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李浩然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他的新计划。他知道,改变农业生产的第一步就是改良土壤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实验的基础。
他决定先从自家的田地入手,利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初步试验。如果效果好,便可以逐步推广到其他村民的田地中,最终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
李浩然在家里简单吃过早饭后,便带着一锄头和一些工具,走向自家的田地。张蕾昨晚答应过他,今天会帮助他一起干活。她的父母对这次尝试表示支持,表示可以让他们家的一块空闲地作为实验田。
李浩然站在田埂上,目光扫过那片土地,心中已经有了大致的规划。他决定从最基础的改良土壤做起,首先是改善土壤的透气性和保水性,给土地补充足够的有机物质。与此同时,他还准备引进一些新种子,以提高作物的抗病性和产量。
“浩然,今天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给土地施肥对吧?”张蕾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袋自家种的有机肥。
“是的,张蕾。”李浩然点了点头,“首先要给土壤补充养分,特别是腐殖质,这对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透气性非常重要。而且,长期施肥还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益菌群,帮助植物更好地吸收养分。”
张蕾微微皱眉,显然对这类理论并不熟悉,但她依旧认真地听着李浩然的话:“那我们要怎么施肥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这些有机肥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然后用锄头翻耕。”李浩然解释道,“你们家的肥料质量不错,等施肥后,土壤会有更好的吸收。”
张蕾点了点头,开始跟着李浩然一起撒肥料,并用锄头将肥料和土壤混合。由于是第一次操作,李浩然有些生疏,但很快就进入了状态,动作越来越熟练。
忙碌的过程中,李浩然忍不住开始思考这片土地的潜力。他知道,单单依靠传统的农业方式,土地的产量和质量难以有质的飞跃。而若要实现真正的改变,必须引入更高效、更科学的农业技术。也许,他不需要直接改变所有村民的思想,而是可以通过一块小小的试验田,带动整个村庄逐步向现代化农业过渡。
“浩然,这样做能不能见效呢?”张蕾忽然问道,打断了他的思绪。
“试试吧。”李浩然回过神,笑了笑,“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我们现在只是试验阶段,等这片土地得到了适当的养分后,接下来就可以考虑改进种植方式。”
“嗯,我相信你。”张蕾略微低头,轻声说道。
这句话让李浩然心中一暖。张蕾的信任,给了他前进的力量。他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至少现在他有了一个坚实的伙伴。
经过一上午的忙碌,土壤改良的工作终于告一段落。李浩然站在田埂上,拍拍手上的泥土,满意地看着自己和张蕾共同完成的第一步。
“接下来,我们要选择种子。”李浩然看向张蕾,目光中带着几分兴奋,“我打算选择一些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农作物种子,最好是可以获得较高产量的作物。”
“抗病性强的种子……听起来不错。”张蕾点了点头,她对这些新想法充满好奇,但也有些担忧,“不过,这些种子哪里能找到?”
李浩然笑了笑:“虽然这里的商店没有,但你可以去县城的农业技术部门或者一些农资店看看,或许能找到适合我们这里的种子。”
张蕾想了想,随即说道:“那我们明天就去县城一趟,看看能不能弄到些种子。”
“好,明天就去。”李浩然点头道。
两人已经决定好了接下来的行动计划。下午,李浩然继续和张蕾一起整理田地,清理杂草,做好下一步的准备工作。随着太阳渐渐下沉,田间的忙碌终于告一段落,李浩然和张蕾坐在田头的小石凳上,望着西下的夕阳。
“浩然,你觉得我们真的能改变这片土地吗?”张蕾忽然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虑。
“我不知道,但我们至少应该尝试。”李浩然目光坚定,“只要我们努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最终一定能看到改变的结果。”
张蕾沉默了一会儿,随即轻轻地点了点头:“我相信你。”
夜幕降临,村子里的灯光开始点亮,李浩然和张蕾收拾好工具,准备回家。两人一路上有说有笑,心中却都暗自明白,这片土地,改变的步伐虽然缓慢,但每一个小小的进步,都将是未来的一次突破。
李浩然回头望了一眼那片他亲自劳作过的田地,心中默默发誓:这片土地,是他的起点,也是他改变命运的起点。
无论如何,他将不放弃任何一次可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