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纪承安在京府里任同知,与云清起既是同僚又是好友。两家关系很好。
纪承安的儿子纪常平比云瑞书大一岁,因为出生时早产,从小就体弱多病,长到十岁了还没有出过家门。
出事的那天晚上,纪承安的儿子再次发病。他派人去请了大夫上门诊治。
经过近两个时辰的医治,儿子的病情终于稳定下来。
此时大雨已停歇,纪承安亲自将大夫送上了马车。
等大夫走后,他回头就看到了蜷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的孩子。
他赶紧让人把孩子抱回家中,到了家里才发现这是云清起的儿子云瑞书。
云瑞书此时已经昏睡过去。
纪夫人伸手一摸,孩子竟然还发起了高热。
幸好家中什么药都有,纪承安就让人煎了退热的药与云瑞书服下。
纪承安不知道这孩子身上究竟发生了何事,为何会出现在自己家门口?
看看天色也太晚了。就想着等天亮了去云家问问,说不定是被他爹教训了,偷跑出来的。
两夫妻本来还要照顾自家儿子,刚好就一起照顾了,两人守着两个孩子一直到天明。
翌日一早,纪承安用过早饭,去上值时绕到云府门口,准备叫上云清起一起,顺便告诉他儿子在自己府上。
谁知他还没走到云府门口,远远的就看到了一群气势凛然的士兵将云府围了个水泄不通。
纪承安大为震惊,不知道发生了何事。急忙让身边跟随的小厮去围观的人群里打听。
小厮惊慌回来禀报,昨日夜间,云府一家老小几十口人全部遇害,无一幸免。
纪承安瞬间觉得毛骨悚然,浑身冰冷。云清起这是得罪什么人了吧?
他想起了如今还躺在府中的云瑞书,也无心去上值了。让小厮去府衙告了病假,就急急忙忙的转回了家。
两夫妻提心吊胆的看着幽幽醒来的云瑞书,听着他断断续续浑身颤抖着哭诉着昨天晚上发生的一切。
尽管再不忍心,纪承安还是告诉了云瑞书云府被灭门的实情。
听完之后,云瑞书悲痛欲绝,又一次哭的昏了过去。
纪承安不敢去请大夫,只得根据平时学习的一些药理知识自己配了点药,煎好后给他服下。
直到两天后,云瑞书才苏醒过来。
而此时街上已经传遍,云清起九岁的儿子被凶手砍成了两截,死状残忍无比。
纪承安知道,死的那个人就是顶替云瑞书死去的云府小厮薛成。
从那之后,云瑞书就留在了纪府。
历经此次劫难,云瑞书宛如脱胎换骨一般。
曾经对读书毫无兴趣的他,却整日端坐于自己的房间,努力刻苦地读书写字。遇到不懂的地方,便虚心向纪承安求教。
一年后,纪承安的儿子纪常平终究未能战胜病魔,带着父母满心的期望与无尽的酸楚,悄然离开了这个世界。
从此,云瑞书便成为了纪承安的儿子纪常平。
纪承安对外宣称,儿子一年前偶遇一位云游四方的神医,经过长达一年的精心治疗,如今身体已然痊愈。
就这样,纪承安将儿子‘纪常平’送入了学堂。云瑞书也为自己改了一个新的名字,叫做纪云。
纪云不但读书刻苦,他还想习武强身。因为他知道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他要报血海深仇!
于是,纪承安就为纪云聘请了一位武师,传授他武功。
他每日放学完成先生布置的功课后,便如饥似渴地跟着武师勤学苦练。
只可惜那位武师功夫一般,数年后已无法再传授于他。便又向纪云推荐了一个游走于江湖的高人,继续传授他精湛武艺。
历经数载的酷暑寒冬,纪云不仅学业有成,更是练就了一身好功夫。
并于去年的春闱考试中一飞冲天,金榜题名,荣登三甲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