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橚闻言瞪大了眼睛,随即大笑起来:“哈哈,你小子!我还道你是情场浪子不愿意成亲,合着你竟然是为了等邓滢?”
李景隆一脸急色:“五叔!说好了不许取笑我的!”
朱橚连忙憋住笑,一脸正色道:“大侄子,你是知道我的,我受过专业训练,一般是不会笑的,除非忍不住...哈哈哈!!”说完后面半句,朱橚又狂笑不止。
至于朱橚为何笑得那么大声,那就要从李景隆十岁时和邓滢的恩怨开始了。
李景隆这厮从小就跟着他爹习武,加上性子活泼好动,每日在校场练武结束之后便纠集着七八个同为勋贵子弟的小孩玩耍。
一天邓滢去校场玩耍,正好碰到李景隆等人在校场扎马步,小姑娘性子也野,便跑到李景隆等人附近看热闹,不时还嬉笑出声。
李景隆觉得邓滢的嬉笑是在侮辱他,便停下来问她是哪来的野丫头,邓滢笑着说自己也是来学武的。
李景隆不信,还带着嘲弄的口吻道:“小姑娘家家的学什么武艺,有那时间不如学学针织刺绣...”
这一下可给邓滢气坏了,直接一下就把李景隆推倒在地。要说这邓滢也是天生神力,李景隆大她两岁都被她推倒了。
倒地的李景隆顿时成了其他伙伴的笑话,众人哈哈大笑,李景隆顿时觉得失了面子,爬起身来要跟邓滢再较量一番,结果不出意外地又出意外了,李景隆身为男人,又比邓滢大两岁,还学了两年武艺,结果被被邓滢一个没学过什么招数的小女孩单靠蛮力就打倒在地了。
李景隆这厮向来喜欢逞口舌之快,见自己打不过邓滢,就开始用话激邓滢,一会儿说她粗鲁,一会儿又说她野丫头,给小姑娘气得。
偏偏这厮还不怕死,还敢往前凑,结果被邓滢抓住机会,一个下蹲就把李景隆裤腰带扯掉了,顺手把他裤子给扒了......
要知道李景隆为了习武方便,穿的是类似劲装的服饰,不是平日里穿的长袍,被邓滢把裤子一扒,顿时两个屁股蛋子就露了出来。
周围的小伙伴们见状哄堂大笑,李景隆又羞又恼,赶忙提起裤子,偏偏裤腰带还被邓滢拿在手上,李景隆索要无果,只能一直提着裤子。
而邓滢却像一只得胜的小公鸡,雄赳赳气昂昂地挥舞手中的腰带,得意洋洋地站在那里。
从此这件事成了李景隆心中最大的糗事,每次想起都会面红耳赤。
自那以后,李景隆只要看到邓滢就躲得远远的,生怕被她提起当日之事。
而朱橚之所以知道,则是因为李景隆气不过,想让朱老四这个打架狂人帮自己出头,为了让朱老四帮自己出手,无奈将糗事自曝给朱老四,结果自曝完才被告知,马皇后不让他们出宫,而朱老四又将此事告诉朱橚。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李景隆发现自己对这个‘第一个看到自己屁股蛋子’的异性有了别样心思,或许这就是‘第一次’的魅力吧。
在那之后,李景隆没少关注邓滢,长大后的邓滢也出落得亭亭玉立,单从外表根本看不出来她会是小时候扒男人裤子的‘女魔头’。
嗯,‘女魔头’这个称呼是李景隆当时给邓滢取的,不过现在他肯定也不叫邓滢女魔头就是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邓滢这些年来一直没忘练武,如今她的身手在应天一众勋贵子女里也算排的上号,比李景隆这种半桶水晃荡的强多了。
“哎呀五叔,你别笑了!你给我想想办法啊!万一邓滢被你娘许配给你们兄弟仨谁当媳妇,你大侄儿下半辈子的性福可就没了!”
朱橚三人是藩王,正妻肯定是要娶开国勋贵的女儿,邓滢岁数又跟朱橚三人相差不大,若是真去了那所谓赏月花会,极有可能就被赐婚给朱橚或者朱桢、朱榑。
“别急,要不这样,我跟我娘说一下,说你也想参加赏月花会,让她把你的名字也加上?”朱橚思索一番后提议道。
李景隆闻言先是露出惊喜之色,随后又犹豫了一下,颇有些不好意思道:“不好吧?这是专门给你们设的宴会,我腆着脸去参加,那算什么事儿啊?”
“好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就算了吧,正好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跟我娘说。”
朱橚见李景隆又整这死出,就知道这货在玩‘欲拒还迎’的把戏,也不惯着,直接顺着他的话说。
果然李景隆一听直接急了,连忙央求道:“别啊五叔!不能算了啊!”
“哦?你刚才不是说你腆着脸参加不合适么?”朱橚打趣道。
“不是!不是!我意思是我脸皮厚!腆着脸参加正合适!”为了邓滢,李景隆也算是豁出去了。
见李景隆这么说了,朱橚这才笑了一声,“好吧,回头我进宫了跟我娘说一声,反正你也算是皇亲国戚,参加个花会应该问题不大。”
李景隆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连忙又给朱橚倒了一杯茶。
朱橚也不客气,端起茶来慢慢品味。
过了一会儿,李景隆又踌躇着开口道:“五叔,你说如果六叔、七叔看上邓滢那丫头了,我该咋办?”
朱橚一听,放下杯子仔细琢磨,老六朱桢和老七朱榑都是老朱的嫔妃所生,虽然这些弟妹们对他还算敬重,但毕竟不是一个母亲所生,在亲情上肯定差了不少。
而且事关成亲的终身大事,邓滢还是已故宁河王邓愈的女儿,这般家世就算对他们这些皇子来说,也算一股不小的助力了。
朱橚皱着眉头开口道:“你有没有向邓滢表达过心意?”
若是邓滢对李景隆也有好感的话,只要邓滢不同意,就算是朱桢、朱榑二人也不敢硬来。
李景隆闻言脸色一苦,早几年前他看到邓滢躲都躲不及,后来对邓滢生了情愫,自己已经是声名狼藉的京中第一纨绔,哪儿好意思往她身前凑。
等到邓滢十四岁了可以嫁人了,他怕自己名声不好被邓滢嫌弃,耽误了一年,结果就这么一耽误,转年邓愈就病逝了。
明朝对守孝制度看得还是很重的,守孝期间除了不能婚嫁,就连娱乐和交际都要尽可能少,尤其是守孝第一年,他要是再去嘘寒问暖的,那不就真坐实纨绔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