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自称真人坐下大弟子,道号清风的道士,报上来意后,宫门的守卫,立刻脚下生风的跑去通传。
只过了盏茶功夫,便带着皇上的旨意,将这位清风道长,迎入宫中。
皇上初见这位术士,颇有些诧异,只因此人虽然看起来很是仙风道骨,岁数却太过年轻。不过聊胜于无,就算看着有问题,也不妨碍皇帝,急迫的想要试试的心思。
清风道长对皇上说道:“小道这几日夜观天象,发现帝星黯淡,便补了一卦,算出陛下命中有一生死劫,便开坛做法,特意炼了一炉回魂丹,拿来进献陛下。
皇上一听此话,便信了三分,火速命药童试药。整整等了两个时辰后,见药童没有任何异样。皇上便急不可耐地服下一粒丹药。
只过了片刻,皇上便觉得通体舒畅,多日来,那种抓心挠肝的痛苦,此刻终于停歇了。
皇上再看这位道长时,顿时觉得哪哪都特别顺眼。并在心中认定,清风道长就是上天为他派来的救星。
只是没等他高兴多久,清风道长又一脸凝重地说道:“小道观陛下,眉间死气萦绕,若不设法补救,恐怕寿数将尽。”
这句话如同晴天霹雳,吓得皇上心肝俱颤,立刻开口追问道:“朕的寿命还剩多少?道长可有何补救之法?”
清风道长一甩拂尘,先念了一声无量天尊,而后,神色高深地说道:“单从面相上观之,应该还有三年寿命。
至于破解之法,小道确实有一些建议。所谓一福压百祸,陛下只需多多积攒福德,便可助你渡过此劫。”
皇上闻言,再次追问道:“请道长仔细说一说,朕应该如何做,才能积攒福德?”
清风道长微微含笑,只吐出四个字:“戒杀济民。”
皇上听闻此话,不禁皱起眉头,怎么,他刚想着如何除去庸王父子,就来个道士,劝他戒杀?难道这里有什么阴谋?
皇上这会儿,身上的病痛已除,思维也基本恢复正常。便开始眼打量起眼前的道长来。但不管他如何审视,清风道长仍然一派安然。
皇上见此,心中的惊疑,也安下几分。毕竟除掉庸王父子的想法,只有他自己知道,外人一概没有透露过半句。
比如一来,有人特意派这位道长,来劝他戒杀,就有点儿说不通了。
皇上决定先将此事放一放,虽然他很想除掉心头的隐患,但比起自己的寿命来讲,他觉得还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至于道长出的主意,也不急着去做。既然还有三年才会应劫,那他不如先试试清风道长的本事,再看看要不要听他的话。
皇上虽然心中存疑,但面上还是十分客气的,将道长请去宫内,特意为术士们修建的摘星楼居住。
而后又将封印的丹楼,重新开放,选了许多上好药材,供道长炼丹。
旷朝多日的皇上,终于临朝了。积压了一堆政务需要处理。是故今日的早朝,比平时都长出两三倍的时间。
皇上以为自己不一定能撑下来,没想到,昨日、今日,只服食了两颗丹药,便精力和体力都十分充沛。
心下对这个清风道长的炼丹术,更加肯定几分。以前他吃丹药时,也会得到短暂的舒适感。
但时间一般都非常短,能够持续两三个时辰,就算不错了。而且他从昨日起,不仅处理朝政精力充沛,就连晚上也能夜驭数女,事后也没有感到乏累。
今日早朝,众臣禀报的事中,除了积压政务以外,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即将临近的秋闱。
皇上对此也非常重视,他想制衡世家们,就要启用一些寒门学子。秋闱,无疑是选拔人才的最好时机。
几个皇子都想趁机表现一番,故此,这负责秋闱之人,竞争得特别厉害。
最后,一直被人看好的三皇子,竟然没能继任,秋闱主持的大事,落到了二皇子的头上。
这让萎靡了一段时间的皇后,立刻又支棱起来。她本以为上次的事没办好,便彻底遭到了皇上的厌弃。
尤其是在皇上病重期间,根本不允许她近前探视,惶恐了这么长时间,没想到却等来了柳暗花明。
皇上的身体大好后,太后抽了一日,请他到慈安宫一同用膳。先是叮嘱他注意身体。
而后寻了话头,敲打他觊觎侄子女人这件事,太过不成体统。并说了些不轻不重的话,告诫皇上,不可再有此昏庸之举。
皇上闻言,虽然脸色黑沉,但也不得不应下。只是心中的不快,更加剧了他对庸王父子的杀心。
没想到他这边气还没消,午后,又被进谏的庸王给气到了。
庸王一改往日,那软弱无能的样子,十分强势地要求皇上,不可再以任何形式,招云溪入宫。
并说云溪是他儿子,最钟爱的女人。旁人谁也不能侵犯。
皇上听着他这些大逆不道的话,气得额角青筋毕现。若不是他至今没能接管三十万虎啸军,早就将他们父子杀了。
庸王在见过皇上后,又转去慈安宫,拜见了太后,而后便兴高采烈地出宫回府,想与自己的儿子邀功。
结果,庸王儿子事后,竟以还有正事为由,拒了他的召见。把庸王气的,连砸了两套茶盏,才渐渐止住怒火。
其实顾南萧并没有敷衍庸王,他和云溪,现在真的很忙。因为对手太强,时间却有限,且他们部署的事,还只是个雏形。
想要一步步实行起来,每一环都不能出现错漏,这无疑是需要投放大量的精力的。
如此一来,顾南萧自然没有时间,去听庸王炫耀那件,定然能成的小事。现在对他来说,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
秋闱临近,京都涌入大批学子,城中的客栈,全都住满了人,就连一些民宅,都划出一部分房舍出租,专门供给生活比较拮据的考生。
前几年的科举,都是三皇子负责,在时首辅一众党羽的运营下。科举早就成了他们扶持自己人,进入仕途的一条通道。
如今突然被二皇子横插一脚,原本计划好,要弄上来的自己人,现在彻底没了希望。
即使他们仍然能在旧部手中,拿到考题。也不敢泄露出去。这件事一旦查起来,很容易将他们往年所做之事,一并揪出。
而且三皇子党,现在与金吾卫水火不容。是故,绝对不可以在如此重要的节骨眼上,给对方递上自己的把柄。
秋闱联考七日,中间无波无澜的圆满结束了。很多才子在结束考试后,纷纷表示,对自己的答卷较为满意。
只有少部分人,觉得中榜无望,提前离京了。其余等着放榜的人,基本都凑到武举场,去看热闹了。
武举比文举出结果快,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功夫好坏,既不能作假,也无需反复验证,当日便可决出胜负。
通过一层层筛选,七日后,武举和文举,同时放榜。京都城内,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