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注定只能他们自己想想了。
现代是科学的社会,以往的虔诚信仰很多都在时间的洗练下变成了民俗习俗,不是说现代没有信仰,只能说相较于古代,确实少了一些。
玉不识也还记得她小时候也偶然被带着参加过相关的活动,只记得集市上的戏还挺热闹的,附近的小吃也挺好吃的。
或者应该说,集市上的小吃,在记忆中就没有不好吃的。
小满祭祀蚕神娘娘,丝业都还挺重视的。
不过这都是她小时候的经历了,不知道现在如何。
玉不识收回飘远的心思,继续说道。
【当然,这只是对丝绸历史的介绍,是丝绸这段锦绣华章的开端。
而接着要介绍的,是丝绸一业的发展——
商周时期,统治者十分重视桑蚕业的发展,视桑蚕生产为社会经济中的重要行业,纺织技术快速提高。
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提花织机,丝绸的品种逐渐丰富,包括帛、绢、纱、锦、绫、罗、绮等,其中锦的出现代表了当时丝绸工艺技术的最高水平,是丝绸史上重要的一个里程碑。这一时期的染色工艺已经较为发达,工艺程序较为完备,且形成了较丰富的染色谱系。
这一时期,华夏的丝绸已经通过中亚大草原,到达了南亚的印度、西亚的伊朗、欧洲的希腊、非洲的埃及等地。这条交通路线在战国时期的《穆天子传》和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希罗多德的《历史》中皆有记叙。这条路也就是早期的“丝绸之路”,它横跨7000多公里,开辟了华夏对外交流的通道,为汉唐时期丝绸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是的,“丝绸之路”并不是从汉朝开始的,它是在一代代人的坚持开拓下形成的。
我们现在一般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
刘彻很是开怀。
前段时间,出使西域的张骞终于回来了。
虽然一开始他派人出使西域是想要配合对匈奴的战略安排,但张骞一去就这么久没有消息很是出乎他的意料,而且卫青表现之好也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但不管怎么说,人回来了就好。而且他相信张骞不会空手而归。
事实上,张骞确实也没有让他失望。
刘彻刚开始见着人,都有些认不出来。刚回来的张骞,满脸风霜,都认不出来还未离开长安时意气风发的俊俏郎君。
不过当时刘彻看着他眼中的坚定和兴奋,就知道他吃了许多苦,也带回了不少东西。
刘彻现在也时不时翻看张骞献上的他一路收集而来的宝物与见闻记录,里面有不少璀璨夺目的宝石,还有闻所未闻的香料。当然最令他感兴趣的,是那些关于西域各国风土人情、军事力量以及地理形势的记载,以及各色种子。
自从天幕讲过海外之地的内容,他对外面的世界就更加好奇了。张骞回来,正好弥补了不少关于这方面的空缺。
现在又听到天女的夸赞,他又怎么可能不高兴呢。
西域之地广袤无垠,确实潜力无限。天幕所说的“丝绸之路”,他要做的更好。所以和西域关系的经营,就要好好打理。
他也当机立断的下令,加大对西域的开发投入,派遣更多的商队和使者前往西域。同时,他也重赏了张骞,封其为博望侯,并责令朝中大臣依据张骞带回的资料制定一系列针对西域的政策。
及至现在,整个长安城都是热闹非凡的状态,无数热血儿郎渴望踏上那条通往西域充满机遇与未知的道路。而且有了今天的这次直播,刘彻相信这股热潮还能更加持久。
【这是后面要讲的重点,我们先把丝绸的发展史理完一遍。
商周时期的丝绸主要用于敬鬼神和各种丧葬及祭祀活动。
而在春秋战国至汉代时期,丝绸有了进一步的繁荣,在各国大力发展农桑的作用下,丝绸产量和质量大幅提高。这个时候的绫罗绸缎成为王公贵族的特有衣料,并作为礼制工具之一。及至汉代,丝织业迅速发展,丝绸服饰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
再往后便是唐宋时期了,这个时候的丝绸工艺技术和生产区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丝绸贸易的主要通道,华夏的丝绸和蚕桑养殖技术逐渐传到其他国家。
等到了明清时期,丝绸业中心逐渐移至江南地区,生产呈现专业化趋势,是丝绸发展历程的一个高峰——丝绸不仅是重要的商品,还作为官方俸禄的一部分,继续在社会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次天幕上满是各种华美锦绣的丝绸,绫罗绸缎,光泽如瀑,轻盈飘逸。
“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雪。”
这首白居易的《缭绫》,也有不少人读过。
看着天幕上精致华美的丝绸,总有人忍不住想到了这首诗。
而各位皇帝关注的不仅仅是它本身的美,更是它能够带来的价值。
后世经过一代代改良的丝绸不管是技艺还是原料都有更上一层楼之势,这样看着,确实更好看。
刘彻满是兴味,“这丝绸确实很美,西域诸国都喜欢丝绸制品吗?那确实可以多加尝试,传至西域诸国,也能够为我大汉增添光彩。”
旁边的大臣们纷纷点头附和。
不管是用于外交还是直接贸易,丝绸都挺有用的。
不管他们想要的原因是什么,既然有用,那就应该好好利用起来。
【轻盈、柔软、光滑是丝绸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质,让人穿戴起来感觉舒适而不压抑。这是西方人喜欢丝绸的原因之一。
而且,一开始,因为昂贵的价格和华美的质地,丝绸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波斯皇帝和罗马帝国皇帝都十分喜欢丝绸做的长袍,一些国家甚至颁布法令,限制平民阶层使用丝绸,使它成为有钱也买不到的稀罕物。】
【而从华夏运送过去的丝绸,质地精美,轻薄柔软,更是受到他们的青睐和追捧。
古代“丝绸之路”的美名,也是因此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