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底还是人模狗样的来了。在凉州的时候还有倒春寒呢,成都这里确实没有,春天说来就来。当然也不尽然就是直接暖和了,推开门,依旧觉得出冷。
但是这冷的已经不像之前那样了。之前的冷,像是刀子一样直接扎入皮肤,渗透到骨髓里的冷,现在就好一些,温柔的在皮肤上蹭一蹭,而且不像渣男那样,只是嘴上说一说。
天还没有大亮,就能听到一些鸟叫,刘平分不清是什么鸟类的声音,只觉得吵闹。
他打了一个哈欠,深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来,想让脑袋清醒一些。他现在整个脑袋都昏昏沉沉的,昨天喝的酒仿佛没有到胃里面,而是直接进入了脑袋中,挤压着脑组织的生存空间。
“德安,醒了?”张飞的声音传来,随着传来的还有淡淡的酒味。
顺着声音看过去,就看到张飞正在喝早酒。
“昨晚宿醉,今天若是想要舒服一点,就必须要喝早酒,少喝一点有助于醒酒。”张飞一本正经的说着。
刘平不理解,也不愿意采用他的方法,而是揉着眉心说道:“你说的都对,但是某还是洗把脸就好。”
昨夜他们都留在了赵云家里,今天一大早还得去接新娘子。也是因为要接新娘子,所以刘平今天才能醒过来,不然的话昨天就得直接喝死在酒桌上。
“子龙的大婚,你少喝点,别误了事儿。”洗脸的时候,刘平又提醒了一句。
建安二年元月十六,赵云大婚。
他成婚之后,整个刘备集团开始高速运转起来。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刑部进行了大换血。
刑部侍郎李参,被调到了凉州,去了敦煌做太守。另一位侍郎王累,则被调到了安南郡做太守。
如今的刑部,由刘平暂兼任刑部侍郎,从员外郎里提拔了两个人,做刑部侍郎。分别是张谦、于适。
这两个人一个是益州南部建宁郡人,一个是凉州武都郡人。
张谦是留侯后人,不过是旁支,但是家里出过两千石的高官,精于刑法,于适则是董川的同窗。他们两人跟董川也是同一届的科举生,当年的三十人之一,在丞相班房历练了两年之后,转到刑部,做起了员外郎。
张谦今年已经四十岁,于适年轻一些,只有三十五岁。两个人的年龄正好合适,再等几年,张谦可以接手刑部,等张谦下去了,于适能续上。也就是说,至少未来十到十五年,刑部不会出现人才断层。
之所以将李参和王累调走,主要还是简雍那边调查出了结果。但是这个结果,怎么说呢,严重也不严重。
一切都是因为一些官场陋习。
说白了就是个贪污的问题,而之所以牵扯到张刘氏也很简单,张刘氏的丈夫这个贪污问题中关键的一环。
此处暂且按下不表,后续会有解释。
除了刑部之外,后勤部也搞了出来。后勤部尚书刘德然,侍郎董川、王优、荀彧三人。后勤部的衙门并不在成都城内,而是在刘德然之前的新兵大营。
现在已经是军寨了。
五年计划总结结束之后,各个部门还要把未来五年计划给报上来,刘平这边收集统计之后,还要做出总结归纳,然后根据目标作出调整。
这样一步完成之后,还要给各郡下达具体的内政指标,总之接下来的一个月,工作都是繁琐且枯燥的。
尤其是在没有了董川和荀彧两员大将之后。
“今年的首要工作是科举。”诸葛亮捧着一个本子,提醒道:“目前礼部、吏部和翰林院已经在研究今年的科举了。今年也是最后一年直接在成都开启会试。”
“今年仍旧是明经科、进士科和武科三科,杂科还是没有大规模考试的条件,礼部那边的意思是,可以直接从三所大学里招募工科毕业生进入衙门。”
“目前三所大学的工科毕业生一共有一百四十七人,但基本上都是医科的。”
听到诸葛亮的话之后,刘平点点头,他又想起来那个用死人研究医学的想法了,不过眼下还不是时候。
“还是跟往年一样,丞相班房要前三十名,剩下的送到各部门听候差遣。”刘平道。
诸葛亮颔首,又道:“吏部那边的意思是,前三甲可以直接获得七品的官衔,进士出身正八品,同进士出身从八品。”
这里的官衔就仅仅是待遇问题,不牵扯到具体的职责和权力。按照刘备集团目前的待遇。
官员的俸禄包含品级待遇、职务津贴、住房津贴和其他津贴三个部分。
首先是品级待遇。
从九品每月是400钱,正九品每月600钱。
从八品每月是800钱,正八品每月是1000钱。
