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原福王府内,清廷努尔哈赤第十二子,和硕英亲王、靖远大将军阿济格,手里紧紧攥着一叠刚收到的密报,目光如炬,紧紧盯着面前站着的两人。
“陈墨,夏军的火器样品怎么还没到洛阳?那二十万石军粮也没个影,你们到底是怎么办事的?”阿济格声音低沉,隐隐透着怒火。
下首站着的一名高大汉子赶忙俯身跪地,惶恐道:“回主子爷,奴才该死。奴才本都安排好了,东西也都起运了,可谁能想到,夏军突然出兵汝州,把这些物资堵在了南阳府。”
这陈墨,正是清廷新组建的粘杆处三等侍卫,专门负责刺探中原地带夏军的情报。
他常年在南阳府活动,成功策反了驻军南阳府的南明汝蔡总兵刘洪起,还多次派人潜入夏军境内,搅得鸡飞狗跳。
夏军辖下汝宁府的骚乱,就是他一手策划和支持的。
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搞到原左良玉军存于武昌的二十万石军粮,还有夏军那威力巨大、犀利无比的火器样品,千难万险才运到南阳府刘洪起的地盘。
这可不是小事,二十万石粮草,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其中牵扯的人脉关系更是错综复杂。
特别是那夏军新式火器,可是摄政王多尔衮指名要的东西。
陈墨怎么也没想到,就在他大功告成的关键时刻,夏军突然出兵袭击汝州,还派骑兵一路向潼关方向疾驰,一下子就切断了物资运往洛阳的通道。
他只能无奈另寻办法,重新谋划。
“那南阳的刘家怎么样了?军队撤出南阳了吗?”阿济格又追问。
“回主子爷,刘家几兄弟被夏军用毒害死好几个,现在就剩老二刘洪超带着刘家大军撤往潼关,打算进陕西和咱们清军汇合。可在南阳境内的西硖口,被夏军追上了,刘洪超只带着七八千人逃到了陕西的商城,正往洛阳赶来呢。”
“哦?”阿济格微微一惊,“这夏军的毒这么厉害?五个毒死四个?”
“听说有封毒信误打误撞毒死三个,他们自己又内讧,杀了一个,就老二运气好,逃出来了。”
阿济格看了眼手中的密报,心里“咯噔”一下,脸色骤变,急忙对身边伺候的下人吩咐道:“本王要淋浴更衣,赶紧去准备!”
说完,便扔下堂下两人,匆匆往后堂走去 。
英亲王阿济格脚步匆匆,袍角带起一阵风,眨眼间便消失在殿门之外。
陈墨与清军大将图赖并肩僵立,眼睁睁瞧着这一幕,四目相对,眼中满是无奈与惶然。
他们大气都不敢出,更别说表露不满了,只能像两尊木雕般,在空旷冰冷的大殿内,静候着命运的下一次安排。
不知过了多久,阿济格终于从后堂施施然走出,洗漱之后的他,神色舒缓,却依旧带着上位者的威严。
他目光如炬,先是落在陈墨身上,声如洪钟:“陈墨,那批粮草和摄政王要的东西,你务必尽快弄出来。若需军队协助,莫要犹豫,直接向本王开口。”
话落,他又看向图赖,转身大步走到舆图前,手指重重落在白沙和伏牛山两处,
“图将军,你将军队重点部署在这两处,全力接应陈墨的物资运输,不得有失!”
图赖与陈墨立刻跪地,领命后小心翼翼地退下。
陈墨一回住处,下属便匆匆上前,附在他耳边低声密语几句,随后迅速离去。
陈墨神色一凛,立刻换上一身寻常百姓的粗布衣裳,从后门悄然溜出。
他穿梭在街巷之中,身形时快时慢,像一只警觉的夜猫,每走几步,便警惕地停下,回头张望,生怕被暗处的眼睛盯上。
很快,他来到一处略显陈旧的宅院耳门前,抬手轻轻叩击。
门后传来一声低沉喝问:“何人?”陈墨压低声音,沉稳回应:“君自故乡来!”
对方稍作停顿,接着问道:“寒梅着完未?”
暗号无误,门“吱呀”一声,缓缓拉开一条窄缝。
陈墨眼疾手快,一闪而入。门内探出一个脑袋,左右快速扫视一圈,确认安全后,又迅速将门合上。
“陈大人,您可算来了。”刚踏入屋内,一个沙哑如破锣的声音,从昏暗的角落幽幽传来,让人脊背发凉。
“嗯,你怎么跑到洛阳来了?”陈墨自顾自拖过一把椅子,一屁股坐下,急切问道,“那边的物资,如今情况如何?”
只见那人全身裹在一件宽大的黑色斗篷里,脑袋也深藏其中,根本瞧不见面容,只能大致看出身形瘦小。
他伸出手,端起桌上茶杯,缓缓送入口中,动作慢条斯理。
袖口滑落,露出手背上若隐若现的莲花图案,透着几分神秘诡异。
“尚好。”那人放下茶杯,不紧不慢道,“不过,你们之前承诺在山东划一地给我们,这话,可还算数?”
“先生何必多疑?我们连那批粮食和火器的影子都还没见着。”陈墨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
“算数便好,若不算数,我们自己去取便是,大不了多费些手脚。实在不行,再找周云合作,也不是不行。”
那人的声音粗粝难听,听得陈墨心里一阵厌烦。
陈墨不屑地撇了撇嘴,冷哼道:“先生就别拿这话吓唬我了。只要按约定,让我们安全拿到东西,青州自会双手奉上,绝不食言。”
“我倒有个建议。”那人身子前倾,声音压低,“你们可在东路发动猛攻,吸引夏军的注意力,好为我们的行动创造些便利。”
陈墨点头应下,心中的好奇却愈发浓烈,忍不住问道:“那批物资究竟藏在何处?那么大一批东西,夏军翻了个底朝天,竟丝毫线索都寻不到!”
“现在还不是透露的时候,等事成之后,我自会一五一十告知陈大人。”那人卖了个关子,语气笃定。
两人又就诸多细节反复商讨,直到烛火摇曳,陈墨才起身告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