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些育种技术从古便有了,只是方法各有不同而已。也正是一代代对农作物的改良,才有了后世这些技术进一步发展和产物不断优化的空间。
而在传统的农业作物繁殖及育种中,技术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嫁接和杂交。
杂交我们刚刚介绍过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嫁接是什么——】
对于杂交,她也不知道开启了直播的那些位面能不能成功,但她接下来打算介绍的,应该成功会更大一些。
这次直播,反正资料她都打算放在屏幕上任他们自取自用,她就打算粗略地起个引子的作用。
不过说起嫁接,还是在果树的应用上最为广泛,那些水果也确实挺好吃的。
也希望他们学走之后,也能丰富一下他们的水果品种吧……
就是不知道他们她讲过的西域出使和海外航行有没有进行,外面的世界更加精彩,吃的也更多啊……虽然带回来依旧要进行选育。
这些想法在脑海中转瞬即逝,玉不识很快就重新端着甜美的微笑,神情自然地继续介绍着。
【嫁接,是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枝或芽,嫁接到另一种植物的茎或根上,然后使接在一起的两个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嫁接的方式分为皮接和芽接。不管是哪一种嫁接方式,接时都应当使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其中,接上去的枝或芽,叫做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做破木或台木。接穗时一般选用长有2 ~ 4个芽的苗嫁接后成为植物体的上部或顶部;而砧木嫁接后则成为植物体的根系部分。】
【杂交涉及到基因层面的优化,最终是将双亲控制不同性状的优良基因结合于一体, 产生优于亲本类型的优良基因。
而嫁接其实就好比安了假肢,属于外科手术,不涉及遗产物质、即基因的重组与改变,作物品质的改善只是通过砧木的营养组织来实现的,接穗所结的果实和种子本身的基因不会改变,一切都是原来的物种,接的西瓜还是西瓜,和没有嫁接的西瓜差别不大,可能只是更甜、或者水分更足。】
玉不识虽然只是说了一小段内容,但天幕上却是已经罗列出杂交和嫁接的对比了。
拉的表中,有着两者各自的优点和缺点,还有两者的相同与不同。
“这个表倒是有意思。”刘彻支着下巴,看着这个列表,眼中满是兴味。
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若是寻常奏折也这样简练就好了,……
忽的,刘彻一顿,嗯,这个可以推广下去。应该推广下去。
大概奏章上的问题是所有皇帝都苦恼的问题。
上面除了需要上报的重点,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请安、问候,要是放肆一点,还有诉苦、哭穷,絮絮叨叨,没有重点,全靠皇帝自己提炼。
对此,朱元璋大概深有同感。他曾经收到过一篇万言书,结果读到过半还没讲出个所以然来,最后的结局就是这个上言的大臣被朱元璋下令打了一顿。
不过这些也都是小事,现在大家关注的重点也还在“嫁接”上。
大家看着天幕上不断演示的动画,可谓是全神贯注、一丝不苟。
天幕上就像之前的格式,一边是关于嫁接的资料,一边是演示嫁接详细教程的视频动画。
视频也不愧是标着详细教程的字样,从处理砧木、处理接穗、插入接穗、包扎讲述的清清楚楚。
大家看着,都觉得自己会了。
旁边下边抄资料的人则是换了好几批,因为资料太多了,真的实在顶不住。
【其中,影响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是接穗和砧木的亲和力,其次是嫁接的技术和嫁接后的管理。所谓亲和力,就是接穗和砧木在内部组织结构上、生理和遗传上,彼此相同或相近,从而能互相结合在一起的能力。
一般来说,亲和力高,嫁接成活率高。反之,则成活率低。一般来说,植物亲缘关系越近,则亲和力越强。例如苹果接于沙果,梨接于杜梨、秋子梨;柿接于黑枣;核桃接于野核桃等亲和力都很好。】
嫁接技术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多就是名字不尽相同——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李世民看向在一旁候着的农事官,目露询问之意。
只见人回答道:“嫁接之术,在不少着作中多有记载,《齐民要术》中便有此法的收录。”
《齐民要术》是本好书啊!
李世民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本记载了农事技术的专着推广开来,里面的东西确实很全面。
李世民心中微动,面上不动声色,听了只是微微颔首。他转头看向水幕,那上面的农事知识仿佛一座宝藏等待挖掘。
“朕觉得这嫁接之术应尽快推行开来,让我大唐百姓受益。”
众臣纷纷称是。
要说现在嫁接之法没有,那应该是不可能的,应该只是普及面不够广罢了。
而有了天幕这普及率提升的大杀器在,这些问题都可以帮忙解决。
【然后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嫁接也是有着重要的意义。比如通过嫁接提高作物的经济价值。像普通的水杉,通过嫁接手段,培育成金叶水杉后,经济价值提高20多倍;再如普通的大叶女贞树,通过嫁接的手段,培育成彩叶桢树后,其经济价值更高达近百倍。
此外,嫁接还对一些不产生种子的果木,如柿子、橘子等一些品种的繁殖有着重大的意义,当然,嫁接还能保持接律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有利特性,达到早结果、增强抗寒性、抗旱性、抗病虫害的能力,还能经济利用繁殖材料、增加苗木数量。
总的来说,嫁接常用于果树、林木、花卉的繁殖上;也用于瓜类蔬菜育苗上。嫁接分枝接和芽接两大类,前者以春秋两季进行为宜,尤以春季成活率较高,后者以夏季进行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