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温言在苏瀚翎身侧一边牵马,一边为他讲述几月以来在京城之中的见闻,两父子就这样聊了一路。
在福寿街牌坊下,苏瀚翎便叫苏温言先行回到王府,他与薛婉需要去宫中拜见皇帝和太后。
苏温言想松开牵马的缰绳,而后向自家父王和母妃告辞,便带着人向北辽王府走去。
苏瀚翎看着苏温言离开的身影,脸上挂满了笑容。此时皇宫之中,宋瑾和太后已经收到了北辽王和北辽王妃已经到达京城的消息。太后便从寿康宫来到了垂拱殿之中,两人便在殿中等待。
苏瀚翎回头看向身后的队伍,开口说道:“走。”一行人便向皇宫方向行去。
马车缓缓在京城的路面上行驶,窗帘轻轻摇曳,透出一丝淡淡的香气,仿佛是车内女子的清雅之气。车内坐着薛婉,她身着一袭浅蓝色长裙,发髻高挽,显得端庄而优雅。她轻轻靠着车窗,望着窗外流动的风景,脸上带着一丝恬静的微笑。
路边的商贩和京城的百姓,看着这一支队伍纷纷向两侧让开。
路边的行人不时停下脚步驻扎,看着街上行驶的队伍,眼中充满了好奇。
大约半个时辰左右,一行人来到了皇宫的宣德门下,守门的凤翎卫看见阳光下闪着金光的北辽王旗。便自觉让开了一条道路。
此时,宫门之下,贾公公已经在此处等候多时了。当他看见苏瀚翎之时,贾公公便上前向苏瀚翎行了一礼。
苏瀚翎看见上前之人是贾公公,便也拱手回了一礼。
贾公公脸上带着笑容,开口说到:“王爷,官家和太后已经等候多时了,随我来吧。”
苏瀚翎向贾公公点了点头,而后翻身下马,将马车上的薛婉抱了下来。贾公公在前面引路,苏瀚翎和薛婉两人并排向垂拱殿走去。
苏瀚翎跟在贾公公的身后,开口问道:“贾公公,不知官家身体可好,太后身体可好?”
贾公公在前面微微笑着,他向垂拱殿的方向拱了拱手,开口说道:“官家和太后身体自然是好的。他们还时常念叨着王爷您呢。”
两人随意的聊着,不一会便来到了垂拱殿外。贾公公向苏温言说了一句:“稍等。”便走到门边,轻轻叩响了大门,一边敲着一边开口说到:“官家,太后北辽王和北辽王妃到了。”
贾公公的话音刚刚落下,殿中便传来了一道稚嫩的声音:“快请北辽王和北辽王妃进来。”是宋瑾的声音。
宋瑾的声音缓缓落下,贾公公将大门推开,而后看向身后的两人,他比了一个请的手势。苏瀚翎微微颔首,而后理了理甲胄,走了进去。
薛婉跟在苏瀚翎的身侧,也走了进去。
两人抬眼看去,便看见一个身穿赤色龙袍,年仅十三岁的少年,宋瑾。而宋瑾的身侧便是身穿华贵凤袍,头戴凤冠的风韵美人,太后萧楚湘。
苏瀚翎和薛婉两人来到近前,分别向皇帝和太后行礼。
宋瑾还未等两人行完,便起身扶起了苏瀚翎,他开口说到:“几年不见,北辽王更加神采奕奕了。我大北境有北辽王镇守,实乃国之幸事。”
苏瀚翎看着面前并不高大的皇帝,脸上挂着微笑,他开口说到:“官家谬赞了,能为乾朝镇守北境实乃我苏家的幸事。”
两人互相夸赞了一番,而后宋瑾开口说到:“来人,为北辽王和王妃赐座。”
不一会,椅子便被人端了上来。
苏瀚翎和薛婉两人谢过了宋瑾,而后便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