他的团队充满了敌意和攻击,但日本民众的反应却截然不同。
在朴光石的运作下,日本《朝日新闻》刊登了一篇关于安田博士的报道,详细地讲述了他在日本遭受的不公平待遇和侮辱,以及他最终选择离开日本的原因。
这篇文章引起了日本民众的广泛关注,舆论开始转向批评日本政府和日本学术界。
在日本国内舆论的压力下,NhK 电视台和其他几家日本知名电视台和媒体,也纷纷派出了采访团队,前来阿隆维尔进行采访报道。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 cNN 新闻的比尔·摩根。我们现在正乘坐采访直升机,在阿隆维尔的上空盘旋。再过一会儿,这里将会进行一场震惊世界的历史性实验。正如大家所知,来自日本的安田博士和他的团队,将在这里测试他们研发的一种全新的抗震技术——隔震设计。据安田博士团队介绍,如果实验成功,采用隔震设计的建筑物,即使遭遇 9.0 到 9.5 级的特大地震,也能安然无恙。目前,安田博士团队的研究工作得到了洛杉矶一家名为“韩星开发”的综合性建筑公司的支持,这家公司为这次实验和隔震设计的研究,投入了巨额资金。]
记者介绍完情况后,摄像机镜头转向了从空中拍摄到的阿隆维尔和周围的测试场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矗立在荒原中的一座 30 多层高的大楼。
这次的实验,不是在实验室里用小型模型进行模拟,而是动用了一座几十层高的大楼,这给观众们带来了巨大的视觉冲击。
实验大楼的周围,还搭建了许多其他的设施。此外,还有不少人从各地赶来,想要亲眼目睹这场实验。
“这简直就像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宇航局发射登月飞船阿波罗时的情景啊。就像美国宇航局发射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时那样,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吴海成的脸上写满了兴奋。
我们一边检查着安田博士团队的实验准备工作,一边看着电视上的新闻报道。正是 cNN 新闻的报道,才营造出了如此热烈的氛围。
我还用平板电脑,观看了日本 NhK 电视台的实时直播。
不出所料,NhK 电视台的记者们,正在对这次实验进行专题报道。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
接下来,就看安田博士的表现了。
根据与我合体的 AI 哈西的分析和评估,安田博士的实验成功率高达 95% 以上。所以,今天的测试,将会是对这项技术的最终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