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舵楼。
周全使用望远镜,透过窗户观察着星辰,确定之后,手持牵星板观测,通过求解来确定船只大致所在的位置与航向。
方淮安整理着海图,看着手中的美洲舆图,突然感觉有些不对劲,对一旁的苏庆问道:“这美洲以西,标注的是太平洋,美洲以东标注的是大西洋。”
苏庆点头:“是这样,怎么了?”
方淮安有些疑惑地问:“也就是说,太平洋连接着大明、南洋诸国、澳洲秦国与南北美洲。”
苏庆看着舆图中广袤得令人心惊的太平洋,感叹着:“是啊,这一片海洋东西几万里,属实大到离谱。”
方淮安直摇头:“我想说的不是太平洋的大,而是想知道,大西洋连接着哪里?”
苏庆错愕不已。
是啊。
这舆图挂在这里如此久了,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包括南北美洲的一些地理特征都记在心中。
可从来没想过美洲的东面、大西洋的东面,那是什么地方?
海再大,也不可能大到真正的没有边际。
所以,大西洋的东面,应该还有一片大陆。
不,是一定还有一片大陆!
苏庆激动起来,对方淮安道:“如此说来,若是从美洲向东航行,还可能发现一片无人踏足的陌生大陆?”
方淮安盯着舆图。
眼前的舆图,只记录了大明、南洋、澳洲与南北美洲这一片区域,显然还有一些区域没有画出来,比如南洋以西的古里、柯枝等国,也就是曾经的天竺国,那些地方并没有在这舆图之内。
方淮安、苏庆拿着舆图,找到了正在写文书的顾正臣,将所想讲述了一番。
一旁的朱棡、朱棣听闻之后,对视了一眼。
顾先生曾拿出过一幅世界舆图,若是两人没有记错的话,大西洋的东面是一个名为非洲的地方,而非洲的东面就是南洋诸国与澳洲……
朱棣突然意识到什么,起身道:“先生,情况似乎有些不对劲。”
顾正臣放下毛笔,看着这群后知后觉的家伙,笑道:“哪里不对劲?”
朱棣看了一眼方淮安等人,抓起桌案上的毛笔,看着舆图问道:“可以画吧?”
顾正臣向后一靠,明白朱棣的意思,眼神中带着几分鼓励:“画吧。”
朱棣对方淮安、苏庆,还有围过来的沐春、马三宝等人道:“先生知道的世界比我们每个人知道的都广博,在先生交给皇室的一份舆图中,南洋诸国向西,是一个名为非洲的大陆。”
“非洲?”
方淮安、马三宝等人吃惊不已。
如澳洲、美洲,一个从未听过的、不见文字记载的未知大陆。
顾正臣抬手,一枚铜钱出现在手中:“非洲对大明来说相当陌生,不为人知。可对于西方诸国,包括伊斯兰信徒而言,应该不算什么陌生之地。马三宝,你父亲去过天方。”
马三宝从后面挤上前:“回先生,父亲确实去过天方,弟子也想去一趟天方。”
顾正臣微微点头:“前往天方有一道狭长的海,名为红海。红海东面有天方,而在红海西面,便是非洲大陆。”
朱棣在舆图上简单绘制了几笔:“非洲的位置,大抵在此。”
众人看向舆图,非洲的位置瞬间了然。
顾正臣指了指舆图:“海洋贸易以南洋为主,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人进入南洋,南洋贸易增利会越发困难,商人西进,开拓新的商道就成了必然。”
“在出航之前,我吩咐南洋水师护航商人西进。若是一切顺利的话,大明的商人可能过了古里,朝着天方继续航行。虽说未必会抵达天方,但我相信,商道一旦打开,大明人抵达非洲是迟早的事。”
贸易是以利为驱动的,走得越远,所得利可能更为丰厚。
一个陶瓷在南洋能换几麻袋香料,到了非洲,说不定可以换几十颗钻石,几麻袋香料的利总比不上几十颗钻石的利……
朱棣知道这些,可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盯着舆图道:“先生,我们现在不关心贸易的事,而是想知道——大明到底是在美洲的西面,还是在美洲的东面?”
朱棡、方淮安等人连连点头。
美洲的东面是大西洋,大西洋的东面是非洲,非洲的东面的东面,是南洋,是大明。
而大明的东面,又是美洲!
这种既在美洲西面,又在美洲东面,怎么看,怎么诡异。
顾正臣翻动着手中的铜钱:“我还以为这件事你们会在回到金陵之后,在格物学院中开设航海学院之后被提出来,不想你们竟在返程途中发现了此事。”
“可以告诉你们的是,舆图没有问题,从美洲一路向东,确实可以抵达大明。至于为何会这样,你们多用点心思想一想。”
朱棡、朱棣等人自然不会怀疑舆图有假,毕竟澳洲、美洲都出现了。
只是,怎么会这样?
沐春带着疑惑,问道:“先生的意思是,若我们从旧港出航一路抵达非洲,至非洲西海岸之后穿过大西洋,便能抵达美洲的东海岸?”
顾正臣直言:“没错!若没有蒸汽机,我们要前往美洲,很可能走的就是那一条路。只不过那样一来,咱们就只能从亚马逊河登陆,然后一路跨过艰难险阻,抵达高原区域寻找土豆。那条路,牺牲将是巨大且难以承受的。”
跨过原始森林走几千里与翻山越岭走几百里,代价是完全不同的,毕竟原始森林里吃人的东西多,生存环境远比山林恶劣。
朱棣一双眼盯着舆图,想起什么,让朱棡帮忙,将舆图向后折去,让两个边缘对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圆柱体,然后看向顾正臣:“先生,莫不是——这世界是圆的,南辕北辙的故事,不是笑话?”
顾正臣看着被立起来的舆图,笑得很是灿烂:“南辕北辙估计不太可行,毕竟那地方能冻死人。不过若是改为东辕西辙,倒是可行。我们脚下的地星与月亮一样,都是圆的。”
“没有天圆地方,如张衡所言,浑天如鸡子。若是你们之中有人不信,大可在日后带船队来一次环球航行……”
认识地球是圆的很重要,这关系到万有引力,后续的物理与自然学科。
文明的进步,不就是一次次发现推动的。
现在,他们发现了这一点,必然将推动文明向前,这兴许是一小步,也兴许是——难以想象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