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部来了个年轻人。
胡文静自己都没有想到,自己招聘法务的招聘广告刚刚贴出去,还没有来得及买量推到置顶呢,就有个人过来声称要应聘法务。
见到这个年轻人的第一眼,胡文静本能地皱了皱眉头。
这是个长相堪称英俊的年轻人,脸上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衣服却有些破旧。
胡文静没想到现在还有这种穿着的人。
“你是怎么知道我们现在招法务的?”一见面,胡文静就问出了这个问题。
“49异城上看到的。多刷新一下就能看到。而且现在在49上招聘法务的,不多。我看到你们给的钱很多,就过来了。”
“简历有带吗?”
“没有。”
胡文静有所准备,从文件夹里拿出一份简历模板递给了这个年轻人。
“那就写吧。”
她又递给了他一支笔。
年轻人的字很漂亮,很快他就将简历上的空全部填完了。
“康贝洪。年龄22岁,西南法学院本科?”
“在下不才。”
“没有过法考吗?”
“以后没有机会了。”
“犯什么事了?”
听到这里,胡文静有了些兴趣。
毕竟她也是犯了一些事,以至于无法进行法考。
“不太好说。”
胡文静继续看下去。
“家里是农民,之前在工厂打工。”
“你这个学历,虽然无法参加法考,但是当个法务之类的没有问题,怎么还当工人了?”
“体验生活。”
胡文静将简历放到一旁。
“公司的薪资待遇你都知道了。我们公司刚刚聘请了法律顾问,所以法务部只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合同相关。目前法务部是由我暂管的。也就是入职后,你是我的下属。”
“能被总裁任命兼管法务部,想来您肯定也是相关专业吧。”
“咱们某种程度算同病相怜。”胡文静说,“不过不同的是,我高中学习不好,所以没有像你一样考入西南法学院这种法学生的梦想地。”
“我觉得,我除了做合同,还有一些能力。”
“什么能力?”
“我曾经旁听过会计学的课程,所以对于账务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
“咱们的财务部人已经不少了。”
“我不是这个意思。咱们内部是不是也该需要监察,以免有人从中作梗呢?”
胡文静认真审视起眼前这个人来了。
“你怎么知道我们公司没有内部监察部门的?”
“我看到贵公司正在往墙上张贴部门构成,以及各部门负责人。部门构成中空白了很多,里面没有任何有关内部监察的部门。”
“行政部负责这一块。法务部只需要审合同就行了。”
“光靠行政部,靠得住吗?行政部负责采购,这可是一块肥肉。让他们自己监察自己吗?”
胡文静说道:“那不是还有财务部吗?”
“您是法务部负责人,您觉得监察这部分交给财务部合适吗?他们本身可就管着账和钱呢。”
胡文静干脆放下手里的东西。
“我发现你这个人还真有意思。上来就表明想要负责内部监察的野心。真不怕我把你给开出去?”
“我当然不怕,大不了继续回去打螺丝。我只是想要提一提这件事。我想,胡经理你应该也想再往上升一升,升一个总监什么的。人事部可是不好升职的部门。幸好您又兼任法务部。内部监察发现公司内部的蠹虫,这也是一件好事。有助于升职。”
“公司架构里面,老板之下就是我们这些部门的经理,还有总监。再升能升到哪里去?”
康贝洪的脸上依旧保持着微笑:“老板自己也不可能管所有事。总该让人分担一些。”
“老板的意思可是让行政部执行纪律。”
“法务部负责调查就够了。他们行政部充当法院,我们法务部就当巡查。您说,到底是行政部的权力大,还是法务部的权力更大?”
胡文静看着他说道:“你还真是个唯恐天下不乱的性格。”
“混乱是阶梯。”
“还好现在是和平年代。不过你说的倒也有一些道理。跟我来。”
方奇之正在拼船。
上世纪最有名的一艘战列舰。
本来方奇之并不是什么胶佬,但是看到别人玩胶,他自己也是会心动的,于是就买了条战列舰,还是最简单的那种胶。
“老板,人事部胡经理带着一个陌生人过来了。她说这人是应聘法务的。”
呼叫器里传来了齐未了的声音。
方奇之拿起话筒。
“法务?不需要我亲自面试吧。”
“胡经理的意思,您最好见一见。”
“让他们进来吧。”
趁着这个功夫,方奇之把桌子收拾了一下,拼了一半的船放到了一边。
“老板。这位是应聘法务的康贝洪。毕业于西南法学院。”
“哦,原来是名校毕业生。”
“他有些内部监察的提议。”
方奇之疑惑地看向康贝洪:“内部监察?胡经理告诉你的?”
“不,只是我自己个人的一点小意见。而且,一个公司想要做大做强,严格的内部监察是必不可少的。我研究过一些大型企业内部效率与公司腐败之间的关系,还写了一篇相关论文做为我的毕业论文。相关论文相信您也能搜到。”
“论文什么的我没兴趣看。坐下说说你的想法。”
“我的想法有些多,但只是简单说几点。”
康贝洪坐下,和方奇之谈了半个小时。
半个小时后,康贝洪便成功入职了奇点集团,成为了法务部唯一的一个全职成员。
胡文静等他出去后,不得不提醒道:“学法律的人往往丧失人性。我觉得他虽然没有法考,但是现在已经没人性了。”
“丧失人性是因为,脚离地太久了。”方奇之说,“这家伙有点意思。”
“我现在有点后悔把他纳入我们公司了。”胡文静说,“跟老板你的谈话里,我发现他是纯粹的道德真空。”
“这话有点大了。”方奇之说,“咱们公司才成立几天,就忙着内斗可不好。放心,真调查出了什么事,我是不会让法务部自己处理的。至少要拉上公司相关人员。要不然监察权力太大,也容易失控。”