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我等在江上拿住一人,自称阚泽,是东吴参将,言说有机密要事前来相见。”
三更时分,有巡逻的士卒前来禀告秦炎。
秦炎闻言,让人将阚泽带进来。
“先生既是东吴参加,为何要来我这里?”
对于阚泽的来意,秦炎早就知晓,不过该走的过场还是少不了,不然难免让阚泽怀疑。
“久闻秦公求贤若渴,今日前来,自然是前来投效。”
“东吴黄盖,乃是江东三世旧臣,今日被周瑜在众将面前无端毒打,心中愤懑,所以想要投降秦公,我与公覆情深义重,特来献上密信。”
阚泽说罢,将密信呈给秦炎。
秦炎阅读完毕,忽然面色大变,让人将阚泽捉拿。
“黄盖用苦肉计,让你来献诈降书,以为能够瞒过我?”
“既是投降,为何没有约定日期?”
面对秦炎厉声质问,阚泽面试不改,只说黄盖有眼无珠,误信谣言,错选了秦炎,这才也将他牵连。
“既是投降,如何能够约定日期,若是有紧急事发生,而接应者已经到来,岂不是就此暴露?”
“久闻秦公谋略无双,想不到都是虚有其名罢了。”
阚泽据理反驳,让秦炎哑口无言,只得老实认错。
“多亏先生一言,让我恍然大悟,险些误杀了好人。”
正说话间,又有人进来,将一封密信送来。
秦炎打开一看,脸色立刻转变,更加欢喜。
阚泽见此,心中暗暗思忖,必定是蔡中两人送来的消息,如此秦炎必定更加相信他。
“先生还请再回周瑜水寨,与黄盖约定时间,我必定亲率大军前往接应。”
阚泽再三推辞,最终还是决定返回江东。
“公覆将军,诈降之事成了。”
回到水寨,阚泽立刻来见黄盖,将如何取信秦炎的事情详尽道来。
“如今秦炎已经信了将军投降,只需再与蔡中、蔡和取得联络,则都督大事可成。”
正说话间,就听见蔡中、蔡和两人在帐外等候探望。
进入营帐,见到阚泽也在,两人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忌惮。
“周瑜竟然如此对待将军,当真是不将我等众将放在眼中。”
阚泽语气愤怒,言语间对周瑜十分不满。
“他如此羞辱于我,让我日后如何在江东立足!”
黄盖咬牙切齿,双拳紧握,对于周瑜毒打他一事还在耿耿于怀。
阚泽在黄盖耳边低语,就见黄盖低头不语,长叹数声。
将黄盖与阚泽两人心中皆有反意,蔡中与蔡和互相看了一眼,纷纷点头,立刻出言挑拨:
“既然周瑜如此欺辱公覆将军,何不投效秦公?”
阚泽闻言,眼神一变,拔剑就要刺来,被蔡和急忙拦下:
“且慢,我二人那是秦公派来诈降的,见二公有归顺之心,这才暴露身份,愿意为两位引荐。”
阚泽假装不信,又见两人信誓旦旦,这才相信。
“既如此,当真是天意如此!”
蔡中又说,“黄公覆被折辱一事,我已经密信告知秦公。”
阚泽见此,也如实相告,只说自己已经见过秦炎,今次是来与黄盖商定时间。
“大丈夫既然得遇明主,就应该倾心相投!”
四人最终互相敞开心扉,共同诉说心事。
等到夜深,蔡中、蔡和密信秦炎,说阚泽与黄盖并无虚假,乃是真心来投。
阚泽也书信一封,说与黄盖未曾约定时间,只要见到船头插着青牙旗帜的,就是他。
秦炎接到两封书信,传阅给众人。
“周瑜让黄盖用苦肉计,再让阚泽献诈降书,通过蔡中、蔡和亲眼相见,想要将计就计用诈降诓我。”
“看来在他们眼中,我已经中计,只怕不日之后,就要引诱我军出寨。”
得知秦炎早已经看破周瑜的计谋,众人都是钦佩不已。
“孙刘联军想要取胜,仅凭诈降还不够,不足以让我军失利,必定还有能够一击致命的手段。”
郭嘉说罢,心中细细思索,猜测周瑜究竟会用何种方式让秦炎一败涂地。
江东水寨,周瑜也在思索。
“水面用火,难点在于如何让战船着火而不能四处逃离。”
“欲用火攻,必先要让秦炎战船相连。”
于是周瑜寻到庞统,让他前往秦炎营中,献连环计。
“秦炎自称求贤若渴,士元有凤雏之名,前往求见,秦炎必然相见。”
庞统依照周瑜所说,果然轻易见到秦炎。
“先生有凤雏之名,想必胸有韬略,如今我率领大军欲收复荆襄,还请先生不吝赐教。”
秦炎得见庞统,便立刻向他请教,想让他为自己出谋划策。
“还请秦公允许在下先去一睹军容。”
秦炎欣然应允,让人备马,与庞统登高俯瞰。
庞统见秦炎军中不论水寨还是旱寨,都规划齐整,调度有方,也不禁感到惊讶。
“当真是用兵有法,不逊于兵法大家。”
秦炎谦逊一笑,只说都是麾下众将的功劳,我只是坐享其成,并不懂军阵之事。
“有此营寨部署也无用,我军将士多是来自北方,此番到了荆襄,水土不服,士卒多有呕吐之症,可怜那些将士,不能战死沙场,倒在了病痛之下。”
秦炎佯装心痛,军中将士水土不服不假,但他军中良医甚多,早已经治疗妥当,这次不过是为了让庞统给周瑜传递消息而已。
“某观秦公麾下水军,训练有方,但却是不全。”
既然秦炎主动相问,庞统自然不会错过,趁机将连环计献出。
“某有一策,可让军中大小水军,如履平地,不会有疾病发生。”
“将大船小船各皆搭配,或三十为一排,或五十为一排,首尾用铁环连锁,上面铺设木板,如此便可行人走马,即便遭遇风浪,又有何惧?”
秦炎闻言,恍然大悟,对庞统再三拜谢。
“若非先生良策,如何能够打破东吴!”
庞统见秦炎已经传令打造连环大钉,知道此计已成,便想着脱身之法。
“江东豪杰,对周瑜多有不满,愿以三寸之舌,为秦公游说,使诸将来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