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土地审批乱象的工作告一段落后,沈放的名字逐渐被更多的人提起。他刚在青云县掀起一场反腐风暴,便因能力出众被推到风口浪尖。一天,郑建国将他叫到办公室。
“小沈,市委打算提拔你到一个更重要的位置。这次,是市招商局的副局长,怎么样,有信心吗?”
沈放一怔:“书记,这是不是太快了?”
郑建国微微一笑:“快不快,关键看有没有担当。招商局这两年问题不少,尤其是一些大项目的引进和落实进展缓慢。组织需要一个既有能力又有魄力的人去挑这个担子。”
沈放沉思片刻,点头道:“书记,组织信任我,我一定尽全力做好工作。”
接任市招商局副局长后,沈放立刻面临了一个巨大难题——一项总投资超过30亿元的工业园区项目被搁置已有两年。项目迟迟无法落地,不仅造成大量资源浪费,还让市里的招商环境备受质疑。
沈放认真翻阅了项目的所有资料,发现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是多个部门之间协调不畅,彼此推诿责任;二是有不明势力从中作梗,意图从项目中捞取好处。
沈放没有急于召开会议,而是选择先去项目现场进行实地调研。那天,他只带了一名司机,悄悄地来到工业园区。
项目工地上一片萧条,几台锈迹斑斑的设备停在一旁,四周荒草丛生。沈放皱起眉头,找到一名留守的工地负责人。
“这里怎么成了这个样子?原本的施工计划呢?”沈放直接问道。
那负责人叹了口气:“沈局长,工程款拖欠了大半年,施工队都撤了。我们这些留守的,连工资都快发不起了。”
“工程款被拖欠?是谁负责审批的?”沈放继续追问。
负责人犹豫了一下,小声说道:“听说是因为资金被截留了,具体情况……我们也不清楚。”
沈放眉头一皱,隐隐感觉问题比自己想象的更复杂。
回到办公室后,沈放立刻召开局务会,要求全面核查项目资金流向。然而,局里的老干部却一脸为难。
“沈局长,这个项目情况特殊,涉及的单位多,资金流向也比较复杂。再说了,这么大的项目,上头有过明确批示,我们不好擅自动它。”一名分管财务的副局长说道。
沈放冷冷一笑:“上头的批示是让项目落地,不是让它烂尾。如果谁敢拿批示当挡箭牌,组织一定会追究到底。”
副局长的脸色顿时难看起来,但却不再吭声。
沈放的行动很快引起了注意,几天后,他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
“沈局长,我听说你最近对工业园区项目盯得很紧啊。”电话那头是一个低沉的男声。
“请问您是?”沈放平静地问道。
“你不用管我是谁。我只是想提醒你,这个项目不是你能随便碰的。放聪明点,对你没坏处。”
“威胁我?”沈放冷笑,“只要我还在这个位置,就一定会查到底。”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随即挂断。
放下电话,沈放的眼神更加坚定:“想让我退缩?门都没有!”
经过几天的调查,沈放终于找到了突破口。他发现,工业园区项目的资金流向中,有一部分被转入了一家名为“新天建设”的公司,而这家公司与市里某位重要领导的亲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下有意思了。”沈放自语道。他立刻召集调查组,要求进一步核实这家公司的相关信息,并调取所有资金记录。
调查刚有进展,市里某些人开始坐不住了。当天晚上,沈放正在办公室加班,一名局里的老干部悄悄走进来,低声劝道:“沈局长,我看你还是别查了。动了这家公司,可能会牵连到一些不该牵连的人。”
沈放盯着对方:“什么叫‘不该牵连的人’?只要违纪违法,就没有不该查的。”
老干部叹了口气,摇摇头走了。
第二天,沈放召开局务会,正式宣布成立专项工作组,亲自负责工业园区项目的彻查工作。他态度坚决:“这个项目拖了两年,是时候彻底解决问题了。谁想拦着,就等着组织来问责!”
专项工作组的调查持续推进,终于在一周后掌握了确凿证据。然而,就在此时,沈放再次收到了匿名举报信。这封举报信不仅指控他“滥用职权”,还刻意编造了一些与资金有关的虚假罪名。
沈放将信递给市委书记赵永清,语气沉稳:“赵书记,我相信组织会查清楚这些问题。但工业园区的事情,我希望能继续推进。”
赵永清点头:“小沈,你做得很对。不要被这些干扰打乱节奏,组织会为你撑腰。”
在市委的支持下,沈放继续推进工作。不久后,“新天建设”被查封,其幕后操纵者也被正式立案调查。工业园区的资金问题得到全面清理,项目重新开工。
站在重新热火朝天的工地前,沈放对身边的同事说道:“这是一次战斗,但不是最后一次。我们必须为老百姓守住每一寸利益,这是我们的职责。”
同事们纷纷点头,眼中充满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