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阳城门口,风沙弥漫,卷动着城外的枯草。天空阴沉沉的,仿佛也在为嬴虔一行人的艰辛旅程而默哀。秦献公身着厚重的黑色长袍,在一众大臣的簇拥下,已然等候多时。他的目光始终凝视着远方的道路,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期待。
终于,那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秦献公的眼眶瞬间湿润,他下意识地向前迈出一步,却又强行稳住身形。他的思绪飘回到往昔,想起了嬴虔去世的生母赵婉儿。赵婉儿温婉善良,笑起来如春日暖阳,曾与他携手走过许多美好的时光。她离世时,嬴虔尚年幼,此后这孩子便缺失了许多母爱 ,想到这儿,秦献公心中一阵揪痛。他在心中暗自思忖:“虔儿在外受苦了,这么多天,也不知他遭遇了多少危险。婉儿若泉下有知,看到孩子这般辛苦,也定会心疼不已。我定要好好补偿虔儿。”
嬴虔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近,看到父亲的那一刻,眼眶一热,单膝跪地:“儿臣幸不辱命,完成了使命,只是途中历经诸多波折。”
秦献公疾步上前,双手颤抖着扶起嬴虔,声音微微发颤:“虔儿,你可算回来了!这些日子,为父每日都在担忧,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他的目光在嬴虔身上来回打量,看到儿子身上多处伤口,眉头紧紧皱起,心疼地说道:“先别说这些,快随我回宫。”
回到王宫,秦献公屏退众人,屋内只剩下父子二人。嬴虔这才将在周朝都城的所见所闻,以及路途中遭遇魏国人截杀的事情,详细地告知秦献公。
秦献公听着,脸色愈发阴沉,拳头紧握,眼中满是愤怒:“魏王这贼子,竟敢如此大胆!屡次坏我秦国好事!” 他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踱步,心中暗自盘算:“魏国野心勃勃,如今公然截杀我秦国使者,若不予以反击,日后必定更加嚣张。可秦国如今实力尚弱,贸然开战,胜算又有几何?” 他又想到赵婉儿,若是她还在,定会温柔地劝自己冷静,为自己出谋划策 ,而如今,只能靠自己和嬴虔守护秦国了。
嬴虔看着父亲的神色,轻声说道:“父亲,此次虽惊险万分,但儿臣也看清了魏国的野心,咱们秦国必须加快发展,提升实力,方能不惧魏国挑衅。”
秦献公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道:“你说得对,此次你立下大功,又历经生死考验,是时候委你重任了。”
当晚,王宫内灯火辉煌,一场盛大的晚宴正在举行。大厅中张灯结彩,红色的绸缎随风飘动,空气中弥漫着美酒和美食的香气。大臣们纷纷向嬴虔敬酒祝贺,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宫殿。
魏雯月看到嬴虔回来,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震惊,她还没收到魏王的来信,此刻强装镇定,端着酒杯走向嬴虔。与此同时,公子嬴渠梁也走了过来,他眼中满是羡慕与嫉妒,认为大哥抢了自己的风头。
魏雯月嘴角上扬,带着一丝假笑说道:“哟,嬴虔公子,此番归来可是风光无限啊,想必这一路顺风顺水,没遇到什么麻烦吧?”
嬴虔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礼貌回应:“魏姑娘说笑了,路途遥远,波折不断,能平安归来已是万幸。”
公子嬴渠梁在一旁阴阳怪气:“大哥这一去一回,可成了秦国的大英雄,父王如此看重,日后怕是要飞黄腾达了。”
阿莱雅站在嬴虔身边,忍不住反驳:“公子此言差矣,嬴虔公子为秦国奔波,历经生死,立下功劳,受此嘉奖是理所当然。”
魏雯月瞥了阿莱雅一眼,不屑道:“一个外族女子,也敢在这大放厥词,秦国的事,还轮不到你多嘴。”
阿莱雅脸色一红,正欲反驳,嬴虔轻轻按住她的手,示意她冷静。
秦献公坐在主位上,看着这一幕,眉头微微皱起,心中很是不舒服。他轻咳一声,说道:“今日是为嬴虔接风洗尘,大家应和和气气,莫要失了礼数。”
众人表面上纷纷应是,可眼神中的暗流涌动却并未消散。
酒过三巡,秦献公站起身来,神色庄重地宣布:“今任命嬴虔为左庶长,总管军队,望你不负众望,为我秦国打造一支强军!”
