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付国华的目光如同冰刃一般,冷冷地投射在易中海的身上。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仿佛寒冬里的北风,刺骨又不容置疑:
“易中海,你好好看看贾张氏的气魄,她的果断和坚决。
我得告诉你,易中海,你这样犹豫不决、瞻前顾后的表现,你甚至都比不上农村里的一个好老娘们。”
易中海被付国华的言辞怼得哑口无言,他的内心虽然充满了反驳的冲动,
但是那仅有的一丝理智却在提醒他,他之前诱导贾张氏,去报警的决策是正确的。
如果自己被带进派出所,无论是在轧钢厂还是在这四合院,无论是声誉还是所受的惩罚,都将是他无法承受的。
贾张氏去探探路,或许真的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付国华的东西如果来源清晰,那么贾张氏被抓进去,似乎也无可厚非。她不过是一个无业的家庭妇女,不会引起太大的波澜。
然而,如果付国华的东西,来源确实有问题,那么他被抓进去,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
唯一的遗憾,可能就是不能占有付国华,那块手表和那辆自行车了。
但如果这些物品的来源确实不明,那么追查到底自然是必要的。
易中海的目光不禁落在了,付国华身后这套装修一新的房子上,他的心中涌起了一丝,不应该有的幻想。
他想象着如果付国华被抓进去,那么这两间房子肯定,会落到自己手里。
到那时,自己也许就能住上,这样宽敞明亮的房子,或者让聋老太太搬回来,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时间在焦虑与期待中缓慢流逝,大约过了15分钟,贾张氏便带着两个轧钢厂,保卫科的人员回到了四合院。
原来,在前往派出所的路上,贾张氏恰好遇到了处理隔壁,四合院事件的保卫科人员。
事情处理完毕后,贾张氏迫不及待地向保卫员,报告了她对付国华的怀疑。
由于付国华已经入职轧钢厂,对于轧钢厂的保卫员来说,他们有权利管辖此事,于是保卫员便随着贾张氏一同返回了四合院。
保卫科的一名人员走到付国华面前,严肃地对他说:
“付国华同志,请你配合我们的调查,有人举报你投机倒把,破坏国家统购统销政策。
下面请你交代你的自行车,和手表的票据来源以及钱财的来源。”
付国华面对突如其来的调查,也是一愣,但他没有慌乱,而是直接回到了,自己中院的的天井小屋,假装去柜子里拿东西。
实际上,他是从空间里取出了,李怀德特意为他准备好的,自行车票和手表票的赠与证明,
这证明上盖有李怀德私章,和轧钢厂物资科公章,还有易中海的自愿赔偿证明。
这两份证明足以证明付国华,购买自行车和手表的钱财和票据,来源都是合理合法的。
当轧钢厂的保卫员看到,盖有轧钢厂公章的赠与证明后,态度顿时变得严肃起来。
他们深知这两张票据的珍贵,李怀德能毫不犹豫地,将它们送给付国华,足见李怀德与付国华的关系非同一般。
而李怀德在轧钢厂的地位,可以说是如日中天,可以说是厂里的第四号人物了。
保卫员将证明还给了付国华,并向他表示歉意,说道:“付国华同志,您的这些票据都是合理合法的。
我们对您的怀疑表示歉意,并且想询问一下您是否对,追究举报者的责任有要求。”
四合院的人们听到保卫员的话后,顿时议论纷纷。
虽然他们不清楚保卫员为何这样说,但既然保卫员都这么说了,肯定有他们的道理。
易中海和贾张氏此刻,就像是被霜打了的茄子,蔫蔫地缩在那里,不敢说话,他们期待着付国华能够说出不追究责任的话。
然而,付国华显然不会让他们如愿。
只听付国华冷冷地说道:“保卫员同志,你们好,我要求追究诬告我的人的责任,并且要求对他进行严厉的惩罚。
我不接受任何方面的求情和调解。如果有什么后续的连带责任,我希望你们去沟通,我们轧钢厂的相关领导进行处理。在我这里,没有人情可讲。”
保卫员同志也明白了,付国华的意思,那就是要将诬告者带走,给予最严厉的惩罚。
如果有人敢反对,那么就去请示李怀德副厂长,看他是否会为付国华撑腰。
保卫科虽然独立于轧钢厂之外,不受厂领导层的直接领导,但他们只是小小的保卫员,面对轧钢厂的副厂长,还是有所不及。
再加上这件事情本来就在理,贾张氏在轧钢厂也没有什么人脉和面子。
于是,保卫员毫不犹豫地对贾张氏说:“这位女同志,你涉嫌诬告轧钢厂的员工,现在请你跟我们走一趟,去轧钢厂接受调查。
如果调查结果证实属实,我们将依法将你移交派出所,进行审判和定性。
虽然我们轧钢厂没有判刑的权利,但我们有向派出所发出,协查通告和处理意见的权利。”
贾张氏听到这些,腿一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想要呼唤她的丈夫老贾,但看到旁边的保卫员,她顿时心中一惊,再也不敢呼喊。
她知道宣扬封建迷信仍然是违法的,到时候如果数罪并罚,那可就不好办了。
于是,贾张氏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易中海。
贾张氏的意思很明显,她是在告诉易中海,是你忽悠我去的,如果你不救我,我就把你咬出来。
易中海看着贾张氏的眼神,心中也是不禁一阵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