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此言落下,就只见吴用率先迈步,上前坐在了左侧客位。
林冲与李俊紧随其后,依次坐在吴用后方。
花荣站在那里原地不动,只是直盯着曹懿看。
但其身后的戴宗在思索片刻后,便推了推花荣的肩膀。
如此二人才一前一后的缓缓朝着右侧客位坐下,继而半眯着眼睛,继续朝着上方曹懿看去
杨再兴给众人上了茶水后,便顺势坐在了戴宗的后方,刚好与李俊同列。
司马懿在见到众人入座之后,脸上温和的表情,也瞬时变得严肃起来。
待停顿三两息之后,才望向众人沉声说道:“诸位兄弟,接下来梁山军的路,将会是一条无比艰辛且退无可退的荆棘之道路。”
“若是你们想要在这个时候退出........也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
待停顿片刻后,司马懿继续说道:“或许此时你们的心中有很多疑问,现在就由曹某为你们一一述说。”
“我梁山军当初本是一伙落草为寇的草芥,后来得朝廷招安,才成为了如今的梁山军。”
“不过朝廷对我们的想法却没有那么简单,他们只是想利用我们平定方腊叛贼,待平定方腊之后,我们这些人的下场便可想而知。”
“介于此由,我曹懿不得不为梁山军的将来提前谋划........”
“胡说八道!”
就在这时,花荣忽的放声打断道:“食君之禄,则必当分君之忧。”
“如今方贼叛乱,为祸江南,我等身为大宋军士,自当护得一方平安,上应天理下应民心,又何需你来提前谋划?”
还没待司马懿开口,坐在花荣对面的吴用便应声说道:“花荣兄弟,平定方腊这是我梁山军的责任,自当义不容辞。”
“可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保证我们自己的安全,如此才能够为大宋做更多的事情,也正是因为如此,曹军师才有了以下谋划。”
吴用说着,便一脸郑重其事的看向,脸色表有不服的花荣。
肃声说道:“花荣兄弟,你可以不顾自己的性命,可你又忍心看着你麾下那些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们,也要与你一同陪葬吗?”
“我.......”
“花荣你不要忘了,梁山军不是你一个人的梁山军,昔日兄弟们上山只为求得一条活路,现如今好不容易招了安,难道你又要将兄弟们往火坑里推吗?”
花荣刚想要说些什么,却又被吴用严厉的声音给打断了。
这还是花荣第一次看到,如此神情凝重的吴用,明明往日的吴用都很显从容。
他不禁冷哼一声,低着个脑袋不再言语。
在来到这里的途中,他便有与关系较近且能够信任的戴宗深入交谈过。
如今的他当然也有意识到,朝中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是如何看待他们这些从草寇招安来的梁山军。
也正因为是这样,公明哥哥才暂时离开了扬州,离开了梁山军。
只是.......只是.......他一时之间实在难以接受如今这般情况。
好好的大宋,怎么就变成今日这般模样了。
走时还好好的梁山军,怎么一回来公明哥哥就离开了。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难道曹军师是想养寇自重?”
恰时,坐在花荣身后未曾发言的戴宗,突然出声说道。
待此言落下后,厅堂中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他,他出人意料的言语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只见此时戴宗神情淡然,平声说道:“只要方腊不灭,我们梁山军便可在这南方养精蓄锐,甚至是不断的壮大我军力量。”
“可是这又谈何容易,朝廷与张经略又岂会容忍这样的情况出现?”
戴宗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更何况,就算我们运气好能在这里耗个几年,可是这又有何意义,朝廷最终依旧会对我们下手。”
“到时的梁山军才真的是再也退无可退,所以曹军师你就准备带我们去走这样一条必死的道路吗?”
戴宗本想说你曹懿是不是想要像方腊那样,直接举兵造反。
可他终究还是没有将造反这两个大逆不道的字说出来,而是选择了一种委婉些的方式。
但意思还是不变,那就是以后又该怎么办。
要知道,大宋可是有精锐大军的,绝不是他们这些从草寇转变而来的杂军所能对付的。
至于其他的问题,比如如今的曹懿想要实际掌控梁山军等,戴宗只想说。
既然公明哥哥的离开已经成为事实,那么他们的选择就真的已经不多了,最起码不可能真的让张叔夜来当他们的统制吧。
若真是这样的话,还后面的事情甚至都不用多想。
张叔夜那厮定然会用他们兄弟的性命,来为他自己的仕途铺平道路。
待方腊被平定之后,那他们梁山军也就被消耗得差不多了,如此实乃有负哥哥之重托。
而此时的花荣,也是不可思议的转头看向戴宗。
这家伙儿到底是在说什么?
怎么好端端的,又扯上养寇自重了呢。
忽的脑子灵光一闪,这曹懿该不会真有这样的打算吧。
于是他又连忙回过头来,紧盯着坐在前方的曹懿,看他会如何答话。
此时司马懿轻轻看了戴宗一眼,他发现。
这个戴宗,似乎要比想象中的更加聪明且有意识。
好事,这是好事,聪明的人其实往往更加容易说服。
不过这花荣嘛,却是要比想象中的愚蠢了许多。
司马懿不禁摇头暗叹,果然呐,想要真正看清一个人的模样,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聪明的人会犯糊涂,糊涂的人偶尔也会聪明一次。
当然了,人生有趣之处,也就在于此。
即便智多如妖,凡事最多也就能算到九成九,却没有可能算尽所有。
特别是在关键时候,总会有想象不到的意外。
待司马懿浅酌一杯茶水后,望向众人缓缓述说道:“不愧是戴院长,一句话便点出了其中要害,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