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龙桥边,我和小陈呆立着,耳畔,锁链崩裂的声响仍在山谷间回荡,似是远古传来的喟叹,悠悠不散。我们的目光被桥下那条汹涌的暗河牢牢攫住,心中的震撼,如同暗河的波涛,翻涌不息。
暗河肆意奔腾,裹挟着无尽的力量,浑浊的河水仿若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地汹涌向前。水流猛烈地撞击着河底的巨石与两岸的峭壁,激荡起层层雪白的水花,迸裂、飞溅,似是愤怒的灵魂在挣扎跳跃。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宛如被囚困许久的猛兽在发泄着积攒千年的怨愤,每一声都重重地敲击在我们的心弦上。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从随身的布袋里,轻轻捧出一把五色土。这五色土,是我往昔追随师父游历四方时,在极为特殊的机缘下收集而来,每一粒都承载着一段独特的记忆与力量。它们色泽分明,赤如骄阳,黄若厚土,青似幽林,白犹初雪,黑同夜幕,各有其独特的韵味与灵力,是破解风水谜题的关键之物。
我双唇轻启,口中念念有词,那是师父传授给我的古老口诀,蕴含着天地间神秘的力量。随后,我将手中的五色土缓缓抛出,土粒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纷纷扬扬地落入暗河之中,仿佛一场五彩的花雨。
神奇的事情就此发生。落入水中的土粒,并未被湍急的水流瞬间吞没、冲走,而是在水面上缓缓地聚集、交融。它们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牵引着,慢慢排列组合,逐渐凝结成了一朵栩栩如生的莲花。那莲花形态逼真,花瓣层次清晰,脉络分明,在湍急水流的冲击下,却依旧稳稳地保持着完整的形状,像是超脱于这狂暴的水流世界之外。
望着这朵奇异的莲花,我心中猛地一震,这不正是《水龙经》中所记载的“活水阵”吗?刹那间,《水龙经》里那些对“活水阵”的描述,如潮水般在我脑海中不断翻涌浮现。这个神秘的阵法,据说拥有着改天换地的神奇力量,能够改变水流的走向,调和阴阳的平衡,沟通天地的秩序。而如今,它竟这般真实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让我既惊叹又兴奋。
正当我沉浸在对“活水阵”的深深思索之中时,身旁的小陈突然激动地伸出手指,指着水面,扯着嗓子大声喊道:“陆老师,快看呐,有东西在发光!” 我猛地回过神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只见河底深处闪烁着星星点点的光芒,仿若夜空中闪烁的繁星,神秘而迷人。
随着光芒越来越亮,轮廓也愈发清晰,我终于看清,那竟是三十六颗夜明珠。它们大小各异,有的圆润饱满,有的小巧玲珑,却都散发着柔和而又神秘的光芒,似是在诉说着岁月的秘密。这些夜明珠在河底缓缓移动,犹如一群灵动的精灵,它们的轨迹看似无序,却又隐隐有着某种规律。不一会儿,它们便排列成了一幅复杂而精妙的图案。
我定睛凝视,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惊涛骇浪,那图案正是天市垣星图。天市垣,作为古代星官之一,一直被古人视为天上的集市,是星辰间交易与交流的场所,其星图蕴含着宇宙间神秘而又深邃的秩序,象征着天地万物的运行法则。而如今,这些夜明珠所排列出的天市垣星图,与我之前在古籍中反复研读、铭记于心的记载几乎分毫不差。
我迅速从口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那本子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我多年来研究风水星象的心得与笔记。我对照着星图,仔细地数着星位,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就在这时,我又有了一个更为惊人的发现——这排列而成的天市垣星图,竟然与战国祭坛星轨形成了奇妙的倒影关系!这一发现,让我的心跳陡然加快,仿佛要跳出嗓子眼。种种迹象表明,这里所隐藏的秘密,远比我们之前所能想象的,还要复杂和惊人得多。
还没等我从这接连不断的震惊中缓过神来,水中又发生了新的变故。原本看似平静的河面,毫无征兆地突然泛起巨大的涟漪,一圈圈向外扩散,仿佛有什么巨大的东西正在水底缓缓升起。紧接着,七具青铜椁缓缓破水而出。
这些青铜椁造型古朴厚重,带着岁月的沧桑质感,表面刻满了神秘繁复的花纹和符号。那些花纹似兽似鸟,似云似雾,每一道线条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奥秘;那些符号有的扭曲如蛇,有的规整如篆,却没有一个是我能轻易辨认的。更为奇特的是,每具椁面上都铸着《尚书·洪范》中的五行字,分别是金、木、水、火、土、土、土。这与古籍中所记载的五行生克之理,似乎有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微妙联系,像是一把隐藏着的钥匙,却不知能开启哪扇神秘的大门。
青铜椁在水面上缓缓旋转,发出低沉而沉闷的声响,似是在唤醒沉睡的记忆。它们散发着一种庄严肃穆而又神秘莫测的气息,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一段被岁月尘封已久的历史,那些被遗忘的故事、被掩埋的真相,似乎都被封印在了这七具青铜椁之中。而我们,正一步步踏入这个充满未知的谜团,心中既充满了对未知的恐惧,又怀揣着对真相的期待,那复杂的情绪,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我们紧紧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