嬴虔连忙起身,跪地谢恩:“儿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辜负父亲和秦国百姓的期望!”
晚宴结束后,嬴虔回到自己的住处。他坐在榻上,望着窗外那一轮清冷的明月,心中感慨万千。成为左庶长,意味着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一定要让秦国强大起来,让那些妄图侵犯秦国的人不敢再有非分之想。” 嬴虔暗暗发誓。
与此同时,魏国王宫内,魏王得知截杀失败,派去的人全部陨落,气得摔碎了手中的玉杯。他在殿中来回踱步,心中满是不甘。
“这个嬴虔,竟然如此命大!” 魏王咬牙切齿道。
一旁的谋士小心翼翼地说道:“大王,秦国如今对我们敌意渐浓,我们需从长计议,不可再贸然行事。”
魏王冷哼一声:“难道就这么算了?我咽不下这口气!”
谋士沉思片刻后道:“大王,魏国如今内忧外患,秦国实力虽弱却也不容小觑。依臣之见,不妨与秦国联姻,既能稳住局势,又可徐徐图之。大王若将公主下嫁秦国公子,既能彰显我魏国大度,又能探探秦国虚实。”
魏王听后,皱着眉头思索良久,权衡利弊后觉得此计可行。当下便决定派使臣前往秦国,向秦献公提出将女儿魏舒嫁给公子嬴渠梁的和亲提议。
在秦国,嬴虔虽然被任命为左庶长,总管军队,但他深知,这只是一个开始。秦国军队的现状他再清楚不过,要想真正强大起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他看着窗外的夜色,心中盘算着:首先要整顿军纪,提升士兵的训练强度,还要选拔一批有才能的将领……
一夜无眠,第二天一大早,嬴虔便来到军营。此时,天空刚刚泛起鱼肚白,军营中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士兵们整齐列队,看着新上任的左庶长,眼中满是期待。
嬴虔目光扫视着众人,大声说道:“从今日起,我们要刻苦训练,让秦国军队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有没有信心?”
“有!” 士兵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军营。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跑来,神色慌张:“左庶长,不好了,边境传来消息,魏国正在集结兵力,似乎有异动!”
嬴虔心中一紧,脸上却不动声色,他暗自思忖:这魏王,果然不甘心失败,这么快就有动作了。看来,秦国的安稳日子还没到来,一场大战或许即将来临。他转头看向那士兵,冷静道:“继续密切关注,有任何消息,立刻来报!”
秦国朝堂之上,大臣们对于魏国的异动议论纷纷,有人主张主动出击,有人建议加强防守。嬴虔冷静分析道:“魏国实力尚存,虽在石门之战中遭我军奇袭,但不可小觑。我秦国目前应以防守为主,积蓄力量。” 秦献公点头赞同,下令加强边境防御工事,密切监视魏军动向。
日子一天天过去,魏国那边却没了进一步动作。原来,魏武侯去世后,两个公子为争夺王位,打得不可开交,国内局势一片混乱,根本无暇顾及秦国。
直到数月之后,魏国的内乱稍歇,一位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匆匆赶到秦国。使臣见到秦献公后,恭敬地呈上国书,表明来意:魏王愿将女儿魏舒嫁给公子嬴渠梁,以结秦魏之好。
秦献公听闻,心中一惊,他没有立马答应,只是让使臣先在馆驿休息。随后,秦献公便紧急召见嬴虔和嬴渠梁。
在王宫内殿,秦献公一脸凝重地看着两个儿子,说道:“魏国突然提出和亲,此事颇为蹊跷。虔儿,渠梁,你们怎么看?”
嬴虔皱着眉头,沉思片刻后说:“魏国向来野心勃勃,之前还派人截杀于我,如今突然提出和亲,其中必定有诈。但我们也不能轻易拒绝,以免再生事端。”
嬴渠梁此时已经 17 岁,他微微有些激动,说道:“父王,这或许是个机会。若我能与魏国公主联姻,说不定能借此改善秦魏关系,为秦国争取发展的时间。”
秦献公看着两个儿子,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他深知,这门亲事若处理不好,很可能会给秦国带来巨大的危机;但若是处理得当,或许真能为秦国赢得宝贵的发展时机。
三人陷入了长久的沉默,整个宫殿内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他们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联姻,更是一场关乎秦国未来命运的博弈,而他们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改变秦国的历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