从七品每月是1200钱,正七品每月是1400钱。
以此类推,每提高一个品级,基本俸禄就涨四百钱,正品级就再加二百钱。
按照这个梯度,各部尚书作为从二品,每月到手的基本俸禄就是,三千二百钱。
之后就是职务津贴,也就是说有实际的差遣之后,会额外有一份收入。这份收入基本上是以粮食布匹的形式发放的。
还拿尚书为例,尚书作为真正高层,每个月可以领一百石粮食。这其实是收入的大头,每年还会有布匹,这个不是额定数字,主要看刘备想给多少,但是不管多少每年都会给,最低不会少于五匹布。
有时候还会给丝绸、琉璃这些奢侈品。
再之后就是住房补贴,根据品级,自从九品的每月一百钱开始,每升一级住房补贴加一百。
其他补贴则非常规的,比方说天非常冷就会碳补,温度非常高就会有冰补。各不相同,还是全看刘备心情。
从官员收入上来说,刘备实力的这些官员们,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收入很高。从铜钱方面来说,可以算作两千石的各部尚书、太守,拿到手的铜钱,比大汉同级别的官员要少大概三分之一。
但是成都的铜钱购买力更强,这一部分其实不算少了,甚至从购买力来计算的话,刘备集团的官员们可比其他地方工资高多了,只不过看着不多。
粮食方面,刘备集团就大方了不少,是大汉其他地方同级别官员的一点五倍。
当然了,出来当官的,除了董川这种铁穷鬼之外,大多数人都不靠俸禄吃饭的,不然的话早就饿死了。
吏部给出的这一份给新科进士定品级发放俸禄的做法,其实就是表明立场,支持刘平给农家子更多机会的施政理念。
因为真的需要这一份基本工资的,只有这些农家出身的进士。
刘平自然也不会拒绝。事实上,在成都生活的话,四百钱是一个生死线,一个月没有四百钱的收入,那就要在成都挨饿。要是有了四百钱的收入,那基本上可以吃饱了。
如果想要体面一些,穿的也还行,还有住的地方,再有一点社交活动,那每个月的收入不能低于一千钱。
吏部的建议刚刚好卡在了这个线上,哪怕是同进士出身,每月也能拿到八百钱,只要稍微再干点别的,就可以让人在成都体面的站稳脚跟。
这其中的分寸拿捏,让刘平很是满意。
“吏部这个想法是可行的,你写出来,某用印就行。”刘平笑着对诸葛亮说道。
“喏!”
诸葛亮翻开下一页继续说道:“水师那边的所有建设任务已经完成,工部那边想问,接下来是研究海船,还是研究蒸汽船。”
“这事儿宋瑜或者田行怎么没来班房直接面谈?”刘平问了一句,同时觉得奇怪,这么重要的事情,肯定是要面谈的啊。
诸葛亮解释道:“田行去了江州,要验收所有的船只。宋瑜则去了后勤部那边,后勤部从商业司订了三十台水力磨面机,二十个风车磨面机。”
“所以先询问您的意见,等他们回来之后,会跟您详谈。”
刘平沉吟了一下道:“研究蒸汽船吧,这东西是划时代的。这玩意研究出来之后,如今的所有船只都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好,某会记录下来,发给工部那边。”
诸葛亮再翻一页.....
两人在一件一件的过政务的时候。
荆州南部,武陵郡。
刘琦已经在武陵郡站稳脚跟,有黄忠、李儒、甘宁、胡轸等人的帮助,整个武陵郡没有任何有效的抵抗,就完全臣服。
包括山沟沟里的山越人也是一样。
在稳定了局势之后,刘琦干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春耕。这事儿刘琦自己本身就有经验,还有胡轸这种参与过军屯的人帮忙。
整个武陵郡的春耕以极快速度进行着。
尤其是在得到了刘备势力的帮助之后,各种农具、粮种都是足够的。刘琦这么给力,当地的百姓几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就认可了刘琦。
李儒见武陵郡的情况比预想中的还要好,便动了心思,开始实施来之前就商量好的荆南四郡的计划。
如今荆南四郡名义上还是受刘表统治的,但是刘表对荆南四郡的统治力很弱,四郡独立性很高。
这个情况下,就给了李儒可操作的空间。
而幸运的是,李儒最擅长的就是在这种局面中找到破局的办法,然后搞搞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