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和李瑶还沉浸在成功举办文化交流项目的喜悦中,那成就感,就像三伏天吃了根冰棍儿——从头爽到脚。可还没等他们好好喘口气,新任务就像一阵旋风,“嗖”地一下就刮来了。林局长的电话再次打破了两人在乡间的宁静时光,电话里,林局长的声音透着兴奋劲儿:“王逸啊,上次的项目干得太漂亮了!上面点名让你负责一个‘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的建设,这可是个大工程,好好干!”
王逸挂了电话,脸上既有被委以重任的自豪,又有对新挑战的忐忑。李瑶凑过来,眼睛亮晶晶的,满是期待:“老公,又有新任务啦?啥内容,快跟我说说!”王逸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讲了,李瑶一拍手:“这不是好事嘛!就凭咱俩之前的默契和本事,这示范基地不得被咱们搞得风生水起!”
说干就干,王逸和李瑶第二天就奔赴项目所在地——西南地区的一个偏远山村。刚到那儿,他们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村子依山傍水,风景那叫一个美,青山绿水相互映衬,远处山峦起伏,云雾缭绕,仿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可基础设施却差得离谱,道路坑洼不平,像极了老人掉光牙的嘴巴,一脚踩下去,尘土飞扬;村里的房子也是破破烂烂,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不少房屋的墙壁都有了裂缝,仿佛轻轻一推就会倒塌。
王逸皱着眉头,心里琢磨着:“这条件,要建成示范基地,难度可不小啊。”李瑶却在一旁打气:“别愁眉苦脸的,困难就是用来克服的。这地方自然风光这么好,搞乡村旅游那是天生的优势,再结合传统文化,肯定能行!”
正当他们讨论着,一个穿着朴素、满脸皱纹的大叔走了过来,一脸疑惑地问:“你们是干啥的?来我们这穷山沟沟有啥事儿?”王逸赶紧上前,热情地介绍:“大叔,我们是来帮村子搞建设的,想把这儿建成文化和乡村振兴融合的示范基地,以后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大叔听了,苦笑着说:“小伙子,你们的心意是好,可我们在这儿生活了大半辈子,啥办法都试过了,这穷根儿,怕是扎得太深,拔不出来喽。”
王逸和李瑶并没有被大叔的话打击到,他们决定先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民的想法和需求。在走访过程中,他们发现村里有位老艺人,擅长制作一种当地特有的竹编手工艺品,工艺精湛,每一根竹条在他手中都像是有了生命,编织出的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可因为没有销路,只能在家里默默做着,无人问津。王逸眼睛一亮,对李瑶说:“这就是个突破口!咱们把竹编和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游客体验制作过程,还能把成品带走当纪念品。”
然而,事情可没想象中那么顺利。当王逸和李瑶召集村民,准备大干一场时,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却提出了质疑。一个叫阿强的小伙子站出来说:“你们说得倒好听,可我们都要出去打工赚钱养家,哪有时间搞这些。再说了,就凭咱们这小村子,能搞出啥花样?还不如出去打工来得实在。”这话一出,不少村民都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王逸耐心地解释:“大家听我说,出去打工确实能暂时解决生计问题,但咱们的家乡就一直这样落后下去吗?咱们一起努力,把村子建设好,以后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还能照顾家人,多好啊。而且,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咱们的竹编通过线上平台,能卖到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就像玩游戏,前期虽然困难,但只要咱们组队配合,肯定能通关!”
就在大家还在犹豫的时候,李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主意。她在村里找了几个年轻漂亮的姑娘,穿上当地色彩斑斓、绣工精美的传统服饰,拿着竹编手工艺品,在村里的美景前拍了一组美美的照片和视频,发到了网上。照片里,姑娘们笑容灿烂,竹编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独特的光泽,身后是宁静的山水和古朴的村落。没想到,这些照片和视频一下子就火了,网友们纷纷被这古朴的乡村风光和精美的竹编吸引,留言表示想来体验。评论区里,“这也太美了吧,好想立刻去打卡”“被竹编圈粉了,太精致了”这样的留言刷满了屏幕。
看到这些反馈,村民们的态度开始转变,阿强也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看来是我见识短了,行,我听你们的,一起干!”
有了村民的支持,项目终于正式启动了。王逸忙着联系建筑团队,规划村子的基础设施建设,拓宽道路、修缮房屋。他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在村里四处奔波,和建筑工人沟通施工细节,监督工程进度,忙得像个不停旋转的陀螺。李瑶则负责文化宣传和旅游规划,她不仅邀请了一些旅游博主来村里体验,还在网上发起了“寻找最美乡村竹编”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关注。她精心策划活动规则,准备丰厚的奖品,还亲自拍摄宣传视频,介绍竹编的历史和制作工艺,视频里,她妙语连珠,把竹编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可就在一切步入正轨的时候,麻烦事儿又来了。一个自称是开发商的人找到了王逸,提出要投资村子的建设,但条件是要把村子的大部分土地都租下来,搞一些商业化的开发,而且要把传统的建筑风格改成现代的,这和王逸原本的规划背道而驰。王逸当场就拒绝了:“我们的目的是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不是单纯的商业开发,不能破坏村子的原有风貌和传统文化。咱们这村子就像一颗蒙尘的珍珠,我们要做的是把灰尘擦掉,让它原本的光芒绽放,而不是把它打磨成另一个样子。”
开发商见王逸态度坚决,便开始在村里散布谣言,说王逸他们根本没能力把村子建设好,跟着他们干最后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不如把土地租出去拿租金。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村民又开始动摇了。
李瑶得知后,和王逸商量:“咱们不能坐以待毙,得让村民看到咱们的决心和成果。”于是,他们加快了建设进度,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一条漂亮的乡村旅游步道和一个竹编展示馆。旅游步道沿着小河蜿蜒前行,两旁种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走在上面,仿佛置身于花海之中;竹编展示馆里,陈列着各种精美的竹编作品,从生活用品到艺术摆件,应有尽有。同时,李瑶还组织了一场盛大的竹编文化节,邀请了周边地区的游客和商家来参加。
文化节当天,村子里热闹非凡,彩旗飘扬,游客们在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还亲身参与竹编制作,对这项传统技艺赞不绝口。不少商家当场就和村民签订了竹编采购合同。看到这些,村民们彻底打消了疑虑,纷纷站在了王逸和李瑶这边。
开发商见自己的阴谋没有得逞,灰溜溜地走了。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示范基地终于初见成效,村子焕然一新,道路宽敞平坦,房屋错落有致,充满了古朴的韵味。村里的竹编产业也发展得红红火火,村民们的收入大幅增加,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天傍晚,王逸和李瑶漫步在村子的小河边,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河水波光粼粼,倒映着天边绚丽的晚霞,仿佛一幅流动的油画。李瑶靠在王逸的肩膀上,轻声说:“老公,咱们又成功了。”王逸笑着说:“是啊,多亏有你一直在我身边出谋划策。不过,这只是个开始,还有更多的村子等着咱们去振兴呢。”
就在这时,王逸的手机又响了,是林局长打来的。林局长在电话里高兴地说:“王逸,你们的示范基地建设得太棒了,上面决定把你们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地区,你们又有新任务啦……” 王逸听着电话,脸上露出了坚定的笑容,他知道,新的挑战又要来临,但只要有李瑶在身边,有村民们的支持,他就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